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分析
2020-05-26田爱华
田爱华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还要富有艺术感和技巧性,要为学生构建学习语文的桥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将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成为支撑学生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就应该让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提出少而精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对他们多加鼓励,才能让学生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重复拖沓
在老师提问的时候,要運用风趣幽默的提问方式。如果老师一味地运用重复的词语提出问题,会使得课堂变得生硬无趣,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会导致老师的上课质量无法得到提高,会让同学们分不清楚重点,难以提高辨识能力。这样现状的持续发展,是老师方面的原因。老师没有看到同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只是一味强调要让他们集中精神,才能在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在课上提问就只问一次这个问题,然后随机抽取同学回答,才能有效地避免重复的问题。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让学生能够更集中精神,做到上课专心听讲。
(二)问题数量过多
在课堂上,老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时候又有另外一个问题表现出来。老师如果一直向同学提问,会导致同学们觉得课堂上的时间都是用来解决问题。俗话说: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进行思考,课堂会更加没有质量,同学和老师也没有更多的互动。要想让课堂更有效率,老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要做到少而精,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灵活机动地学习,给他们更多学习和动脑的时间。课堂时间分配均衡,有助于课堂效率的优化,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一)立足文本,把握学情,理性提问
为了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老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情,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置问题。预设的问题应集中在教科书的要点上,克服困难,提出要点。如,在教七年级《猫》一课前,仔细研究课文并设定目标。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文章中写了几只猫,重点写了哪只猫?”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预设问题“您喜欢哪只猫?为什么?”让学生加深课文学习。然后用“一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所写的三只猫具有不同的特征,命运是不同的。请根据课文的内容总结第三只猫和前两只猫的区别。”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造成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的原因,从而在难点上取得突破。通过这种方式,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课程,并围绕目标预设问题,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课堂上出现随意提问和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发生。
(二)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适时进行课堂提问
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上,仅仅只有有效性的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有效课堂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提问的恰当时机呢?
其实,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次数不限,但是需要教师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分析学生所处的思维状态,在不同的时期提不同的问题。例如,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平静转为活跃的过程,教师可以多提事实性的、记忆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逐渐打开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中期,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多提一些分析性、应用性的较复杂问题,充分利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来讲解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的后期,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转为不活跃的过程,教师可以多提一些事实性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重新回到语文课堂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体育课、音乐课等学生感兴趣的课后,进行课堂的有效提问。
(三)重视反思,注重情感激励
课堂提问后的反思是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内容。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反思,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课堂提问时还有什么欠妥的地方等;其次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反思,反思在回答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反思如何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比如在讲《济南的冬天》时,笔者会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体会老舍先生的真实感情。笔者会让学生组成小组,然后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这篇文章的题目能看,你认为应该写些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分析,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文章写作思路清晰,先总后分,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请作具体分析。文中多次用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课文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热爱,请谈谈学过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老舍先生的文章?总之,语文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新颖灵活,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使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以“立足文本,把握学情,理性提问——找准切入,牵引全文,智慧提问——细节布疑,升华理解,敏锐提问——因势而问,捕捉生成,碰撞提问”为轨迹,层层铺开语文教学活动,围绕“提问艺术”催化语文之花!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学周刊:B版,2012(12):7—8.
[2]周翠萍。新形式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3(0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