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策略
2020-05-26戴汪军
戴汪军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与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之后的行为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道德与法治的各个方面,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中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更好地提升自己,致力于让学生成长为积极向上并且有能力的人。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精神生活也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精神思想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为了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教学评价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既可以让教学得到优化调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评价,并运用多种方式来优化教学评价,让评价得到细化,让学生知道如何改进。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策略进行研究。
一、教学评价:学生参与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多是教师评价。但由于学生众多,教师只有一人,所以,教师的评价多偏向于整体性的评价。然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有共性,但也有个性,整体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较为单一。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学生比教师更清楚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评价会更加具体细致。不过,学生参与并不代表着教师可以无所作为,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行评价与总结,深化评价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的教学评价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班规的讨论与一部分班规的制订,因此,在评价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内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评价较为详细,比如,有学生注意到同组的同学在制订班规时较多的考虑了自己,而忽略了班级整体,因此,在评价中委婉地提了出来,被评价的同学虚心接受,表示自己的想法太过片面,以后会改正。在学生评价之后,我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了赞许,同时从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方法上进行了评价。在这种学生参与、师生合作的评价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评价:注重过程
以往的教学评价多是结果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纵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结果的重要性,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具体改进,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本就有待提升,如果只进行结果性的评价,学生可能会忽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所以,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过程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评价需要追根溯源,让学生从学习过程来清晰地了解自己,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进行“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的教学评价时,我先问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学生的学习感受较为具体,比如,有学生感觉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好,也有学生感觉讨论的时间不够,等等。学生这些感受都是从教学过程中而来,根据学生的发言,再加上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我對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比如,对于学生的合作,因为他们分工不明确,导致了时间不够用,所以我希望在下次合作中学生能够重视分工。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能更好地从具体的方面进行改进,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强化。
三、教学评价:深化引导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经验尚浅,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教师需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引导需要自然而然,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教师的引导需要把握好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三是教师的引导需要适当地扩宽范围,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下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教师的考虑越全面,引导就会越有效。
例如:在进行“网络新世界”的教学评价时,因为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而网络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所以我在评价时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有固定的运用网络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有学生会用来打游戏,也有学生会看视频,等等。我在引导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暗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将兴趣变为能力,比如在看自己喜欢的视频时,对视频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通过这样的评价引导,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强化,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全面。所以,评价引导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来自于学习和引导,而教学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评价的本质出发,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将细节与整体相结合,提升教学评价的效果。如此一来,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本光.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探讨[J].中小学德育,2019(01):19-22.
[2]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