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运用及要点研究

2020-05-26靳方倩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注意事项

靳方倩

摘  要:为全面优化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本文提出合理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建议,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采用该项技术施工时,因为欠缺规范性,增加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风险。本文在概述预应力施工技术原理技术上,分析了其用于桥梁工程建设中的优劣势,对技术具体实践应用作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希望与同行分享经验,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  预应力施工  实践应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a)-0051-02

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桥梁工程建设进程中,为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一定要结合桥梁自身特征,选择相适宜的混凝土构件,将施工期间主体结构裂缝发生率降至最低最低水平。高性能的钢材与混凝土是常用材料,和传统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施工时能减少原料投用量,增强承载能力,优化桥梁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协助施工单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但是,现阶段部分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合理使用该项技术,这是令人堪忧的,本文作出相关分析研究。

1  预应力施工技术概述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使用预应力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混凝土施工水平,降低或消除外载荷的作用。混凝土自身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使用预应力技术能进一步提高这一指标,减少或规避混凝土在巨大拉力作用下出现裂缝,高强度的混凝土与轻钢是目前桥梁施工中的常用材料。

2  预应力施工技术用于市政桥梁工程中的优势与弊端

2.1 优势

(1)提升施工效率,优化工程建设质量。增强构件及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耐疲劳性,延长使用年限;

(2)增强桥梁结构的抗裂能力,提升受力能力,从技术层面上杜绝工程结构裂缝质量问题;

(3)增强项目结构刚度,将结构变形量降至最低水平,提升桥梁工程的适用性;

(4)预应力施工期间对材料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还会选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与钢筋,能降低建材的使用量,减轻桥梁结构自体重量,故而在承担重型载荷力及大跨度項目中,体现出较好的适用性。

2.2 弊端

桥梁工程建设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尽管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但却使施工流程繁杂度增加。并且在项目施工中选用了无梁平板结构,其能为后续管线施工创造一定便利条件,但这意味着预应力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增设大型设备,并且该技术施工技术含金量偏高,会延长施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成本控制的难度[2]。

3 实践应用

3.1 前期准备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由:(1)审核桥梁工程的施工设计,确保图纸、施工工艺及方案等的可行性;(2)依照桥梁预应力施工要求,落实设备、材料等选购工作,检查材料质量、设备性能;(3)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协助工程参与人员明确设计的意图、要求与对应的目标,整体掌握预应力施工对应的技术要点,减少或规避施工技术风险。

3.2 制作锚具

在预应力筋下料环节,应严格把控长度,一定要保证其处于桥梁混凝土结构设定的范畴中,合理设计钢绞线。待下料完成后,立足于施工要求摆放与整理钢绞线,以防其在现实使用时出现交叉、缠绕等状况,保证钢绞线的张拉效果。

锚具制作涉及内容繁杂,需注意的事项较多,为确保其能在限定时间中被制作出来,一定要严格落实相关规程标准,以防拖延施工进度。制作结束后,需用统一的运输工具将其运送至工程现场,做到有序摆放。

3.3 预应力筋的定位

预应力筋定位是预应力施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对于竖向预应力筋而言,建议采用专用固定支架去确保应力筋方位的稳固性,将构件倾斜、移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安固好预应力筋后,便进入至安设泌水管道的工序。泌水管道安装时多采用波纹管,安装前需进行钻孔操作,并将孔径控制在2cm内。

泌水管道外侧需采用塑料板进行包裹,塑料板上部衔接着圆管,建议把圆管内径控制在25mm以下,长度约为50cm,控制以上指标有益于提高泌水管道质量与性能。在进行预应力筋定位时,一定要严格依照桥梁工程施工标准要求安设锚垫板,并确保其能和波纹管一端紧密衔接,随即再和柱筋固定,这是提高锚具与构件间衔接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3]。为确保预应力筋张拉的有效性,在具体施工中,建议把预应力筋张拉一端和锚垫板予以衔接固定,并安设与之相对应的张拉垫板,针对缝隙的填充材料建议选用泡沫,其能进一步提升预应力筋所处方位的稳固性,进而助力于桥梁预应力施工作业规范、有效进行。

3.4 浇筑混凝土

首先,混凝土浇筑效果是影响预应力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严格审核对预应力筋的安装方位、型号、规格及数目等指标,加强对波纹管的检查力度,保证其表层无破损、开裂等情况,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其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联合使用振捣工艺,合理调控振捣时间、振捣间距等指标,以防施工操作对波纹管结构完整性造成损伤。多数情况下,小型振捣棒是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期间常用设施,其有益于削弱技术风险[4]。

最后,在振捣施工进程中,应始终维持振捣板处于垂直状态,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设定其速度与时间。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操作,其目的是规避混凝土中有气泡形成的情况,采用该种方式也有益于提升混凝土的浇筑效果,保证桥梁工程在完工后不需要承受过大压力。

3.5 预应力张拉与灌浆

在市政桥梁施工实践中,只有在施工现场清洁工作整体完成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为确保保预应力张拉过程的稳定性,建议安装一些锚板等工具,审查锚具、千斤顶、孔道三者轴心的统一性,若存在偏差,则应及时使用手锤轻触锚环,实现对其方位的有效调整,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强度指标的调控,在所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方可进入至张拉供油准备环节。在具体牵拉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搭建作业平台,在平台周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牵拉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双控法是常用的牵拉施工手段,合理应用该方法,基本上能获得预期的牵拉效果。

待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便进入到预应力孔的灌浆操作。在灌浆前期,施工单位因派遣作业人员调试对压泵机的作业状态,确保机械能正常运行,方可进行灌浆作业,以求对预应力筋能发挥良好的加固作用。纯水泥浆由5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而成,水灰比比例约为0.4~0.45,并融入适量减水剂(约5%)[5]。在具体灌浆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泌水率偏低的水泥浆,为保证孔道灌浆的饱和度,应尽量采用一次注浆施工法进行。在灌浆操作结束后,为确保锚固的稳定性,应该UI其实施养护措施,在养护期间应合理好钢筋防腐方法,减少或规避腐蚀等质量问题,以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预应力,能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混凝土自体重量、压缩钢材成本、规避裂缝等,并能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提升其结构美观度,体现出良好的实用价值。故而,在现实施工作业中,应予以预应力施工技术一定重视,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力求以技术为支撑提升市政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助力于我国桥梁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军连.浅析市政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监理[J].江西建材,2019(5):184-185.

[2] 刘浩,卢国庆.市政桥梁施工中箱梁技术的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9(5):70.

[3] 李斌峰,张颖.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0):99-101.

[4] 陈钇廷.市政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8):265-266.

[5] 刘广志.引桥现浇箱梁施工工艺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82-83.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练肌肉的注意事项
回到学校的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