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0-05-26王开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策略

王开政

摘 要: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化学这科知识相对比较繁杂与抽象,使得很多学生学起来都比较吃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着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化学课堂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对于初中生而言,只有热爱学习,才能真正融入学习当中,这就体现了兴趣的重要性。尽管初中化学课程的内容较为基础,但是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很容易使学生对化学形成枯燥性的印象,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并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以精心备课的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课程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精心、细致地进行课程设置。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在实际上课之前,应该巧妙构思整个上课流程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预想学生的整体反应,将其中可能出现的不足与问题及时修整。使得整体课程在呈现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全面提升其学习兴趣。该种做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全面改善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二、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数语外的教学方式不同,化学属于以实验为基础性的学科。而在现今时代的教材中,也存在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整体具备鲜明、有趣、生动、新奇的特点,在实际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以及教学工作的方便,而省略实验部分,直接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或者实验图片。该种间接性的认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方面大打折扣,学生的知识收益极为微薄,且印象不够深刻。因此,在未来的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巧妙进行化学实验设计。例如通过将带有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装满氧气的瓶子中,让学生看到其剧烈燃烧。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告诉学生瓶内是氧气,并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氧气所具备的特性。促进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

三、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在课堂当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而为当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在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学生就很难从教师的讲解当中,理解更多的内容。教师也无法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出发,进行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倡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这样教师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的高度契合。

在初中化学课堂当中,教师要建立融洽的師生关系。首先,要转变教学策略,用更加轻松自然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例如,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总结。不同化学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好记的顺口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减少学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非常轻松地进行化学学科学习。其次,教学从情感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快乐。比如,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的操作规范之后,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这样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就能够收获更多的喜悦,从而产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四、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加喜欢化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提升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最佳方式是,令其了解到该学科所具备的学习意义。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中,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一定形式的关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使学生认知到现今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能够因为化学的融入而更加多姿、多彩,并以此为连接全面了解到化学与世界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利用故事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极强的新鲜感、好奇心等。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启发,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诱之下,逐步提升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引导,能够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化学各个元素与物质中所具备的特性的了解程度。

六、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逐步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

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完成每一章节或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在该种评价中,学生通过相对简单的检验、测试等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结合自我评价结果了解到自身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与知识漏洞。而后,通过查阅资料、笔记或向教师提问的方式对已经整个章节或者模块的知识体系进行优化与提升,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完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会在学生逐步提升该方面能力之后,逐步强化其自身所具备的兴趣,进而在后续的发展中,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利用到化学学科中的知识。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化学实践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参与到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发觉化学学科教学当中的趣味点,并结合学习方式合理地利用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忠孝.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63.

[2]李伟军.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8(24):101-102.

[3]范涛涛.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21+123.

[4]张勇.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3):16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