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区营销管理体系构想与深化管理

2020-05-26唐娇龙

好日子(下旬) 2020年2期

唐娇龙

摘要:供电企业实行分台区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管人”的局面,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国家电网“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形象,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配网低压;分台区;管理因素和对策

1 引言

低压电网的三相不平衡一直就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低压电网大多是经10/0.4kV变压器降压后,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在运行中,单相用户的不可控增容、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入以及单相负载用电的不同时性等,造成了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三相不平衡导致相线损耗增加,而且使中性线上有电流流过,产生损耗,从而使线损大大增加。一些高能耗变压器的运行,以及实际负荷与变压器不匹配,以及线路与设备绝缘能力下降导致漏电,线路与树木搭接等产生漏电现象都导致线损增加。

2 电能台区营销管理的意义

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台区管理是新形势下电能管理的必然选择对提高电能营销管理质量提高电能综合利用率有重要作用。传统电能管理并不重视营销导致电能产品营销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漏电、窃电行为降低了供电质量和供电工作效率了清况严重者还极容易造成用电人员伤亡损坏公民财产与生命。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加强电能营销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电能营销质量的提升还利于电能使用率的提高。后来我国电力垄断局面出现破裂管理制度开始放宽,电力由原来的政府专管实现了市场化加大了电能营销管理的难度。为了能进一步做好电能营销管理工作供电企业开始引入台区规范化管理制度要求企业认清市场形势结合低压配网台区管理模式,切实实现电能营销的规范化管理。

3 现阶段低压配网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压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率较差,频繁跳闸的现象比较严重。低压配电网也是人身触电保护的重点,对于低压配电网触电保护,配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止低压触电的主要措施。而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能更好地防止人身触电,但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覆盖面有待提高。现阶段低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依旧是普遍存在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无法正常投运,或者在安装了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台区保护器无法投运的现象。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则是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未安装或未正常投运。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外,低压配网中电能治理设备、公共能源服务设备的新增,给低压配网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与隐患。各类设备的设置参数、运行数据、报警上传,以及数据整合统计、分析研判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采集与监控,从而给电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带来较多问题与挑战。

4 配电台区低压线损降损措施

4.1 优化营配贯通业务

实现户变关系、相位识别、停电信息分析到户、故障研判与主动抢修、电表精准定位等业务应用,实现台区户表管理精准识别,能够做到电能表、计量箱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实时上传主站及在线监测,主动创新计量设备“全时态”管理,实现计量资产可视化管理。低压居民用电拓扑结构可清晰、直观、准确地在营销系统中展现出来,大幅提高营销贯通成效,利于全面推进营配贯通优化工作。

4.2 远程控制与维护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主站可以远程设置终端各个运行参数,可以远程实现系统终端升级。采用终端通信扩展功能、开关通信,在主站平台上实时获取保护动作、开关状态等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将后台控制、命令设置通过该终端传输到开关,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进行远程开关分合闸,实现远程保护数值设定、保护投退等。实现了低压出线监控、提高台区运行效率、降低运维费用的目标。

4.3 线损管理

低压配网台区营销管理中线损管理是核心工作之一。对供电企业供电管理来说线损率是衡量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启可直接的、客观的反映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水平。以农村低压配电管理为例拭论台区营销管理方式在农村低压配电网络中的应用。如果坚持采用台区营销管理模式来管理农村低压配网中的线损率应当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低压配网改造时要做好用户分割往意控制或及时调整配网中存在的交叉供电现象。台区管理时要对配网中存在的每一个用户阶属十的台区进行调查建立完整的用户台账,为线损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数据参考。(2)要尤其重视第一个月的线损结果与计算工作,要确保低压配网中每个台区线损率数值的准确性。之所以要对第一个月的线损结果产生重视原因在于第一个月计算得出的线损率能为后期线损计算、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后期工作提供最原始的线损计算数据。此外由于农村低压配网台区管理采用先改造、后接管的方式,所以必须保证配网第一个月线损率计算工作的可行性,利用第一个月的线损率来反映配网改造质量并以此判断配网运行是否存在问题。

4.4 合理应用新型低压智能台区设备

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在配变的低压总电源侧,是全网的总保护,选用具有数据通信并集成过载、短路、过压、欠压、电击保护和漏电保护的智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防止主线路的间接接触的触电保护为主;选用EA3-5型或EA3-6型剩余电流动作中级保护装置安装在线路分支的电源侧(分支点、集表箱),以防止线路分支或进入集表箱的电源侧出现漏电、接地及短路造成的事故。选用集成无线通信的剩余电流动作末级保护装置安装在进户线的电源侧。实行漏电分级保护系统,台区内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形成保护级差覆盖整个台区线路。数据采集终端通过GPRS网络与系统后台服务器连接,主要完成数据报表上传,服务器通过数据处理,必要时可对参数进行设置,以形成对末端设备的闭环控制。数据采集终端通过RS485总线与台区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进行连接,通信协议符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通信规约”。数据采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与中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三相换相开关、家庭剩余动作电流保护装置进行连接,产品通信协议符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通信规约”。

5 结束语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电力系统的架构及发展方向将会发生重大变革;其次为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针对低压台区设计了升级改造的典型方案,并对其核心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分别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阐述了精益化台区管理的建设成效。

參考文献:

[1] 林道明.“五进台区”提升电网企业营销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电力教育,2012(09):118-119.

[2] 林道明.浅谈供电所按线按台区承包考核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70-71.

[3] 白银川.影响配网低压分台区管理的因素和对策[J].才智,2009(12):219.

[4] 邹健,唐素君,朱平.以营销精细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农电管理,2007(03):48-49.

[5] 周劲武. 长沙雨桥供电局供电台区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