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与生成中的“倾听与回应”

2020-05-26罗雅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倾听预设

罗雅丽

摘 要:课堂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不一致时,要肯定学生探讨教材精神,回复课堂秩序。理性接招,适当引导,绕回预设。尊重学生需求,促成精彩生成。及时评价激励,促使学生回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倾听心声及时回应,让“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倾听 回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课堂上有效的讨论与交流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教师对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生成不一致时,学习深入与文本对话,倾听、回应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让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笔者以《跳水》这课教学片段为例来谈,预设与生成中的倾听与回应。

那次,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跳水》这一课,跟随课文紧张的情节,一直走到课文最后一部分。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要是这个小孩不跳水,那是不是真的就会掉到甲板上摔死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肯定会跳的!”一生插答,“不一定,也许他会因为害怕,而失去了反应能力,不听船长的话,不跳水。”“跳!”“不跳!”顿时课堂上一片争辩之声,个个脸红脖子粗,把课本也丢在了一边,并且还站了起来,大声嚷嚷,全然忘却了老师的存在,更忘却这是上课的时间。孩子们到高年级时,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再加上“年轻气盛”,因而课堂上就会出现这种状况。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快捷思维,果断决策。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一、肯定探讨精神,回复课堂现实。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在与文本交流对话中,有所质疑,有所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在上次课堂争辩的情况下,我高声赞扬学生:“同学们,你们很爱学习,能主动思考探讨问题,老师很欣赏你们。”肯定的话语,赞许的目光、手势一并出现。学生慢慢就安静下来了。往往此时他们会用惊讶的神情看着我,似乎不敢相信我对他们“放肆”的宽容。对学生的宽容与尊重也会换来同样的尊重。“但老师更欣赏你们能理性思维,再进行激情表达。”课堂秩序恢复平静与理性。

亂七八糟的争论没有了,但问题没得到解决。我对这一部分课堂教学的预设是:通过学习文本,了解船长的动作和语言,谈谈对船长的认识。因此,选择就在于是回到预设,还是跟着学生走。其实学生质疑的就是“孩子是跳水可能性大还是不大,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我先前的预设并不冲突,因而也有好办法回应。

二、理性接招,适当引导,绕回预设。

如上例,我对同学们说:“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找到证明的依据,做上记号,再小组讨论讨论,待会看谁说得有理有据。”学生立刻拿出笔,积极投入文本的研读中去了。的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课标语)这里,我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学生因为有了与文本对话的前提,小组讨论交流的内容丰实多了。在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因而,学生的精彩见解纷呈迭出。“我认为小孩一定会跳水,他当时都胆战心惊了。听到船长爸爸的话,没有时间也不会思考了,就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大海”“这是一艘环游世界的船,船长肯定很优秀,处理问题一定很有方法,所以当他在机智果断地用枪指着孩子要他跳海时,孩子很信任他,就向海里跳了” ……不仅争辩的问题开始明晰,学生对船长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学生与文本深入地对话,及时地倾听与回应,课堂教学新的生成与预设并不矛盾。

三、尊重学生需求,促成精彩生成。

倘若学生的问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紧密相连,但完全不在教学预设范围之内,则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紧跟学生,促成新的精彩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面对意外生成,宽厚对待学生的纯真,机智引导,让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让课堂教学在生成中精彩无限。如,有次上写物的作文课,突然风把玻璃吹破了,哗啦啦直响,有部分学生主动与老师一起处理了废渣物。后来,作文改写这件事,由于学生所见所闻又有所感,因而作文有真情实感,描写具体生动,习作非常成功。

四、评价激励,促使学生回应。

作为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交流时的认真倾听,及时赞扬学生善于抓重点词来学习课文,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问题……经常性地运用这些好的评价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配合使用身体语言来激励学生,如摸摸头,拍拍肩,对孩子赞赏地微笑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这些行为举措对学生来说,无不是莫大的奖赏,由一次次肯定巩固的行为促使学生会更耐心地倾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课堂动态生成中汲取知识营养。

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问题,我们都要积极思维,机智应对,有时需化紧张为轻松,“化干戈为玉帛”,有时需放大生成,有时又需缩小生成,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营造一种和谐而美好的倾听与回应的课堂交往关系。

猜你喜欢

倾听预设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