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快乐学习的构建

2020-05-26李贵春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道德与法治初中

李贵春

摘 要: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是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以后脱离校园走入社会做铺垫。但是,这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严谨,上课的气氛也比较严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引入快乐教学势必会成为当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主流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快乐学习;道德与法治

前言

使用快乐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授水平。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法可以一改过去的教学传统,帮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

一、消除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想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进行快乐教育前提就是拥有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过去教学模式中,教师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教师始终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因此学生很难消除与教师之间的屏障。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改变过去陈旧观念,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听取学生的诉求,满足学生的正向需求,尽量与学生平等的进行交流[1]。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神”,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出现学生知道的知识教师并不知道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对教师的提问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下向教师诉说自己的需求。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快乐教育,不然学生一直畏惧教师,不敢与教师分享观点,就一直无法表达自己,学生的内需满足不了,就一直无法“快乐”。另外,在教学当中,教师也要积极寻找快乐的案例,这是快乐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只有一个鲜明的案例才能引起学生的畅所欲言。因此教师不能等到上课时才临时抱佛脚,随便编个例子让学生发言,这样的案例缺乏真实性和广泛性,学生很难找到共鸣,也就没有兴趣与教师交流。对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吸收社会上有趣的案例,将与教学相关的趣事记录下来并做一些“加工”处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

二、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将快乐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前期工作。首先,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要准备对应教学任务,在进行课程导入后,向学生表达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然后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2]。例如,在学习“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时,教师在讲述学习目标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自己是否有了变化,有没有新的挑战等等。其次,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完成课前的预习,在以教师预设的问题为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梳理,这样才能为之后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同学身边尽情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让其他组的成员做知识补充。教师再将学生的共性问題进行重点的讲解和点评,将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形成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小组的发言代表必须是轮换制,让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实落实到个人。

三、结合教学采用配套设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的道具也越来越科技化,很多学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也可以多多尝试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3]。例如,在学习“如何开发潜能”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人体潜能激发的案例,如,孩子被压车下,母亲徒手举起小型面包车,这就是人体的潜能。在教学影像的刺激下,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时常的用语言来鼓励和表扬学生,这也是学生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自信自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重要的是,一旦教师肯放下威严,用平等宽容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学习信心,学生也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教师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表达出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

总结

想要将快乐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将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收集各种有趣的教学案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爱萍.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1.

[2]陈莹莹,刘亚玲,韩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0.

[3]王忠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91-92.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