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的降损措施探讨
2020-05-26杨阳王吉生
杨阳 王吉生
摘 要:配电网在传输电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损耗,可分为变类损耗、固定类损耗及不明损耗三类。配电网损耗的原因包括铜损、铁损等技术因素,以及误差、窃电、漏电等管理因素。为实现配电网降损,需计算损耗并分段评价。对损耗问题采取改造升级、优化设计等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同时,在管理活动中坚持分压分线原则,加强各项管理机制的实际作用,以实现对损耗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配电网 降损 损耗控制 铜损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a)-0068-02
1 配电网损耗的内涵
配电网是指由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共同构成,是实现电力传输的网络系统。配电网在传输电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损耗,被称为线损或网损。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对配电网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的专业称谓。线损既可用于某段输电线路损耗的特指,也可用于对网络损耗的总称。网损一般主要用于对整个配电网络损耗的总指,是损失能量的总称。因而实践中一般习惯将配电网的损耗统稱为线损。按照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可变类损耗、固定类损耗及不明损耗三类。
2 配电网损耗产生原因
配电网产生损耗的原因较为多样,从电气专业角度分析,实际损耗可分为部件损耗和经营行为损耗两类。前者主要由配电网中各类元件受物理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后者主要由经营活动中的管理不力所引发。
可变损耗的变量受到电流载荷的影响,体现为与电流平方的正相关比例特征。固定损耗与电流载荷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电网输电后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电压。由于电流电压、频率对此类部件损耗的影响作用较小,因而在实践中被视为固定类损耗。不明损耗的产生收到经营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电力企业而言可以分为管理机制、设计施工、经营管理三方面。互感器、故障指示仪、智能开关等构件的损耗可利用设计改善,施工中的绝缘处理不当也可能由电流泄露导致部门损耗。
3 配电网损耗的计算与评价
降低配电网损耗需要充分调查网络线损的实际情况,因而应当先进行相关参数计算。电网损耗计算需要选定合理的测试环境,要求变电站电压为110kV、线路电压为10kV。计算前应当选定具体的时间段,损耗计算包括全部元件的损耗总和。计算所得的损耗即为线损电量,将其除以在相同环境与范围内的配电网供电总量,即可得出线损率。线损率的测定对评价配电网结构布局与电力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线损率存在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理论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设备参数、载荷数据等以计算法得出的技术参考值。而实际值则以某个配电网络在特定时间周期内出售电量、供电量等数据计算的实际经营参数。通过对线损率的计算,对照设计方案与经营目标,即可对配电网的损耗进行评价与问题分析。在宏观层面,根据相关经验实际损耗往往更高,配电网损耗评价存在城乡差异。从国内整体范围看,实际线损率控制在7%~8%左右为平均水平,但农村地区则高达15%以上,少数用户密集度低的地区可能超过30%。
4 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4.1 加强改造维修
根据W=Uit,当电压越大时电流越小。由于电流的平方直接影响可变损耗电量,因而配电网的电压对理论损耗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遇有配电网损耗过高问题时,应当依照技术资料找出城乡电网的低压部分。可以通过对该部分网络的生涯改造降低损耗值。同时,改造网络中存在的非标电压,逐步形成现代化智能电网,从而降低变电容量。
4.2 合理选择设备
我国农村地区是配电网损耗率较高的区域,也是降损的重点。针对农村地区电网负荷的常见特征,可以利用无功补偿进行技术降损。无功功率补偿在配电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践中应当注意对补偿装置的选择。对网络整体而言应当以补偿总容量为设计基础,依照等网损微增率原则合理配置。个体用户则以提升功率因数为设计原则。
4.3 优化规划设计
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决定了线路总长度、原件用量、高低压配置等影响损耗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规划的优化、对新技术的应用等可有效降低线损。在城镇地区可通过缩短供电半径的方式改善损耗。实践中,应当结合城市规划预留一定的载荷新增冗余。并考虑城镇道路未来发展带来的载荷中心点位变化,进而为规划更短的供电半径提供参考依据。线损电能损耗与电阻正相关,当长度、电阻率不变的情况下,截面积与电阻负相关,因而增加导线的截面积也可降低损耗。设计环节应当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合理计算铜损与铁损在理论损耗中的占比,从而确定电压、原件负荷等具体指标,以提升配电网的整体节能效果。
5 配电网降损的管理措施
5.1 分压分线控制损耗
配电网降损管理中应当采取分压分线的检查控制措施。依照设计资料将配电线按照线路、台区划片,建立多级损耗管控体系。实践中应当分别计算各级管控区域内的理论损耗值,并进行同级比对,从而找出重点降损区域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分析过程中可以借助售电量的构成比率进行。需要注意对无损用户、专用变压器、用户转供电等售电量的统计。为确保统计计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应当将上述情况所包含的售电量排除在降损控制计算范围之外。
5.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降损管理是改善不明损耗的主要措施,主要从组织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三方面予以强化。首先,电力企业应当针对配电网降损成立内部管理小组。在管理组内部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技术降损措施的可行性、落实管理降损措施执行进度。对会议中确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进度采取逐级落实定期汇报的管理机制。当遇有重点控制问题时由管理组牵头成立专项团队,从速从优解决问题。其次,针对抄表、收费等工作建立监督制度。安排转岗不定期检查相关工作,杜绝人为失职导致的不明损耗。
5.3 加强法律宣传
相关企业在完善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当改善社会对电力资源的认识,以解决少部分个体或组织的窃电行为。实践中应当依据《电力法》相关规定加强普法宣传,使用户认识到电力资源属于商品,对其使用与占有必然应当支付相应价值。另外,也应当在内部加强对谋私行为的检查与打击力度,提升组织内部廉洁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加以控制。不同原因导致的配电网电力损耗,需采用差异化的解决措施。系统改造、设备更新、优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对降低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有显著作用。再配合以合理的管理措施控制不明损耗,可实现对配电网损耗的全面管控,从而降低电力供应耗能,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露.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32):163.
[2] 曹琦.配电网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8):224-225.
[3] 董亚平.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J].低碳世界,2019,9(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