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功法学少林内功模块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5-25姚斐安光辉房敏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

姚斐 安光辉 房敏

[摘要] 围绕推拿功法的学科特点,立德树人,突出学生主体,重视人文关怀,研究少林内功教学的新模式。在功法教学过程中巧妙处理练形养神、动静兼顾、虚实结合、讲练互补等关系,充分体现传统功法的特色,丰富传统健身功法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弘扬我国民族健身文化。

[关键词] 推拿功法学;少林内功;传统功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 R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4(a)-0126-05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Shaolin internal power teaching module of Tuina exercise

YAO Fei1   AN Guanghui1   FANG Min1,2

1.Acupuncture and Tuina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2.Institute of Tuina,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age, we should cultivate morality, stress students′ main body, pay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and study the new model of Shaolin′s internal skill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e should skillful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of training form, nourishing spirit,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both movement and stillness, combining virtual and actual, and complementing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fully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enrich th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itnes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our national fitness culture.

[Key words] Tuina exercise; Shaolin internal power; 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s; Teaching

推拿功法学是中医学一门的特色课程,它通过研习中国传统导引功法的三调技术,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少林内功模块是推拿功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功推拿流派的基本功。1960年的推拿学教材首次包含了少林内功的内容,1963年首次出现《少林内功》专用教材。当前,推拿功法之少林内功已成为我国中医院校推拿专业使用最普遍的功种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在推拿教育上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也肩负更大的责任[1]。本文在总结教研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功法教学过程中体会,浅析少林内功教学的一些关系,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功法课程教学。

1 调身、调息、调心的关系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正形、理气、调神[2]。中医将人的身体和精神归纳为“形”和“神”,而将“气”看作是联系“形”和“神”的纽带。功法以调身、调息、调心(神)来分别对应人的“形”“气”“神”,从而使“三调”成为功法锻炼的基本要素。

调身是对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主动地、自觉地调整和锻炼,使之逐渐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少林内功预备势要求两脚并拢,两目平视,口微开,舌舐上腭,下颌微收,含胸、舒背、蓄腹、收臀、直腰,身体正直等,都属于调身的范畴;调息是我国传统功法的重要特征,少林内功锻炼主要采用自然呼吸,但初学者由于难以适应功法强度和持续时间,容易出现紧张、呼吸加速或错乱现象。可以建议学生在保持相对固定姿势(保持调身状态)时主动调息,首先要緩缓地用鼻子呐气,将吸入的气运降至丹田,闭气调息片刻,再由口吐出。通过主动的吐纳和控制呼吸,使呼吸达到匀(均匀)、细(细密)、柔(柔和)、长(深长)的境界,有利于缓解形体疲劳,保持心情愉悦;练功时,学生的精神和情绪可能非常活跃,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无不可能。少林内功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某一处而相守不离,如意守丹田,“以一念代万念”,以排除胡思乱想等练功杂念。

少林内功练习过程中三调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调身是调息和调心的前提和基础。正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必散乱。形正则生势”;调息是在形正体松、心神安静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练习而逐步达到形、气、神三者合一的状态后,呼吸自然会变得匀、细、柔、长,不调息而息自调;调心则是“三调”的核心,保持安宁、愉快的良性心理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情绪的稳定性和意志的坚定性。调心的方法虽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活跃,情绪易动难静。故少林内功训练以调身、调息训练为主,调心为辅,逐步达到调心、调息、调身三者的协调。

2 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关系

少林内功具有动静结合功法特征,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功法。动,可包括外动和内动,即外部形体和内部气息、意念的运动;静,可分为外静和内静,即形体与精神的入静。

少林内功注重“外练筋骨皮”,强调“气贯四肢”,练筋、增力,功法套路中的双人对打、棒击等均突出少林内功的外功性质。同时,少林内功“内练一口气”,注重呼吸吐纳和精神意念的内练。如在练习前推八匹马、凤凰展翅等招式时引导学生体会“练气不见气”“以气导力”的内功内涵。

