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05-26李享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高校英语培养策略

李享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意义,并详细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高校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所谓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越文化的交流之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根据目标的语言文化特质,来调节对语言的理解,并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出。通常来说,跨文化意思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对异类文化现象的认知;其二,是在不同的母语下,对异类语言文化现象的认知;其三,在经过理性分析后,对差异文化的特征进行理解;其四,从异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知异文化。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意义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而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高校英语的学习,需要结合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开展教学,学生置身语言文化环境之中,能有效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并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而上述这些,都需要跨文化意识的配合【1】。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容易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和被动学习的状况,英语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应试技巧教学,而忽视英语文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造成了学生的“哑巴英语” “中式英语”等问题。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的文化及宗教等内容,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同时,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实用性的英语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根基与灵魂,英语的学习不仅事关词汇与句式的学习,更需要英语文化方面的学习与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若无法结合跨文化意识,从英语文化角度出发,就难以理解英语中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底蕴【2】。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前提下,清除英语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结合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英语学习的深入打下良好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对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学习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语言实现与人的交流,从而帮助自己解决与英语相关的实际问题,强调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而要发挥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就必须对英语背后的语言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在充分认识汉英文化差异的前提下,用跨文化意识指导自己的英语运用。在高校英语的跨文化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英语技能学习上有所提高,还能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从而深度理解多元文明,为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受到教师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的制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策略的调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引领作用

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英语跨文化意识,并在日常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先从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着手【3】。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并加强自身学习。在教师充分掌握汉英的跨文化差异后,再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学中接受跨文化意識的教学。

(二)教师要积极渗透英语文化教学,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都会与相应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等等,有着很大关联。因此,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要注重对英语文化内涵的理解,了解不同背景下的英语使用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形式。高校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渗透英语文化教学,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背景差异,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课堂英语文化教学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除了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能够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同时,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等内容,做成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英语课文的相关背景,感受跨文化差异。

(四)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校英语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英语学习和跨文化意识培养。高校的课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活动都与英语学习存在关联。如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社团、英语演讲等,这些课外活动和内容,都能有效弥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交流,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并在课堂教学之余,引导学生参与上述的英语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打造课内课外一体的英语教学环境【4】。

参考文献:

[1]范静.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新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海外英语,2019(19):74-75.

[2]黎佳澄.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意识培养探析——评《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08):114.

[3]吴丽丽.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70-71.

[4]任玉忠.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44-45.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高校英语培养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