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的汉诗与那一段段血泪史

2020-05-26张铎

廉政瞭望 2020年3期
关键词:伊藤博文文化圈写诗

张铎

日本人从不掩饰他们对于汉诗的喜爱。能选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千年来的文化积累。后来某企业回赠日本100万只口罩的物资上,贴着“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此文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大家都对东亚文化圈的提法耳熟能详,这个圆圈的中心,无疑是中原王朝,那么它的半径,想必就是汉诗能到达的距离。会作诗的民族,无论如何“山川异域”,都会有“风云同天”的文化亲近感。

伊藤博文的“诸葛志”,李鸿章的“孤臣泪”

英国诗人保罗·策兰说过:“用非母语写诗是说谎。”不过,这个结论在东亚文化圈中却被证伪。日本被公认是华人国家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

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公元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

为了阅读、写作汉诗,日本人发明了“训读法”,使汉语实词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了日语中,虚词则与日本文言的助词、助动词一一对应,这样一来,即使是不懂汉语的人,也能自如地诵读、理解并创作汉诗。

日本的历代天皇中,不乏汉诗高手。“唯余长安月,照送几重山”这样的句子,放在中国唐宋诗词中也不会逊色,它的作者便是淳和天皇。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还涌现出一批上马能征战,下马能作诗的人物。除了西乡隆盛,曾担任首相的伊藤博文的汉诗功底,同样令人称道。伊藤博文曾写过一首诗:“平生抱负在前贤,安得微忠能动天。千古谁知诸葛志,剪灯时读出师篇。”

伊藤博文

與伊藤博文同时代的李鸿章,曾作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以伊藤博文的“诸葛志”对比李鸿章的“孤臣泪”,两个国家国运的兴衰,当真令人不胜唏嘘。

中日两国的诗文交流中,也铭记下无数友谊。《全唐诗》中就收录有多篇日本人的诗作。中国诗人李白、王昌龄等,写诗送别日本友人,“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早已是千古名句。

诗人刺杀诗人

日本以外,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与越南,对于汉诗的造诣也颇为精深。

北宋时期,使节李觉出访越南黎王朝,黎朝皇帝派顺法师相迎。两人见面时,李觉看到水中有两只鹅在水面游着,脱口而出:“鹅鹅两鹅鹅,仰面向天涯。”顺法师立刻回道:“白毛铺绿水,红棹摆青波。”可以看出,两人都熟读唐诗,此情此景下,用骆宾王的《咏鹅》作出仿句。

越南国父胡志明一生南征北战,他对于汉诗写作也兴致盎然。1942年8月,胡志明进入广西,原想与“国际反侵略同盟中国分会”负责人商谈协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却被地方当局逮捕,被困达一年之久。在这段日子里,他写就了一百余首汉诗,之后称为《狱中日记》。

汉诗进入朝鲜半岛,也是隋唐时期,此后便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学界公认,汉诗是高丽时代主要的文学创作模式。

如今,韩国的汉诗比赛仍是重要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次,由政府提供赞助。近年比赛中,一名获得状元的参赛者便在比赛中提笔写道:“明伦正俗功名大,孔孟遗风岂敢忘。”

20世纪上半叶,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许多有志之士逃往中国。他们寄居在汉诗的故乡,通过诗文来表达思乡之情,复国之志。著名学者金泽荣就写道:“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弟史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等待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诗文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堪为佳作。全诗最后一句,落笔在朝鲜半岛上的木槿花以及鸭绿江,更是点睛之笔。

1909年,韩国义侠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安重根汉诗功底扎实,行刺前以诗明志:“丈夫处事兮,其志大矣,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巧合的是,被刺的伊藤博文几日前在旅顺,想起当年日俄战争,也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首诗:“丘冢累累不记名,生灵几万作牺牲。堪怜今古虫沙恨,手荐寒花泪自横。”当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安重根刺杀而身亡。让两名诗人以命相搏,岂是诗文之过!

当写诗的手举起战刀

近代以来,日本走上扩张道路,给同为东亚文化圈的邻国带来深重灾难。汉诗依旧,意境却天差地别。

明治天皇也爱写作汉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当年他写下这句诗后,立刻发动了日俄战争。几十年后,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再度吟诵这首诗,臣下们已然明白,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半个月后,日军偷袭珍珠港。以一首充满悲悯的诗作为战争的先声,当真令人扼腕。

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战争恶魔们,不少也写汉诗。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称为“军神”的乃木希典。

甲午战争爆发,乃木希典任侵华日军第二军第一旅团长。出发前,他写道:“肥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破支那四百州。”

到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乃木希典已是日军陆地战场主帅。这一次,仗打得更惨烈,自己两个儿子都死在前线。在两军决战之地旅顺,乃木希典又写诗叹道:“山川草木转荒凉,十里腥风新战场。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

乃木希典的后辈松井石根,诗文不及乃木,穷凶极恶却过之。松井石根率军攻占南京,写下了一首题为《奉祝攻克南京》的所谓“挽诗”:“灿矣旭旗紫金城,江南风色愈清清。貔貅百万旌旗肃,仰见皇威耀八纮。”此后,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发生,身为派遣军总司令的松井石根正是元凶。

当写诗的手举起战刀,诗人便成了罪人!

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安重根刺杀身亡。

猜你喜欢

伊藤博文文化圈写诗
亲历戊戌变法的伊藤博文
学写诗
小鸟写诗
圈里事儿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治弱国如修坏室
治弱国如修坏室
戊戌变法毁于日本顾问
这个暑假,写诗吧!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