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

2020-05-26李慧

卷宗 2020年9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宣传教育文物保护

李慧

摘 要: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是必然可行的,这对于公众对文物保护的了解和认识有着较大作用。文章结合当前环境对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宣传;宣传教育;保护意识

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开展文物保护是基层文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新时期文物管理工作,要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管理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引入专业管理人才,激活文物事业发展新动力,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发展道路。

1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所以面对日益变化的文物保护环境,应该要树立自身的工作职责意识,不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要做好对社会大众和政府机构以及广大领导干部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文物保护和重视意识,积极探索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源和条件,并将其应用到文物保护中来,以此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认识。文物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再生性,破坏一处(件)消失一处(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文物保护意识变得尤其重要,只有文物保护的观念和思维形式增强,文物保护的行为和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和落到实处,培养文物保护的个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意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文物保护意识的建立少不了宣传教育的支持,其不仅体现在对馆内人员的教育培训,还包括社会公众、社会群体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2 文物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

多数基层地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并未重视起文保宣传工作,导致社会大众和人民群众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性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容易出现乡村居民破坏文物或者是随意处理文物的事情发生。部分政府机构和领导者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和关注力度不足,并未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部分单位的领导人员仅仅是口头上做出指示,并未将其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去。另外一方面由于文物保护机构的建制低,面对一些建设项目涉及文物保护的工作时,可能难以起到完善的保护管理效力,最终会出现干扰和破坏等工作现象,导致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2.2 群众保护意识淡薄

为强化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基层文保所应该每年都要进行几次文物普法宣传。但这些活动往往只能起一时的效果,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极低,甚至不听劝阻野蛮施工。各个公共文化机构,应积极开展文物保护知识传播活动。通过科学活动加强群众的文物历史责任感,从而形成基层文物保护的全社会共识。

3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的提升策略

3.1 扩宽文物保护宣传范围

文物保护工作不仅需要博物馆方面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因此要让人民群众树立起文物保护的意识,让群众对文物和文物保护有着充足的认识了解。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进行阐释传播。另外,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推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介文物领域各类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

3.2 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宣传力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文物资源是公共资源,文物保护利用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为此,地方政府和文博部门应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工作,使社会公众能够正确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文物保护宣传要占领网络高地,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和形式,利用好网络媒介,做好网络宣传平台工作。当然,也要积极贯彻线下宣传方针,增强线下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街道、社区、乡村、企业等都应该是文物宣传的阵地。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形成合力,进而加深社会各界对于文物资源的认识,提升人们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浓厚氛围。

3.3 利用新闻媒体,提升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知识经济和新信息时代,媒体宣传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面向公众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微博、微信、直播、快手等短视频、APP以其灵活的形式,在展示文物形象、科普知识、呈现现场、解读内容、推广宣传方面独具优势。通过直播等自媒体宣传,不但增强了文物科普的现场感及與粉丝即时互动的效果,同时又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新兴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也促进了文博单位文化产品的开发,积累的大数据使文博单位能更有针对性提供精准细致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也确实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

3.4 运用科学修缮方法

以古建筑为例,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明显,能够体现出历史文化和历史信息。每年我国都会出台一些和古建筑文物相关的政策,以便于促进古建筑文物管理和修缮工作的实施,有效保护我国古建筑文物。同时,也对古建筑文物的实际修缮情况进行了分类与汇总,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更科学、合理,降低古建筑文物在修缮和保护中遇到的阻力,加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其贯彻落实,进而使其作用得到发挥。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性的体现,进而增加其实际保存年限。在具体修缮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记录古建筑文物损坏情况,在实际修复过程中,根据当地自然因素对修缮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实施相应修缮方式。如果古建筑文物遭受到较大损坏难以将其还原,则需要根据当地特色对其进行修复,进而使其特色和历史价值得到保存;其次,根据古建筑文物受损情况,聘请专业团队对其进行修补,保证其实际修缮效果;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修复,选择合理修缮方案,进而使其特色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3.5 强化文保意识,加强学习交流

首先,必须提高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要从领导干部开始,带头学习,从而提高全体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水平。文物管理所应积极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学习与讨论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实践检验,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第二,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高文物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强化《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和贯彻,以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以将文物宣传与群众互动联系起来,设立文物保护咨询电话、信箱,群众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增加了文物普法知识竞答的形式,以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活动开展效果很好,可以继续完善和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工作对于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都有着较大影响,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文物保护工作也发生很大转变,在此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我国人民文物保护意识,推动现代化发展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3-11.

[2]牛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11-30.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宣传教育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