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2020-05-26汪勇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

汪勇

摘 要:初中生提高道德法治课程教育效果中,我觉得应当切身的实施到课程的教学中,只有把所有有益的想法实施到课程中,才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对道德法治课程的深入理解学习。而道德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业成绩提升上去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基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兴趣教学法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学习现状,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教育教学。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学习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更重要的则是,让学生从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现实意义

这门课程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却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这门学科,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法律知识,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更是一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课程。学会做一个价值观正确、善良的人是学生生活的第一步。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教学优势

初中生正处于刚刚开始树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对于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具体,加上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学校,学校为学生创建的较为封闭的环境并不能满足学生对外界环境认知的需求,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获取外界信息渠道,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兴趣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当前的教学理念和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通过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拓展教学知识深度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兴趣教学法能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学生创建更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涉及有关我国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党的路线方针等内容,所以其富含的理论性较强,初中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国家整体意识较为淡薄,所以对于这些太过于专业化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加上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倘若采用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可能会因为教师授课过程较为单一、枯燥,道德与法治知识过于抽象、难度较大而失去学习兴趣,严重的很可能放弃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学习出现的心理和年龄阶段特征,为上述现象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式。兴趣教学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利用初中生感兴趣的、喜欢的事例进行教学,进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更为有利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

3相关措施

3.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先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当中,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我国的初中教育领域上,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所以,想要有效的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为初中生打造一个优良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初中生在这种新鲜、有趣的模式下,可以自觉、自愿的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3.2优化《道德与法治》的对策

《道德与法治》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优化其教学方法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从整体角度出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完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创造具有价值性的教学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从学生角度着手,从思想上提升他们对该学科的重视度,加大宣传,让学生意识到法治及道德的重要性。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尤其要重视法治教育,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意识到法治学习的必要性。强有力的社会宣传,加之家庭及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能,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最后,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改变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基本上是从书中获取相应的教学素材,继而展开教学活动的状况。

3.3积极组织小组讨论会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领域当中,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们听和记录笔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背诵情况,并不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与研究,由此就致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很低。所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首要一点就是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打开眼界,积极的组织学生对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識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得学生恢复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初中生们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公共生活新平台”这一内容的时候,此部分教学关键是网络影响的利弊,此时,教师就应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网络双刃剑的知识讨论大会,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展开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交流,在学生们思想火花的碰撞下,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入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内化。

结束语

对学生加强道德法治教育的同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只有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提升了,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初中生犯错的几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些事情是违反道德观念甚至违反法律制度的。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石雪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3):117-118.

[2]徐茂文.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0(03):89.

[3]王忠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91-92.

猜你喜欢

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法律意识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动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