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化学教学走近学生生活
2020-05-26谢旵光
谢旵光
摘 要:进入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直线下降。然而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相比于化学知识,学生自然对生活元素更感兴趣。所以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化学教学走近生活。从而呈现化学亲切有趣的一面,以提升教學效果,更好地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走近生活;教学效果;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轻松愉悦的、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习者保持学习的动力,才能让学习者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然而高中化学课堂的知识密度大大增加,教师难免加快教学节奏、加强灌输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很难长久保持学习的精力。然而化学知识源于生活,且大范围地应用于生活。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生活化教学方针。争取让学生找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1.构建生活图景,导入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抽象而复杂,且很多教师教学态度严肃死板,每次上课总是开门见山,直接引出知识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会对上课产生排斥心理,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创新和优化。而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生活问题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不妨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图景,借此引出知识内容。以促使学生收起散漫的心思,调整好状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从而为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例如:在学习“乙醇”一课时,我先拿出一杯无色液体,让几名学生上前嗅一嗅,并猜一猜杯子里的液体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嗅出是白酒的味道,于是我便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牌子的酒,借此营造生活情境。然后我提问道:“同学们喝过哪些酒?有什么感受?”这时学生主动分享自己饮酒的经历,并举出葡萄酒、米酒等多种酒类。接着我问道:“酒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很容易想到“酒精”、“乙醇”这两个名词,并根据白酒的性质去推断乙醇的性质。而我则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标题,学生便主动打开课本了解酒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优化导入效果,也能建立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亲切感。
2.联想生活经验,简化理解过程
我国化学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纸张、火药、玻璃的发明,与炼丹术也具有紧密的联系。这说明很多化学理论是历代劳动者在对生活的探索和创新中逐渐发掘出来的。并且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已经融合到我们生活的各方各面,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应用与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高中生的生活经历越来越丰富,且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他们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会有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借助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来探究化学问题。从而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考虑到金属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经验。首先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金属制品,学生给出很多答案,比如:铝锅,导线、汽车、首饰等等。接着我提问道:“请回忆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历,您能说出金属的哪些物理共性?”学生思考后答道:“很多金属都可以被制成导线、容器,这说明一般金属都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另有学生则根据其他实例给出导热性、有光泽等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化学知识变得简单亲切,从而更易于学生探究和理解,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3.引入社会问题,提升教育价值
随着科学家在化学领域研究的进步,化学在医药、环境、能源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柱。因此化学教学要走近生活,走向社会,这样才能体现化学的实际价值,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适当提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并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了解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等基本概念,然后我提出问题:“请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现在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学生讨论后给出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赤潮、白色污染等答案,于是我便让学生对这些答案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在学生分析结束后,我引出“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的概念,让学生探究其内涵和价值;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环境保护的倡议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使其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的概念,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融合生活元素,争取构建生动活泼、亲切有趣的化学课堂。从而让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日后在化学领域的学习发展铺就坦途。
参考文献:
[1]阚绪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1-162.
[2]崔光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