“互联网+党建”视域下高校档案管理策略研究
2020-05-26马丹
马丹
摘要:高校党建档案是党建工作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党建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党建信息化的现状,阐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背景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构建高校党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提高党建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为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提供了创新路径。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性作用,将信息化建设引入档案管理的各个层面,构建党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1高校党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1.1高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党建信息化积极推进。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与新时代同步伐,切实做好信息化社会发展下高校党建工作,“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档案信息化技术融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青年人是网民的主体人群,互联网对于思想活跃的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大力推行运用网络阵地,传播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选择。
1.2档案管理信息化严重滞后于党建工作现代化。
面对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如此紧密,“互联网+党建”如火如荼之势,党建档案管理略显无奈。真实地记录党建工作的全部内容,确保“全程留痕”是对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网络时代,高校党建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地关注和应用,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拓“互联网”思维,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党建档案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党建信息化与档案工作的高度融合创新,构建党建档案信息化立体交叉管理体系,使党建档案信息化工作朝着人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背景与现实意义
2.1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
大数据技术能够动态、快捷地处理数据,而且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分析统计快捷,能够准确提供各类信息。它具有海量规模、持续积累、无限增加的特点。大数据技术区别于传统处理数据方式是可以高效、动态、准确分析处理海量的、多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如何从规模巨大、繁杂多样、持续生成的大量党建信息中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高校档案保存好,是提高高校党建数据利用水平、优化高校党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所在。
2.2“互联网+党建”驱动党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转型。
“互联网+”是指在传统行业中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激发出传统行业的新活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高新技术迅速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档案行业当然也在其中,应用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集中处理和加工档案信息,构造数字档案信息库,开拓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和渠道,实现网络化、个性化服务功能。“互联网”视角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档案部门应从理论創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大胆探索档案管理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
2.3党建档案信息化是提高党建工作层次的当务之急。
党建档案是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党建工作翔实的信息载体,是反映基层党建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措施。大力推进“党建数据库+标准化档案馆”多介质存储平台建设,做到电子信息与纸质档案内容一致,同步更新,形成细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数据库,为党建档案的安全管理上了“双保险”。将档案资料“活学活用”,提炼萃取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利用党建档案编研制作成文章、网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让党建档案拉近了“指尖党建”的微距离,为党建工作创新提供源动力。
3高校党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3.1建构党建信息系统模块,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纸质档案技术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校园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以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党内统计信息系统、网上课堂教育系统为基础,形成由应用接口、党建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构成的虚拟档案数据库,能够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现学生党员的信息。主要涵盖四个信息模块:基本信息模块、宣传教育模块、党内活动模块、党内管理模块。
3.2完善党建信息处理功能,提升档案智能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以网络思维搭建党员与党组织之间教育、管理、服务、监督的平台,运用新技术和新平台助推党建智慧化发展。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党的思想宣传、广泛性、高效性的特点,有助于推动实现党建工作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党建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蓬勃发展,利用智能手机客户端开设指尖上的“掌上课堂”,创建“流动党支部”,开设微党课,新闻观察、政策法规、党性修养等与高校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等结合起来,突破时空限制,借助网络传播平台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3.3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做好保障工作。
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技术、管理和标准法规等多方面着手,坚持积极防御、全力保障、绝对安全的保护原则,切实保障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确保系统安全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具体措施:一是要将信息网络化系统的维护工作做好,运用身份验证、签署协议、加密技术、设置权限和物理防火墙等全新科学技术手段对相关信息及管理运行系统的安全做好维护;二是维护好信息服务网站,系统软件和硬件要按时升级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非法信息、恶性攻击、漏洞威胁等损害系统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得到解决和遏制。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网络意识和业务素质。
强化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知识、操作技能、行业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培养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又熟悉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专业人才。党建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能否更好地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党建工作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编研,是摆在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新任务。可以说,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石萌,林禾.“互联网+党建”研究综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媒体融合时代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和实践
课题类型: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2019GXDJ-YB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