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基酸对鱼类生长性能、饲料影响研究
2020-05-26刘平孙林曾作财
刘平 孙林 曾作财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机构在其一项名为《2020年水产品展望:满足全球需要》的报告中称,到2020年,全球将消费1.278亿吨水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导和养殖科学技术的普及,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水产品产量连续增长。
关键词:蛋氨基酸;饲料;影响研究
【正文】
蛋白质是影响鱼类生长性能的最重要营养成分,同时在水生动物饲料中成本最高。鱼类需要蛋白质更准确的可以说鱼类需要氨基酸。然而蛋氨基酸是鱼类的含硫必须氨基酸,其也是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S-腺苷甲硫氨酸的形式作为各种化合物甲基化的供体参与机体的众多代谢过程, 同时也是合成胱氨酸、胆碱的前体。所以研究蛋氨基酸对鱼类生长性能、饲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主要是氨基酸的营养
1.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释义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 cid,EAA)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其中,蛋氨酸(Lys)、蛋氨酸(Met)、精氨酸(Arg)、组氨酸(His)、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色氨酸(Trp)和缬氨酸(Val)为水产动物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合成量及合成速度能夠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有酪氨酸(Tyr)、丙氨酸(Ala)、甘氨酸(Gly)、脯氨酸(Pro)、谷氨酸(Glu)、丝氨酸(Ser)、胱氨酸(Cys)、天冬氨酸(Asp)等。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动物不需要的氨基酸,它们亦为体内蛋白质合成和周转代谢所必需。鱼类日粮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大致是4:6。C.YCho(1989)认为,必需氨基酸至少占总可利用氨基酸的50%。
1.2饲料添加剂对于水产类氨基酸平衡的模式
当饲料中所含的各种氨基酸(主要是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或模式与鱼虾对各种氨基酸需要量的比例或模式相等时,即达到了氨基酸平衡,这就满足了鱼虾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接近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才能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廖翔华等(1980)发现,当饲料中有18种氨基酸与鲤鱼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时,生长速度理想。在单种饲料或配合饲料中的含量及比例与水产动物对其需求量和比例有差异的必需氨基酸被认为是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acid,LAA),克服饲料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办法可以通过多种蛋白饲料合理搭配和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或氨基酸类似物加以补给。
大量研究证实,在低质蛋白饵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以替代优质蛋白饵料不能提高许多鱼类(Cowey和Sargent,1979) 和甲壳动物 (Deshimaru,1982)的生长性能。在饵料中用单个氨基酸、氨基酸混合物、蛋白水解产物替代或补充饵料蛋白均导致日本对虾(Deshimaru,1974;1975;1982)、东方对虾(Mai,1988)和普通虾 (Cowey,1971)生长不良和成活率低的现象。这在鲤鱼 (Aoe,1970;Nose,1974)和虹鳟(Dupree,1970;Wilson,1977)上也存在同一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水生动物实际上能有效吸收晶体氨基酸,但不能有效的用于蛋白质合成。
2、蛋氨酸酯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影响
以蛋氨酸酯在鲤鱼的生长、消化、吸收、利用为研究目标,主要研究蛋氨酸酯如何代替蛋氨酸的作用,又能很好的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缓慢的体内释放出来,从而减少了在鱼塘中的浪费,并延长了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2.1蛋氨酸酯对鲤鱼蛋白质合成效率的影响。蛋氨酸酯在合成蛋白质时候,能够缓慢释放,与其他氨基酸一起合成蛋白质。
2.2蛋氨酸酯对鲤鱼体形和体组成的影响。蛋氨酸的添加,可以使蛋白质合成效率更高,肌肉生长更丰满。
2.3蛋氨酸酯对鲤鱼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动态影响,蛋氨酸酯在体内缓慢释放,血清里面的氨基酸水平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掌握释放动态;
2.4蛋氨酸酯对鲤鱼整鱼、肌肉等组织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蛋氨酸酯的添加,有效解决鲤鱼体内营养均衡问题;
2.5蛋氨酸酯对鲤鱼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血清常规水平的检测,掌握蛋氨酸酯对体内各种酶类的变化;
2.6蛋氨酸酯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影响,通过整体作用效果的测定,测出鲤鱼的生长率的增长,日增重,以及饲料的利用效率;
3、蛋氨酸可以提高饲料添加剂在鲤鱼体内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
通过养殖实验,做出成活率、采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对比加入蛋氨酸酯后鲤鱼各方面指标的差异。通过解剖实验,看赖氨酸酯对鲤鱼的内脏与体形的改变从而得出蛋氨酸酯对鲤鱼整个生产、生长及体型的影响情况
鲤鱼在室内循环流水水族箱中进行,曝气自来水为水源,定期比例换水,常规检测和控制水温、pH值、溶氧、氨氮等条件。每组设3个重复(即3个水族箱),每个重复(每箱)放30尾,每组90尾鲤鱼,共计4个组,共360尾鱼。按体重的一定比例投料,每日两次,投饵40min后及时将剩饵吸出,烘干称重,空白对照进行校正。每两周称重1次,调整投饵量。预试期2周,正式期8周,常规管理。试验前后称重和测定体长,计算成活率、采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
结果表明:首次将蛋氨酸以酯的形式添加于水产饲料中,利用水产动物消化道存在的高活性脂类分解酶,缓慢酶解释放和补充蛋氨酸,提高了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1)添加蛋氨酸甲酯盐酸盐可以提高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2) 添加蛋氨酸甲酯盐酸盐可以显著提高鲤鱼肌肉品质和肌肉氨基酸含量。
(3)添加蛋氨酸甲酯盐酸盐可以延缓氨基酸在血清的释放速度,从而达到氨基酸在鲤鱼体内消化吸收同步的目的。
蛋氨酸添加剂减少了水产料的浪费,并增加了蛋氨酸的吸收率,增加了鲤鱼的蛋白质合成效率,提高了鲤鱼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以每亩1000尾鱼计算,年产鲤鱼5000斤,每尾平均增长0.2斤,饲喂蛋氨酸酯添加剂,以市场价格6元每斤计算,每亩每年利润1200元,一般中型鱼塘10亩,则一个中型鱼塘能每年净增长12000元的利润。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饲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J]. 王冠,冷向军,李小勤,胡斌,王文龙.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03)
[2]投饲频率对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的影响[J]. 冷向军,王冠. 饲料研究. 2005(12)
[3]缓释赖氨酸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J]. 阎军,杨子龙,刘春海,韩建林. 饲料研究. 2004(07)
[4]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J]. 胡友军,周安国,杨凤,陈德. 动物营养学报. 2003(01)
[5]鲤鱼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的应用试验[J]. 张满隆,冯丽芝. 河北渔业. 2002(02)
[6]鲤鱼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的试验[J]. 张满隆,何小慧. 饲料研究. 2001(06)
[7]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的作用[J]. 张满隆,邓理. 饲料研究. 20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西省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蛋氨酸酯对鲤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的影响》(项目编号:GJJ191458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