在学习马裆势时,首先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外形要求。如屈膝屈髋下蹲,膝不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的夹角尽量保持45°;上身正直,两手虎口反插在两膝关节上方;头顶平,两目平视等。当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调整好裆势后,再引导学生呼吸吐纳,意念集中,逐渐体会蓄劲指端、以力贯气、下肢霸力、气贯四肢等内涵。整个过程身体处于一种静止的运动状态,大脑也只需保持简单的思维以完成一定的动作,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休息状态。

对于初练功的学生来讲,前几周以“动”为主,重点讲授和练习功法的动作,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再进入“静”阶段的练习。肢体的动作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动而达到静是初学者入门的捷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慢慢就会理解功法和体操的差别,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境界。

3 “上虚”与“下实”的关系

“上虚下实”是传统功法的普遍要求,“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轻松虚灵,“下实”是指肚脐之下、尤其是下肢充实有力。

少林内功的姿势锻炼实为上肢姿势锻炼与下肢基本裆势锻炼的组合。它强调上虚下实,着重锻炼两下肢的“霸力”和上肢的“内劲”及灵活性。练习时首先要求“下实”,即下肢裆势固定,足跟踏实,五趾抓地,挺拔如松,稳而牢固。在“下实”的基础上搭配基本裆势锻炼,要求呼吸自然,与上肢动作相协调,下稳如泰山,上则舒适自然,从而达到“上虚下实”“外紧内松”。有利于气血循行畅通,濡养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增强内功。少林内功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主张学生身体姿势重心放在脐下,也建议学生将意念意守的部位集中在下丹田,避免出现上实下虚的练功偏差。

4 套路练习与针对性练习的关系

少林内功整套动作系统完整,锻炼效果全面。不仅包含多种基本裆势和上肢动作锻炼,还有双人练、棒击法和内功推拿常规操作等内容组成。在学习时需要处理好整套功法套路练习与个别动作针对性练习的关系。

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不同动作的练习方法和作用特点,明确每个动作的速度节奏及其相关联动作技术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理解,也是学生套路节奏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3]。

就裆势的学习而言,少林内功包含低裆、并裆、站裆、马裆、弓箭裆、大裆、悬裆等十余个裆势,每一个裆势都需要相应时间的持续练习。授课时可以根据脚距顺序,从小到大依次讲解和针对性练习。但在有限的课时内,如果单一裆势练习过久,不仅单调乏味、容易疲劳,也会影响课程进度,造成裆势连贯性的割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时,每个“新裆势”安排1个学时,每次课学习“新裆势”后,便会与已经完成的“老裆势”穿插练习。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课时,尽快完成分解教学,进入套路练习阶段。保证每个动作的锻炼质量,又要兼顾其系统性。

5 功法理论与技能的关系

功法是一种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有“三分学,七分练”之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已成为功法教学的共识。我们的教学始终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功法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也更加注重技能和过程的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技能测试、过程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技能测试和过程评价比重占总成绩的70%。

重视技能的同时,绝不能脱离理论教学。首先,功法理论有助于指导功法实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功法技能的内在联系及实质。再次,功法的基础知识、历史典故、名家风采、流派思想等介绍,有助于学生构建少林内功的清晰脉络,了解传统民族健身文化的渊源,形成民族健身事业发展的新途径[4]。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模块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讲练一体化。为了让学生掌握功法技能,教师必须给予动作示范和演练。功法示范直观明了,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模拟。教师在示范的同时配合必要的讲解和启发性提示,使学生了解功法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当然,功法课程的讲练结合需要恰到好处,如果教师只练不讲,学生难以掌握其要害。教师过于侃侃而谈,同样会影响学生的锻炼效果。

6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功法教学需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功法课程更是如此。首先,功法技能的學习与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自然作为主体,始终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训练;其次,传统功法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除了模仿与训练外,我们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参与课堂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再次,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师生间的自主体验、互助交往等,使学生融在其中,学会体验与合作;另外,学生练功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或存在什么问题,都需要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及时观察和交流,施以正确引导。

