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究

2020-05-26楼水苗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楼水苗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的话题被人们逐渐热议。科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科目,对学生的社会认知、素质培养、思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教学手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的转化效果,进一步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科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翻轉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运用,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基础学习。[1]同时,翻转课堂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交流互动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知识积累得到最大化发挥。因此,本文将利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策略分析。

一、运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生普遍对课堂知识的预习活动存在“不上心”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会进行基础性讲授,这会导致学生产生预习“没有用”的心态。然而,课堂中对基础性知识的讲授,不仅占据大量有限的时间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费事低效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基础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特点,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流程和优化课堂的教授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例如:在“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等基础概念性内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导致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而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时间对本节内容和理论概念展开预习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直观的讲解,不仅避免单调乏味的理论讲授,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得到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力。此外,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料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预习问题或引导环节,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最大化,如氧气与空气的不同、蒸馏水与盐水的区别、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科学家为什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等。通过预习活动、引导设问的方式,使学生在积极观看、主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增强对基础知识点的把握。

二、使用翻转课堂,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教学指引为主导,教师尽可能多的传授课堂知识,但这样“你教我听”的教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观学习的意识和理解思维,从而造成学生僵化的学习状态[2]。而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教学不同的地方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当课堂“小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在一旁起到点拨、解惑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关注学生的学情动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能量及其形式”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在课前通过视频资源的观看,完成对本节新知的预习活动,并初步了解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具体存在形式。为了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我根据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深度分析出具体能量的存在形式。“我们经常玩耍的溜溜球,它在我们手中具有什么能?”“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那我们摔出溜溜球时,它具有什么能?”“此时不仅有重力势能还有动能。”“那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场景是使用到化学能的?”这时,有部分学生对化学能的概念理解还存在误区,无法有效的回答这个问题。随后,我一边打开视频资源一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加深对“化学能”的理解和应用。“老师,汽车利用汽油行驶、房屋利用天然气取暖这些都是化学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那消耗了化学能,得到了什么能呢?”“汽车行驶消耗化学能,得到热能,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使汽车前行。”通过对课前预习、难点讨论等形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基础得到巩固,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得到强化,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效果。

三、借用翻转课堂,优化课堂的教授环节

翻转课堂的一大优势是教授环节的转变,区别于传统讲台授教的形式,将知识的传授转移到网络平台上,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存在认知差异,传统的课堂授课对学生个体的“一对一”讲授能力不足,这也是“集体教学”的通病。这也导致学生在传统授课中存在理解的滞后性,跟不上课堂授课的进度,最终使学生产生“听不懂”“不耐烦”的学习情绪。而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自由的掌握教授进度,充分理解本节知识点,打牢课堂知识的学习基础,从而对下一步的讲授理解更具有铺垫作用。[3]

四、巧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大多产生于教室课堂之中,但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存在“记忆不清”“内容忘记”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而翻转课堂的灵活应用,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和观看,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不断档”。同时,翻转课堂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增强学生内化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此外,翻转课堂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将不懂的问题放置于课堂活动当中,进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自学问题和探究话题,让学生根据视频教学资源的观看,对其进行理解和作答,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和本节知识的难易要点,同时,学生在对预设问题产生疑问和困惑时,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或沟通工具进行询问,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有的学生对氨基酸的去路存在疑惑,针对这一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氨基酸的来源,氨基酸是食物中蛋白质被消化后而得来的,那么,氨基酸将会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转化为糖类和脂肪为身体提供能量。通过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得到提升,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改善不良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基础教育得到良性发展。此外,利用翻转课堂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基础知识,提高对学科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对学生的内在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本质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色彩,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佐波.微课模式在初中科学翻转课堂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8(5):104-104.

[2]蔡伟.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2):30-31.

[3]周孟松.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初探[J].亚太教育,2016(03):40.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