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5-26叶美金陈英陈洁冯媛媛陈存刘松青冯鸿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植物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

叶美金 陈英 陈洁 冯媛媛 陈存 刘松青 冯鸿

摘 要:基于师范论证和课程思政的背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依托,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在《植物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植物学教学或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Q9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7-0151-03

Abstract: Botany is a core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of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in normal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major argumentation and 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and based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better strengthen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around the course were discussed.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botany or related courses in similar universities.

Key words: Botan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teaching

2015年国际信息技术大会,习总书记强调: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1]。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作为高校教师,应切实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建设在线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蕴含的师德精神升华为学生内在素质,力争在师范生思政教育中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的局面[3],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师德高尚,精学精湛、服务人民群众的卓越准教师。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植物学分为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2部分内容,具体包含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界各大类群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原理;经济植物的性质、鉴定、用途和分布。

该课程在大一学年开设,形态学术语繁多且枯燥,对于新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学习方法问题,如学习的依赖性较强,课后的自主学习不够,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未处理好等[4];其次是植物学知识中大量微观结构的学习和理解问题,此外,还有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进行师范论证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课程组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植物学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1 优化师资队伍

植物学课程建立了校内和校外植物学专任教师队伍,校内任课老师分章节讲授个人最擅长的课程内容。校外野外实习聘请植物识别专家作为首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识别野外植物;另外还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给学生开展讲座。校内一线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联合授课,对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構筑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探索构建以科学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建设中全方位导入课程思政内容,形成了在课程视频、习题、论坛、见面课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课程思政体系。根据植物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体系、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和充实。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了教学视频体系、课后作业体系、学习测试体系、互动答疑体系、考试体系,为自主学习与检测提供了方便。采用中国植物的摄影图片、视频,帮助学生记忆繁多的植物学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感受植物的魅力。

3 更新教学内容

与生物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衔接,加强基础,结合植物学课程内容、地位作用、学生学情、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认证理念等要素,综合制订课程内容。在每章节里面适当增加课程思政,结合中学生物和小学科学教材中与植物学相关的内容增添中小学教学中的植物学知识及实践,跟进植物科学发展新进程。

3.1 课程思政 进行在线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为了达到课程的思政目标,在教学板块设计中,融入家国情怀、个人修养、科学观等思政元素,通过丰富的图片、针对性强的小视频和实用的微课,将历史渊源、行业内典型人物设计、时事新闻与社会现象等与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专业精神相结合的育人因子,有机的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3.2 强化师范技能 与“师范性、应用型”培养理念衔接。(1)整理中学生物学教材(人教版)七、八年级、高中3年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及实践;(2)整理小学科学教材(人教版)1~6年级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及实践。实行1个知识点、1个视频的模块化内容,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相关内容,建立理论课、验证性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做植物识别的微课,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素养。通过对师范技能的强化,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学生植物学教育实践的能力,对今后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直接帮助,也为今后胜任中小学生物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4 教学方法

植物学采用线上—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授课方式可采用课堂讲授、视频辅助、微课教学、户外植物讲解(校园+峨眉山野外实习)、实验教学、调查汇报等。其中,课堂讲授为主,自学、讨论和实验为辅。

4.1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 坚持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原则[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核心。以教改项目为依托和抓手;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计算机同步演示法、实例教学法、作品评析法、项目教学法、互动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于教学中,体现在:利用课程网站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线下开设翻转课堂教学;互动采用随机抽人、开放式研讨、个性化展示等教学形式。线上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了“理论+情境案例”的教学策略[6],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形象知识的生动化,有效地化解了学习难点,有助于学习者有效掌握线上知识内容。线上注重视频进度督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创新应用、为学生提供大量多媒体学习资料、构建大范围学生参与的线上讨论、问题作答,开发配套教学案例库等,促进教学的效率、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4.2 基于师范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方法 将植物学中比较抽象、繁杂和深奥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预习或者复习。微课聚焦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掌握植物学的重难点知识内容。植物学实验的材料多取于校园植物,既方便又经济,为植物学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材料条件。安排全期观察日志,注重对观察作业的安排和检查。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在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如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显微照相,拍摄植物照片、扫描校园植物二维码和用形色app软件识别植物等。与中小学生物教师的职业技能更好的衔接,安排学生自行出题,教师检查认可后,可作为平时作业,并由出题的学生批阅。让学生体验出题和批改作业、培养命题和批阅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掌握了课程知识点。

5 优化考核与评价

为了更好的满足“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需求,课程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形成性评价占50%,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性评价占50%,即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在学习平台和平时作业批阅上,学习评价主要以小组评价或者教师评价2种方式进行,数字化学习平台可以根据设计好的评价指标,实现全员及时评价,使学习效果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评定方式包括:线上评价包含观察日志10%(每7d观察1树1花)、调查报告10%(自选小课题调查)、互动答疑5%等3项,线下评价包含平时作业10%(学生出题并交换批阅)、课堂互动5%、小论文10%、闭卷考试50%、实验(独立考核)等5项。

6 通过“课程+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学生基于植物学知识,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参与创新研究课题,试验或调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成果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而且,通过撰写小论文熟悉查阅文献,熟悉植物学相关的网站和期刊,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做铺垫。

7 整合课程资源

本课程已立项建设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为了强化应用,改革教学内容,还建设了植物资源应用与实践课程,获得省级和校级创新創业示范课程的立项。课程资源包含教学大纲、日历、教案、课件、微课、试题库、习题库、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课程学习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将逐步扩充和完善相关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全程教学录像、扩充性资料等。建设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现已编写《成都师范学院校园植物名录》,帮助学生识别校园常见植物,对学习植物系统分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计划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植物学实验指导书》、《峨眉山野外植物识别》等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院校使用。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增加前言知识,将学习平台上的资源做细做精,增加学生的汇报课件、学生制作的植物识别小视频;添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性课题的展示,拓宽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

为了便于自学和师生交流,拓宽服务面,开通二维码,扫码学习,及时在平台上互动学习;并结合教学,每年保证教学内容与最新研究相结合,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参考文献,帮助学生培养学术思维和学术能力。

8 结语

课程组基于师范论证和课程思政的背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秉承学校“师范性、应用性”的办学理念,对植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避免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课程+项目”结合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5-24(01).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9-10.

[3]刘国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演进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2):1-8.

[4]黎东波.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体系重建——以《力学》为例[J],2019(5):182.

[5]薛二勇,傅王倩.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全国教育大会的思想、形势、战略与政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1):11-22.

[6]吕林兰,董学兴,王爱民,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2):143-145.

(责编:张 丽)

猜你喜欢

植物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