教师是“学业有专攻”的学者,又是“闻道在先”的师长,需要用最科学的方法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影响学生[5]。由于功法专业的特殊性,功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裆势练习时,教师站在前排,面向学生,带领学生同步练习,控制节奏,使班级动作整齐统一,即使个别同学偶尔遗忘动作,也不至于慌乱,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跟上集体练习节奏。学生初学功法时难以入静,或者稍微入静片刻就会走神,教师适时有效的语言诱导非常重要。如用“放松”“入静”“气沉丹田”或用数数诱导学生尽快入静,身心投入,防止出现浮躁、不安、杂念丛生等现象。

7 课堂组织形式的传统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仪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励组织内成员形成排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敬业乐群”[6]。“入学鼓箧,孙其业”是《礼记·学记》“教之大伦”之一,“鼓箧”昭示学业的开始,可以敦促学生严肃地对待学业。少林内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秉持传统的师生问候礼仪,组织课前、课末师生鞠躬互致问候礼。“问候礼”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加强师生主导、主体地位互相联动的关系。问候礼仪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需要,也是增进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相互尊敬品行的需要。

功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新的内容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跟练,存在问题分析,师生同步练习,学生训练,个别指导;学生基本掌握功法要领后,让学生训练时面向镜子,自我观察,自我调整,或者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观察、帮助及纠正错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激情,提高教学效果;训练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与对抗,如按照学生学号或者上课队列分成不同小组,组织小组合作探索与游戏竞赛。双虎夺食,推把上桥等双人对练部分则采用PK形式,固定对手或者交换搭档,训练充满趣味。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控制学生整体训练量,使训练留有余地。每次课程结束,学生常常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下次练功课程。多年以后,练功课成为很多针推专业工作者大学阶段美好的回忆。

8 严格性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少林内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入门课程。针对学校新生体能较差、功法基础薄弱、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注重训练的质量和强度,如马裆势练习以学生身热、微汗出、下肢酸胀和股四头肌不自觉的抖动为度。训练过程中若无明显的异常或不适,不可偷懒、停顿。第一次上课就强化上课时间观念,早晨6:20的功法训练课,不允许迟到、早退,更不能无故缺席,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早晨练功,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坚持早起床,就能克服“睡懒觉”的惰性,提升学生意志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功法课程的学习者多数是未来的医生,学医之路很长,也很艰辛,只有长期坚持,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才能体会到患者的痛苦,愿意付出,既要重复相同的工作流程,又要随机应变地处理应急事件。经过一个学期的严格功法训练,学生从开始的不适应、畏惧,转变为适应和喜欢。不仅体能普遍提高,还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吃苦、耐劳、抵抗风险挫折的能力,以适应医学职业道德的需要[7]。

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学事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自然流露出对专业的热爱,会激发学生振兴专业、“青出于藍而胜于蓝”的志向和使命感。教师热爱学生,立德树人,学生就容易被感染,会对教师产生情感认同,就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8]。教师更要用“爱”和“激情”唤醒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等人文关怀情感。学校功法课程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配备课堂助教,训练过程中时刻关心学生的反应和身心状态,应对练功中学生出现不适、晕厥等意外情况。教学过程中,我们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享受快乐的教学氛围,体验少林内功的乐趣。

9 堂内与课外的关系

少林内功是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留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其中本科生有42个学时的课堂学习时间。在有限的技能训练课堂内,我们全程陪同学生练习,严格训练,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种训练项目。对体弱及有特殊原因的学生注重心理疏导和训练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理,做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功法“百日筑基,一年一小成,三年一大成”。有限的课堂训练,相对功法训练来讲,是短暂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只有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少林内功弓步、马步落地生根,“功夫”才能不断长进。

10 手法与功法的关系

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干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中医发展史上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传统功法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9]。

