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及发育水平的影响观察
2020-05-26仪凌燕
仪凌燕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发育迟缓患儿开展早期认知训练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发育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108例发育迟缓患儿, 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每组54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刺激训练,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评分、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各能区发育水平。结果 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语言功能评分(85.69±6.98)分高于参照组的(78.67±5.8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生长激素水平(4.35±0.89)μg/L高于参照组的(3.48±0.25)μ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大运动、社交、精细运动评分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发育迟缓患儿开展早期认知训练, 临床康复效果显著, 发育水平改善情况良好。
【关键词】 发育迟缓;早期认知训练;康复效果;发育水平;患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82
在临床中发育迟缓症状主要是指5周岁以下的儿童, 经过常规发育商检查, 自身精细动作、语言、大运动、认知、适应性等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区落后同龄情况者, 也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一种[1]。认知训练主要是通过根据患儿所处的实际发育水平, 根据相关理论内容, 进而开展的一种合理训练计划, 从而促进全面能力的水平提升。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针对发育迟缓患儿开展早期认知训练的效果以及对其发育水平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
收治的108例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每组54例。实验组男31例, 女23例;年龄3~5岁, 平均年龄(3.56±0.89)岁。
参照组男30例, 女24例;年龄2~5岁, 平均年龄(3.52±0.8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5周岁;②无视听障碍;③家长知情同意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②家长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③无法坚持完成疗程内的相关治疗。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属知情后开展。
1. 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刺激训练, 主要开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针灸、经络导平等相关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训练, 具体如下。①由临床专业治疗师对患儿开展一对一的训练,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发育情况设置课程, 遵照其发育的规律, 选取适当的训练项目以及教具。主要是通过手功能、语言交流、感知与认知等方面开展。②通过视知觉对患儿感知功能进行刺激训练, 可采用光亮声响的玩具、彩色卡片等引起患儿注视, 对其追视进行训练, 采用不同音频、乐器、复合音训练其感知声音, 另外可采取毛刷、沙粒等对其手部感知能力进行感觉刺激, 不断加强其刺激程度。选取患儿熟悉的事件与任务进行训练, 对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家庭成员进行熟知, 随后进行不断的扩展, 进行重复训练, 加强自身记忆能力[2]。③为了提升其语言功能, 以促进患儿人眼对视能力作为首要目标, 进行抚爱行为训练, 将其基本生理需要进行牢记, 吃、用、喝等进行导入, 采取游戏的方式使其能够迅速理解, 加强表达感觉可采用手势的方式进行训练, 不断促进与患儿的良好沟通, 从而开始语言表达与理解的能力训练[3]。④根据年龄情况以及发育水平制定上肢功能训练的课程, 初期主要培训其抓握的意识, 帮助其抓紧玩具, 引导其注意力上升, 随后可将玩具放到患儿努力够到的位置, 鼓励患儿进行拿取, 不断加强患儿功能的发育训练能力。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评分、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各能区发育水平。①通过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语言功能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分值0~100分, ≤85分表明患儿语言发育存在问题[4];②对患儿干预前后进行生长激素检测, 采取其空腹静脉血4 ml, 离心1500 rpm, 共计10 min, 离心半径设定为8 cm, 将其血清上层分离, 采取竞争放射面议分析发对其生长激素进行检测, 检测试剂盒通过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供给;③各能区发育水平由社交、大运动、精细运动等组成, 分数越高表明其各能区发育情况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语言功能评分(85.69±6.98)分高于参照组的(78.67±5.8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长激素水平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生长激素水平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各能区发育水平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大运动、社交、精细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大运动、社交、精细运动评分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发育迟缓是发育性残疾中的一种, 虽然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但与神经精神类疾病以及症状存在高度相似, 需严格注意[5]。脑部发育的关键期与可塑期,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 越早進行干预训练, 获取的效果越好, 加之患儿年龄较小, 自身大脑的代偿能力以及重组能力也相对较强, 此时开展适当的刺激方式, 可有效促进其脑部结构与功能的有效代偿[6]。脑部的功能可塑性最大, 认知功能的发育情况与患儿功能恢复情况有直接关联, 能够有效降低其残疾程度, 因此针对性的给予发育迟缓患儿合理的认知康复训练尤为重要[7]。该疾病患儿的主要认知发育特点就是发展速度慢、水平低、起点低,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设置对应的训练活动, 实施具体方向为摆弄物体、感知、手眼协调、解决简单问题、物体反应能力等, 能够有效促进其发育水平的上升, 加强肢体精细动作以及记忆方面等训练[8]。
综上所述, 早期的认知训练相比常规干预, 能够有效对患儿各能区发育进行良好的促进, 提升其整体生长激素水平, 并且对提升患儿语言功能也具有显著功效, 可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曹务莲, 欧芙蓉, 张琳. 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7(6):34-36, 39.
[2] 陈霭信, 陈小花, 吴东明.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14):173-174, 202.
[3] 王思佳. 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4):13.
[4] 朱敏杰. 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 2017(17):46-47.
[5] 苗俐. 物理疗法训练计划对发育迟缓婴幼儿发育能区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2):65-67.
[6] 张志卿, 赵雨香. 基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评量表的内容实施康复训练对运动迟缓患儿的影响.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9(3):219-221.
[7] 陆春华, 王凯, 曾贞, 数字OT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注意功能下降患儿康复效果观察. 康复学报, 2018, 28(2):32-35.
[8] 王冬.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情景运动训练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8):159-160.
[收稿日期:2019-10-22]
作者单位:274700 山东省郓城永安医院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