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惠公夷吾也许不是史书所说的“渣男”

2020-05-25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力渣男秦穆公

曾勋

提 到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其励志故事和文治武功,都流传深广。而一提到他的弟弟晋惠公夷吾,一般都会冠以背信弃义的“渣男”之类的骂名。这是历史的传统认知,源自几千年典籍的记录。

但是,刘勃在《失败者的春秋》一书中,却大胆地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作者认为,晋惠公当然算不上什么英明的君主,品德上可指摘的地方更多。但脑子不笨,有笼络的手腕,身边也有一群相当有素质的辅臣。

他当国君十四年,晋国虽然没能对外扩张,但国力保持得还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缘由是,晋文公于鲁僖公二十四年登基,僖二十八年夏四月,城濮破楚,一战定霸。积蓄国力,那是十年或者几十年的事。晋文公只有短短四年多的时间,晋国强大的国力是哪里来的?只能是,晋文公接手的本来就不是一个烂摊子,惠公时代晋国的底子本来就比较殷实。所以文公要做的,是整合而不是积蓄,这才是四年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

还有一点,当时有人跑到秦国告晋惠公的状,跟秦穆公说晋惠公不得人心,推翻他很容易。秦穆公说了一句较为公允的话:“失众,焉能杀。违祸,谁能出君。”意思是,没有大众的支持,怎么可能诛杀大夫?晋国国内反对惠公的人,避祸还来不及,哪里能够赶他下台?

《左传》中多次提到晋惠公的劣行,有的是出自宣传需要,有的则恐怕是事后附会之言,都不如秦穆公这句实在。

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却也是思想萌发的青春期。齐桓晋文称雄称霸,狐偃管仲封侯拜相,孔子老子更是影响深远……作为最后的贵族时代,封建的旧制度开始崩溃,而集权的大一统时代尚未来临。面对外部入侵和内部乱战,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开始活跃。乱世丛林,英雄伟人辈出。

一部春秋史,奠定了整部中国史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作者怀疑史料思考动机,抽丝剥茧,比勘真假莫辨的史籍记载,吸收新近的考古资料,以诙谐轻松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秋时代诸国兴亡变幻的画卷,也留下贵族时代最后的背影,重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和奋斗。

读史真正使人明智的地方,并不是单纯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从充满偏见与误解的史料中,發现最为接近历史真相的“新历史”。作者在本书中表现出了这种态度和功力,与李零的《丧家狗》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作者分析楚国历史,认为《史记》的记载比《左传》更加可信:《楚世家》的春秋部分,文风质古,叙事简明,不但和《左传》的风格不同,和《楚世家》自己的后半截(大量采用《战国策》)比,更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看来司马迁写作这部分内容时,有一个很缺乏文学情趣的信息源,其关注军国大事而不及其他,这很有可能就是楚国的官方叙事。

这个分析角度充分考虑到了史官作史的过程,也考虑到了史料来源对文风的影响,有史学家认为,这种质疑有一定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国力渣男秦穆公
渣男蜡像馆
爱马说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如何识别“渣男体质”
屈原之死
浅谈中式英语
暖男与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