少林内功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是常见身心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功法训练还可以巩固、延伸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中医推拿工作者亦有预防职业病、增强手法功力,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欲兴推拿,必重手法;欲重手法,必先功法”[10]。

少林内功“全身放松、局部肌肉保持一定强度张力”的特异性的用力技巧,与振法、抖法、扳法等推拿手法的操作效果直接相关。多数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有赖于功法的支撑,手法不练功,疗效一场空。手法的效应不仅是外观上的动作结构,更重要的是手法的渗透力。少林内功注重锻炼全身的霸力,将力与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精、气、神”俱壮,“意、气、力”并存[11],实现手法的“渗透”。

手法的“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等不同层次,需要长期的训练,可以加深对功法的理解。在手法教学的第一阶段(即在米袋上进行训练期间),要求学生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等,也与功法训练的要求相吻合,手法训练过程也是一种练功过程,反过来促进功法训练。

11 小结

中医传统功法有很好的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对人体肌肉力量以及内脏功能都有明显的锻炼和提高作用[12-13]。大量研究表明,少林内功作为一种强身锻炼形式,从宏观角度可视为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的训练运动,起到调身、调息、调心的良性作用,从整体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微观层面则反映在通过调控三大供能系统运作,影响能量代谢,促进新陈代谢[14-15]。推拿工作者长期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提高正气,预防职业病;还有利于增强手法功力,提高临床疗效[16]。

当前,功法本身也已成为中医防治疾病的手段之一。少林内功作为中国传统祛病健身的导引功法,防治身心疾病效果明显,已被纳入祖国医学体系之中。推拿功法教学除与别的学科有着共性的一面外,更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功法有其内在规定性,功法教学“竞技化”和“外形美化”是传统功法教学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17]。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功法学科特点,加入时代需求,使功法有效传承与发展,在教学中应凸显传统功法的自身价值,教学功法要遵循安全性、趣味性、易接受性、健身性原则。突出学生主体,重视人文关怀,探寻少林内功教学的新模式。课堂教学与课余练习结合,提升功法练习效果。发扬教师钻研精神,使传统功法融入现代课堂教学。突出功法重要地位,纳入课程考试。希望能够丰富传统功法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促进民族健身功法更好地为人类健身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武权,严隽陶,陈志伟,等.严隽陶教授对推拿功法研究的贡献[J].按摩与导引,2005,21(12):2-4.

[2]  王震,邱丕相,李志明.从导引图与养生功法的流变探研中国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7):49-55.

[3]  牛拓.武术教学中的套路节奏练习训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9):169-170.

[4]  胡悦.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85-87.

[5]  刘毅,王邦勇.“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与超越[J].教育探索,2012(6):14-16.

[6]  李洪波,周佳.从“到课率”到“上座率”: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課堂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60-163.

[7]  袁盛华,王德瑜.练功提升推拿专业学生素质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94-95.

[8]  贾凤姿.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62-65.

[9]  陈蓉.试论传统功法与中医推拿的关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2):6-8.

[10]  廖军,王诗忠,徐腾.关于推拿教学改革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29-30.

[11]  丰芬,邓国忠,阎搏华,等.浅谈推拿功法教学的重要性[J].四川中医,2008,26(8):39-40.

[12]  刘毅,王德瑜,李秋平,等.中医传统功法训练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联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6):63-68.

[13]  单一鸣,孙武权,曹治,等.少林内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25(2):98-100.

[14]  夏昀凡,范丽娟,奚若凡,等.推拿功法少林内功训练的能量代谢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1):62-64.

[15]  姚斐,王琼,殷萱,等.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心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7):570-572.

[16]  刘毅,袁盛华,王德瑜,等.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中医传统功法与体育教学之干预效果比较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9):3-5.

[17]  朱永飞.学校武术教学功法缺失原因及其教学原则及对策[J].武术研究,2018,3(10):61-64.

(收稿日期:2019-05-06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