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0-05-26
(河北省高速公路青银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影响因素
(一)自然生态环境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
1.地表植被。高速公路建设永久性占用自然空间,导致原土地类型发生改变,既有地表植被系统被破坏。项目施工期间,搭建施工营地、人员走动、建筑物拆迁、材料运输与堆放、大型机械设备碾压等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地表植被的完整性造成损伤。
2.野生动物。高速公路项目作为构筑物,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项目建成后导致沿线两侧野生动物交流受阻,影响动物的觅食与迁徙。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栖息地功能随之减弱。
3.水资源。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方面。随着项目的建设,水流沿线分布集中、水流速度加快导致地表水流自然状态改变,施工作业期间产生的生活废水、建筑垃圾外排均会对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隧洞开挖、爆破等人为活动也会改变地下水水位,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会生态环境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作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周边居民生活。随着项目建设的完工及通车,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居民出行受阻,建设期间或导致供水、供电中断,不利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2.周边居民经济。项目的沿线规划设计需要征地拆迁政策作为支持,部分企业、个人房屋、耕地、业务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永久性损坏。
二、应对措施
(一)自然生态保护措施
首先,应明确规定施工现场人员及车辆行为规范,保护周边耕地的完整性。有扬尘风险的沙土原料应由专人覆盖遮挡物或洒水养护。施工完成后需及时复垦原有植被,通过边坡加固与沿线栽植形成全新植物群落,预防水土流失。
其次,应注意沿线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用野生动物觅食区、迁徙通道,重点位置禁止鸣笛及减速行驶标志,将本地改善与异地建造相结合,最大限度保证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与功能。
最后,施工作业应在枯水期开展,土方开挖及回填作业应尽量避开雨季,金属、沥青等材料应在施工现场集中堆放并覆盖防护,以免雨水冲刷等原因影响材料性能或污染水质。
(二)社会生态保护措施
首先,应在高速公路沿线修建人行通道,为两侧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其次,居住集中地段应设置防噪屏,尽可能减少现场施工及后期运营产生的噪声影响。最后,针对经济受损的居民,应全力配合政策倾斜予以安置补助、青苗补偿等。
三、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梁端工程,拟以A市西北郊区为起点,B市西南郊区为终点,线路全长为120.0km,建设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33.5m,中分带宽3.5m,沿线共计桥梁96个,隧道47个,互通式立体交叉10处。该项目位于高原地区,受主要山峰及河流构造影响明显,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及地表水补给,且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
(二)环境影响
首先,从空气环境角度分析,遵循现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以项目中心线为依据,将两侧200m,施工场地边界100m区域纳入空气环境影响评价范畴。该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施工期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其次为沥青混合料炼制及摊铺环节中所产生烟气、动力机械设备运行期间所排放尾气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按照如公式(1)所示计算工程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最终评价为三级标准。
其中,Pi为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Ci为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估算值,C0i为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
其次,从水环境角度分析,主要影响体现在4个方面。
1.高速公路扩容项目跨越多条河流,桥梁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环境。
2.颗粒状材料运输期间可能出现撒漏问题,如经雨水冲刷或风力起尘进入水体,会导致污染。
3.在路基、隧道开挖,路面铺设等环节中产生的石油等废料大多不溶于水,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地表水。
4.该扩容项目预期建设周期为38个月,施工人员大量集中,生活污水中COD、NH3-N等污染严重,直接排放也会严重影响水环境。
(三)应对措施
首先,空气环境污染应着重关注4个方面。
1.由于该工程沥青混合料采用站拌工艺,因此材料装卸及拌和环节对空气产生污染的风险最高,故在料场、拌和站的选址方面应优先选择下风位置300m以上距离,并在材料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适当遮挡,达到降尘目的。
2.施工便道、桥梁、水泥搅拌环节中受风力作用可能产生扬尘,需定期洒水预防污染。
3.施工过程中,一线人员受空气污染危害最大,因此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在迎风期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并严格监督工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
4.如条件允许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配有油烟净化装置集中排放油污,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水环境污染应着重关注3个方面。
1.施工期间应重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确保桥梁隧道等施工环节产生废水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
2.施工现场营地应远离现场水环境地段,设置旱厕,粪便水经旱厕处理达到农灌用水标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流。同时,生活污水应统一处理,尽可能控制排放总量,通过隔油池处理,整体布局方案如图1所示。
3.该高速公路扩容项目沿线生活污水采用引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A2/O处理工艺,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具有去污效率较高、占地面积小、装置运行噪音小及操作简便等优势。
图1 施工现场营地平面布局图
图2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运行流程图
四、结语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区域交通的质量,在区域性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