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20-05-26韩文学
韩文学
【摘要】 目的 探析老年胆结石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试验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失血量(23.40±5.60)ml少于对照组的(52.40±5.04)ml, 手术时间(51.37±4.85)min、术后排气时间(13.16±2.46)h、住院时间(5.06±1.20)d均短于對照组的(62.58±4.30)min、(22.44±3.19)h、(7.10±1.0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效果显著, 能改善胃肠功能, 减少并发症且促进术后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肠功能;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16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 发病率较高,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手术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有效方法, 主要手术类型有开腹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其中开腹手术会带来较大的创伤, 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 因此临床推广受到限制;目前临床采用的腹腔镜技术日渐成熟, 在治疗胆结石中能提高手术疗效, 促进术后恢复, 但术中切除胆囊极可能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近些年来, 临床上微创保胆取石术应运而生, 这种手术具有微创性, 能保留胆囊, 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为进一步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 现将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10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 针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试验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70.15±7.25)岁;其中12例单发结石, 38例多发结石;40例胆囊结石, 10例肝胆管结石。对照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61~81岁, 平均年龄(70.24±7.09)岁;其中13例单发结石, 37例多发结石;39例胆囊结石, 11例肝胆管结石。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经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和超声等检查后确诊病情, 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诊断标准[2]相符;②无上腹部手术史、治疗配合度高;③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息肉且存在急性炎症者;②有手术禁忌证、精神疾病患者;③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非萎缩性胆囊结石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 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 做好消毒铺巾等准备工作, 通过三孔法建立CO2气腹[10~13 mm Hg(1 mm Hg=0.133 kPa)], 置入套管和腹腔镜, 对腹腔和胆囊等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使胆囊、胆囊管及壶腹交界部常规暴露, 解剖胆囊三角, 使用钛夹关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管, 其后切断及分离, 将胆囊取出, 结束后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 将操作器械退出, 常规缝合, 并采取术后抗感染措施。
1. 3. 2 试验组 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 结束后于患者脐下5 cm行一长度为1 cm的切口, 待穿刺后再建立气腹, 于胆囊底下对应肋下缘行一1.5 cm切口, 置入10 mm trocar, 经切口结合胆囊底体表投影找到胆囊, 插入针线, 固定在腹前壁, 切开胆囊, 通过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5 mm Tcocar, 再插入胆道镜, 采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 吸净胆汁, 结石暴露后再通过石钳、取石网套等取净结石, 保持动作缓慢轻柔, 防止胆囊受损、结石夹碎等, 待检查无残留、胆汁清亮、胆囊管炊烟样飘出且胆囊复位后再行后续处理, 后续处理同对照组。
1. 4 观察指标
1. 4. 1 手术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1. 4. 2 胃肠功能指标 包括胃泌素、胃动素。
1. 4. 3 术后并发症 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腹胀。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后失血量(23.40±5.60)ml少于对照组的(52.40±5.04)ml, 手术时间(51.37±4.85)min、术后排气时间(13.16±2.46)h、住院时间(5.06±1.20)d均短于对照组的(62.58±4.30)min、(22.44±3.19)h、(7.10±1.0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胆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 胆结石发病率逐年升高。胆结石通常是因营养过度、口味过重和饮食过量等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体内废物无法完全排出, 进而积留在胆囊中引起的。胆汁内过饱和的胆固醇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学者研究指出[3], 肝脏分泌的胆汁内含有过高的胆固醇, 将导致胆汁黏稠, 进而于胆囊内聚集, 形成硬块后便产生胆结石。临床研究发现[4], 肝胆对胆固醇的合成增加, 将减慢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速度, 造成胆汁酸、胆固醇比例失衡, 进而使胆固醇维持在过饱和状态, 这一情况的出现会引起阻塞性黄疸, 增加胆汁酸进入体循环的量及增多排出体外量, 最终减慢胆汁酸的肠肝循环、降低了胆固醇容量;由于胆汁浓缩过度, 将升高其黏稠度, 使胆汁排出受阻, 久之将导致胆汁成分比例失常。胆囊黏膜沉积含量增高的胆固醇, 将使胆囊分泌黏蛋白受到刺激, 而黏蛋白粘合凝聚胆红素钙、胆固醇结晶的作用较强, 因此极易导致结石形成[4]。
部分胆结石成形较为缓慢, 无明显胆囊病变或异样感觉;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较多的症状, 因胆囊内膜病变而出现不适感, 极易诱发慢性或急性胆囊炎, 若结石导致胆管出口受堵, 将引发严重症状, 需及时采取规范的治疗手段[5]。目前西医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 包括药物溶石、手术取石等, 其中手术取石具有直接且起效快速等特点。传统开刀取石创伤大,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腹腔镜术式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 但胆囊为人体重要消化器官, 能起到浓缩、存储和排出胆汁的作用[6], 若将其切除, 极可能存在远期副作用。微创保胆取石术属于微创手术, 手法简单且技术先进, 能弥补以往手术的缺点, 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无明显瘢痕残留且术后恢复快速, 因此已成为治疗胆石症的理想术式之一。在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术后失血量(23.40±5.60)ml少于对照组的(52.40±5.04)ml, 手术时间(51.37±4.85)min、术后排气时间(13.16±2.46)h、住院时间(5.06±1.20)d均短于对照组的(62.58±4.30)min、(22.44±3.19)h、(7.10±1.0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试验组采用的手术方式更有可行性, 能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术后恢复。王巍等[7]研究中对5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 结果提示手术时间为(52.11±5.67)min、术中出血量为(23.67±3.71)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62±2.96)h、住院时间为(5.18±1.26)d, 与本研究中试验组取得的结果对比一致性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价值高, 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推测原因可能在于腹腔镜手术尽管能有效清除结石, 但切除胆囊时会带来较大的创伤, 易影响到术后恢复;另外, 胆囊切除后消化系统失去了对胆囊的生理功能, 负担加重将会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微创保胆取石术创伤性操作少, 能加速术后康复, 还可保留胆囊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会明显影响到消化系统, 因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速。
综上所述, 老年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作用显著, 并发癥少且恢复快速,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斌. 评价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23):39-40.
[2] 黄尚辉. 胆结石微创治疗方法及其进展.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4):562-564.
[3] 舒东, 朱熙.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 2019, 35(12):1863-1865.
[4] 薛建奇.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黑龙江医药, 2018, 31(5):1119-1121.
[5] 张晓辉.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比较.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2):2220-2221.
[6] 张浩春.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对比. 临床医学, 2018, 38(6):19-21.
[7] 王巍, 刘晓宇.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20):4937-4939.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单位:276500 莒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