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秦皇岛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05-26孙立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水稻病虫害

摘要:鉴于水稻在秦皇岛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市陆续推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因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理念落后,也引发了较为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秦皇岛地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抗性危害与作物品质等突出问题,基于“预防为先、综合防治”的理念,提出确定综合防治策略,构建农技服务体系等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植保;生态农业

孙立军. 河北秦皇岛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5):33+35.

秦皇岛市处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秦皇岛市气候为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受海洋的影响,当地气候较为温和,总体表现为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少雨,冬季漫长但无严寒。农业为秦皇岛市的主要产业,据统计2018年,秦皇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粮食总产量74.2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8.58万吨,增长22.6%;秋粮产量65.64万吨[1]。

水稻在粮食种植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长久以来,秦皇岛地区的水稻种植都深受病虫危害。因当地气候原因,秦皇岛的病虫害结构相对复杂,主要为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等。虽然秦皇岛市陆续推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研究,但是因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理念落后,引发了较为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为实现秦皇岛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秦皇岛地区防治病虫害以农药防治为主,主要使用的农药分别为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三种。其中除草剂主要为莠去津、扑草净、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为主;杀虫剂主要为乙酰甲胺磷、喹硫磷、马拉硫磷;杀菌剂主要为酰胺类、嘧啶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虽然毒性强的农药近几年受到了管制,同时各地也在相继推广生物制剂的使用以及绿色无公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但是应用范围不广,长期的不规范农药防治,给秦皇岛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突出的影响,具体如下:

1、抗性危害问题

因各类农药的长期使用、不规范使用,防治对象会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抗性,如杂草、害虫等,均有可能产生免疫力,而田间害虫的天敌却因农药的不规范使用受到毁灭性打击。在秦皇岛地区,有诸多农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时间内被先后使用且持续使用,农药的不规范使用导致杂草、害虫产生抗性的问题屡见不鲜。农户为了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开始提高农药用量,比如莠去津一般每公顷使用1.5 g,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上升至3 g;稻田苄嘧磺隆的使用一般为30 g,许多地区已经上升至50 g。农药用量的增多必然会导致植物、害虫产生更强的抗性,并对生态环境形成严重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想而知[2]。

2、作物品质问题

农药的长期不规范使用会影响土壤的pH值,导致土壤出现明显的酸化,土壤中本身自带的全钾、全氮等营养物质在农药的影响下流失,土壤也因此板结,对水稻生长有诸多不利影响。

另外,上茬作物使用的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尤其是除草剂,对于水稻的不利影响极其显著,从而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药害问题。而且,除草剂存在和杀菌剂、杀虫剂混用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剧药害。试验证明,如今秦皇岛部分地区使用二氯喹啉酸、丁草胺,导致水稻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蔗糖含量和总酚含量均下降。进一步的理化研究证明,这种理化变化会进影响水稻本身的增殖性与生长,严重影响后茬轮作物种植,也就是业界常说的“癌症田”。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当前秦皇岛地区水稻病虫害突出问题为农药不合理、不规范使用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作物生长问题、防治对象抗性问题。问题的本质在于农技推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地应该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水稻生长变化,构筑完善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

1、确定综合防治策略

应该根据秦皇岛当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强化阶段性病虫害监测,为病虫害的宏观防治调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秉承“预防为先、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观念以及“绿色种植、生态农业”的長期发展理念,本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结合秦皇岛地区农业管理经验,将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构建作为秦皇岛地区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依托准确完善病虫害预报,采取示范园区带动,适当推广,专业化防治等措施,积极推广符合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方法[3]。即“化学防治和生态治理整合的技术体系、药剂浸泡和苗期病虫害防控结合的技术体系、专业防治和群众防治结合的技术体系、重大病虫害防控以及高产品种保障结合的技术体系”,以“四个结合”搞好当地突出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的预防、预警、控制。

就目前秦皇岛地区水稻种植的周期变化而言,在水稻移栽前期应该重点实现对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的全面防控。在5-6月应该重点做好各种常见病虫的综合防治,采用物理防治、人工抓捕等措施,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方法,减少病虫基数,同时控制病菌根源,减轻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压力,避免几种化学药剂同时使用。在7-8月,应该重点针对高敏感品种、稻瘟病高发田,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在水稻生长的齐穗期加强巡查,避免病害流行,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积极推广“稻鸭共育”等技术方法,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生物防控体系,为绿色生态农业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4]。

2、构建农技服务体系

当前,水稻绿色种植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较为丰硕,在多个试验地均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具体落实到基层的技术却少之又少,科研成功转化率低下,从宏观层面上来看,这也是导致水稻种植农药滥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在提高农技推广力度的同时,构建起完善的农技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户充分了解绿色植保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一是要构建起以市农业信息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反馈体系,信息反馈需要延伸至县级农业信息网络。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服务站等为工作落实点,定期安排农技推广人员探寻水稻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实际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参考资料[5]。

二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围绕病虫害防治构建起综合服务体系,成立起农技快速服务小组,为广大农户农技服务需求提供可靠保障。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农技研发人员深入基层,探讨目前困扰农村水稻生产的实际问题,搞好重点区域的技术培训、推广等[6]。

三是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和农业企业、高校等开展积极、密切的合作,引导专家、学生深入基层学习、研究,构建起符合各地水稻生产实际情况的绿色防控体系。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核心的引导作用,适当在财政补贴方面倾斜,通过媒体渠道加强宣传,提高从业者对于病虫害防治现状的认知以及了解,创建支持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技术遗留下了较为突出的污染问题,对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广大从业者对如今的情况要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客观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绿色植保技术在基层水稻种植中的落实,并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构建特色化的农技服务体系,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成刚.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要点[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97-198.

[2] 徐官保. 绿色生态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19,39(19):94-95.

[3] 林德生. 水稻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2019(30):12.

[4] 宋子春,赖龙英. 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乡村科技,2019(26):106-107.

[5] 张如宏. 论水稻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及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9(28):92.

[6] 罗海莲. 关于无公害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9(28):80.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水稻病虫害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