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罗平县生姜播种量试验报告

2020-05-26李蕊周春林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播种量生姜产量

李蕊 周春林

摘要:罗雄坝子是罗平县的种姜区,为了更好的指导好农户科学种植小黄姜,摸清最佳种植节令、最佳种植密度、最佳播种量等生产因子,2015进行了生姜播种量因子区试试验。通过不同姜种大小(4处理4重复)区试对比,得出姜种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指出当前生产中姜种普遍掰得过小,对苗齐苗壮影响较大,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建议生产中姜种用量每亩不低于250 kg,即每塘姜块重量不低于30 g为宜。

关键词:生姜;姜种;产量;播种量;试验

李 蕊,周春林. 云南罗平县生姜播种量试验报告[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5):29-30.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品种选用本地小黄姜,种块大小共设大号(A)、中号(B)、小号(C)、CK(对照)四种处理,按平均单块重70 g(A)、50 g(B)、40 g(C)、30 g(CK)四种规格作准备,种植前各小区用种量按不同处理标准称量到各小区作准备,具体重量以实际称重为准。

1.2方法

设正规小区试验,四处理四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6.05 m×3.3 m),重复间、处理间间距0.30 m,每小区种264塘/亩,拉线打塘点播,小区四周种植同品种小黄姜作保护行。施肥、管理等方法相同。播种时一般每塘放1块姜种,遇种块较小者可适当放至2-3块,以确保出苗,并以各小区预备好的用种量播完为至,不得增加。小区设计见图1,各处理播种量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过程

试验地选择在罗雄街道老飞机场旁海拔1480 m,供试面积1350 m2(2亩),地势平坦,土质类型为黄壤,前作小春油菜,大春玉米。4月29日播种,11月8日收获,全生育期195天。

2.1.1 出苗率调查。出苗标准:姜芽出土肉眼能见即视为出苗。调查方法:不定期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采用全田进行观察估测法,第三次以后采用定点调查法,每小区同一方向头两行列为固定调查点,共调查五次。

第一次调查(6月25日):调查结果见表2。

第二次至第五次调查结果见表3,其中,第五次调查实际为群体整齐度调查。

2.1.2 出苗母株调查。共调查一次,调查时间7月10日,调查结合当天的出苗率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出苗素质,即首次从姜种上直接发出的苗数,而不是分株。调查的方法仍采取固定调查点调查,每小区同一向方向的头两行(48塘)作为固定调查点。调查结果见表4。

2.1.3 分株能力调查。调查方法:统一确定每小区同一方向第二行的第1-10塘作调查对象,样本数最少5塘,最多10塘,出苗株高达5 cm以上者均视为有效分株,计入统计数,5 cm以下者视为无效分株,不计入统计数。调查时间11月6日。调查结果见表5。

2.1.4 株高调查。株高指从茎基部到顶叶叶尖之间的直长度。调查方法:统一指定每小区同一方向第二行的第1-10塘作调查点,取样样本一般在5-10塘,根据株高整齐度确定样本数,长势良好者5-7塘,差者8-10塘,每塘量取分株株高最高者作为本塘株高代表值。调查时间11月6日,调查结果见表6。

2.1.5 外观长势观察。从出苗期来看,种块块状越大者,出苗的速度要快一些,苗要壮一些,苗齐时间要早一些,但虽然前期有差异,最终出苗率均能达到一致;从生长中期来看,种块块状越大者,分株数明显多一些,叶色、长势均略有优势;从收获时来看,种块块状越大者,所收获的姜块也要稍大一点。

2.1.6 各生育期的基本划分。6月3日,开始零星少量出苗,属出苗前期;6月10日,出苗率到达20%,进入出苗中期;6月25日,出苗率超过半数,进入全苗期;7月31日,出苗达到90%以以上,出苗基本结束,进入出苗末期;8月份,分株旺盛,属地上部旺长期;9月1日,看不到行间土地,分株数开始下降,达到封行期标准,转入根茎膨大期;10月上旬,地上部植株逐渐枯黄,但地下部生长仍很旺盛,在未收获前均处于根茎膨大期;11月后,进入收获期。

2.2  试验结果

2.2.1 产量结果。产量实收实测,各小区产量结果见表7。

2.2.2 产量分析。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和处理间作多重比较,结果见表8、表9。

2.2.3 投入与产出分析。姜种与产量的投入产出分析(与对照)见表10。

3  试验结果讨论

根据表7可以看出,姜种种块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姜种种种块越大者,产量越高,試验中以A处理产量为最高,亩产量达2963 kg。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准,说明不同的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大。经多重比较,A处理与C处理、CK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准,理论上应以A处理为最适宜重量种块,即以姜块平均77 g,播种量675为最佳播种量。

从单纯追求产量、产值角度出发,姜种用量越大(当然不可无限增大),越能达到高产量、高产值的目标。但从经济效益来讲,不是姜种用量越大越好,通过表10可以看出,随着姜种用量的不断增大,其产出比逐渐降低,其姜种增量部分所得到的回报率也逐渐降低,且低于1:2以下,多投部分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回报,基本上多增加的姜种用量将来也只能回收到这部分多投入的姜种,应当说这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当然也不是说姜块越小越划算。

从各处理间的出苗速度、出苗母株、分株能力、外观长势来看,种块越大者优势越强,从出苗整齐度、株高上来看没有差异。

综合本试验各方面的结果来看,姜种用量以C处理即播种量325 kg,种块平均在39 g较为适宜,建议姜种用量不要低于本试验中的对照用量,因为种块太小者,对后代的生长不利,稍有不慎出苗率低,生活力差,俗话说:“娘壮儿肥”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当前生产中大面积的情况来看,姜种普遍用种量偏少,种块偏小,一般播种量只在150 kg,种块重低于25 g,这是当前生产中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多数农户并不认识,往往在生产中舍不得多下种,姜种掰得太小,甚至还用菜刀再切,亩播种量150 kg以内已成传统习惯。

结合试验结果与大面积生产的情况,考虑到姜种成本,建议生产中一要提高姜种用量,用量以每亩不低于250 kg为宜,即姜块单块重不低于30 g。

猜你喜欢

播种量生姜产量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9—2020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示范总结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巧用生姜防治猪流感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