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创意的研究

2020-05-26费喜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创意

费喜赟

摘 要:所谓自然物,就是天然生成之物。比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沙石泥土等。在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中,利用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力,调动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的手变得更加灵巧,眼睛更会观察,能够使自己的创意得到完美的呈现。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幼儿的教育规律,设置恰当的活动规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让幼儿在利用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实践中,获得更大收获,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然物;立体造型;创意

所谓自然物,就是天然生成之物。比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沙石泥土等。在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中,幼儿以这些天然生成之物,按着造型要素在大小、比例、面积上给与创新操作,按着一定的审美法则创造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蕴含着审美价值的新形体,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让幼儿的创造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创意作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创设良好的活动区域,制定完善的活动规则

良好的活动环境是提高活动有效性的保障。幼儿园进行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时,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制定幼儿能够乐于遵守的活动规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做好活动起始管理

在创意区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时,有的幼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他区域活动任务已经完成了,创意区的幼儿还意犹未尽,还在积极为自己尚未完成的立体造型争取时间,基于此,教师要在区域活动结束后,采用放音乐、就地游戏等方式,为创意区的幼儿缓冲出一些时间。这样可使创意区的幼儿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能完成的抓紧完成,离完成还需要更多时间的,可以做好材料的整理归类,等下次活动再完成。

(二)教师有效处理区域活动发生的问题

在立体造型创意进行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剪刀、胶、装饰材料等,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经常会因为这些工具的使用发生矛盾,甚至吵闹,影响了教师对幼儿立体造型活动的指导,以及详细的观察。因此,教师首先要处理好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比如,在一次制作立体树的造型活动中,出现了两个小朋友争夺双面胶粘树叶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找两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他们礼让就是讲文明的道理,最后两个小朋友终于握手言和。教师在创意手工活动中也要注意提醒幼儿,懂得礼让。久而久之幼儿在使用工具时养成了相互协作,不争不抢的良好习惯,找老师告状的的现象也很少发生了,在遇到问题时幼儿都会自己商量解决,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安排好活动的座位及人数

在立体造型创意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参与的幼儿较多,拼桌以后还是坐不开,有的区域活动还会因此受到影响,没有幼儿参加或者参加的很少。

比如,在一次关于书架的立体造型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想参与,可是行动稍微缓慢点的过来时,已经没有空位了,但是他们还是不甘心在那里拥挤。为此,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了应该参与的人数,同时引领幼儿也要参加不同区域的活动,这样时间久了,幼儿都能自己调整活动,促进了区域活动的平衡化开展,让每个幼儿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四)有效管理区域活动材料

利用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材料的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自然材料种类繁杂,因此,幼儿园要设立专门的材料角,对材料做出详细的分类管理,贴上容易识别的标签,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活动结束后,做好材料整理,不要胡乱丢弃。

二、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创意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幼儿创意,给与及时鼓励

所谓幼儿的创意,就是幼儿在立体造型中的奇思妙想。尊重幼儿的创意,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捕捉幼儿思维中智慧的火花,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比如,有一次一名幼儿拿着一堆细细的树枝说:“这些树枝很软,我想用它们做一个鸟巢。”教师说:“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需要其他小朋友帮助你完成吗?”这位小朋友说道:“还需要一些干草、细铁丝、黏土、龙眼。”老师说:“好的,你找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完成吧。”不一会儿几个小朋友在创意区开工了,经过他们的一番忙碌,一个漂亮的鸟巢完成了,里面放了干草、龙眼作的鸟蛋,用黏土做的小鸟也栩栩如生地栖息在巢中,老师看到这个颇有创意的鸟巢后,及时表扬了这几个聪明的小朋友,这个鸟巢也很快展示在立体造型的作品架上,成了幼儿和家长们赞不绝口的观赏品。

(二)选择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可以进行立体造型的自然材料可谓丰富多彩。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这座天然宝库,让幼儿去看一看那些各具特点的花草树木,砂石泥土等,从中选择他们认为可以发挥自己创意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引领幼儿注意观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来做立体造型的材料,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把握这些材料的特点,并基于这些特点通过巧妙的组合创作出立体造型作品。比如,幼儿园进行绿化剪枝,教师就带领幼儿来园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材料,并给幼儿介绍材料的特性,然后指导幼儿将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分类存放,这些材料包括颜色各异的花朵、树叶、奇形怪状的小石头等。

其次,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挖掘更丰富的自然材料。家园合作是提升幼儿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家长的教育资源,使他们在立体造型的自然材料的搜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比如,给他們介绍自然物在立体造型中的实用性,请他们把居家饮食中剩下来的螃蟹壳、花蛤壳,想丢弃的发芽的土豆、鸡蛋皮,外出旅游时捡到的小石子、各种树叶等提供给幼儿园。

(三)教师做好示范,激发创作欲望

借助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时,自然材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要使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激活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就要结合幼儿思维特点、认知模式、动手能力、生活体验等因素为其提供适宜的材料。

1.根据主题活动选择恰当的材料。比如,在立体造型活动“百变树叶”中,教师结合活动主题,引导幼儿一起来搜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同时还采摘了一些野花、野果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激發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教师根据树叶的自然形状,给幼儿演示如何运用折、卷、戳、粘等手段制作出立体的狐狸造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多种树叶组合造型,让幼儿感受到到树叶造型活动的快乐

2.利用立体造型活动,激发幼儿创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讲解形式,忽视了幼儿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差异性,缺乏创意发展的空间。创意区活动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气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大胆创新实践,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引导幼儿想象,探索有效方法

幼儿在掌握了立体造型的基本技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经过教师的点拨,就会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充满创意的想法展现出来。在日常的立体造型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主题,适当给幼儿介绍造型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展开想象与联想并通过自己的操作设计,创造性地完成立体造型作品。

比如,在上面提到的立体造型活动“百变树叶”中,教师在引导幼儿结合树叶的形态和特性自由想象后,再让幼儿探索更多的制作方法。接下来,提出制作要求,让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并作指导,同时告诉幼儿树叶还能制作出很多玩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作独具特色的树叶立体造型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可以尝试多种方法进行制作,通过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出心裁的树叶造型。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又围绕作品是否生动、制作方法是否有创新性等作出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幼儿的创意发挥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利用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力,充分调动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的手变得更加灵巧,眼睛更会观察,能够使自己的创意得到完美的呈现。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幼儿的教育规律,设置恰当的活动规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让幼儿在利用自然物进行立体造型活动实践中,获得更大收获,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初探幼儿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与运用[J]科学导报.2019(03).

[2]刘伟.借助简笔画教学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6).

猜你喜欢

创意
布艺“口金包”的拼接创意设计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略谈油画的风景写生技巧与创意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