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体诗教学方法探究
2020-05-25彭远华
彭远华
摘 要:古体诗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古体诗指相对于白话诗而言的一切古代诗歌,而狭义的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在格律诗形成以前的不用遵守“四声八病”原则的古代诗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古体诗的篇幅普遍比较长,起承转合的紧凑性没有近体诗强,因而在学习中对于以意象为主分析意境的方法感觉很不适用;再加上很多古体诗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学生那难以从过长的篇幅中对事件的结构进行划分。这些因素都造成古体诗在学习上的巨大难度。所以,高中古体诗的教学方法值得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体诗;教学方法
相比于近体诗而言,古体诗不用受到格律的束缚,在写作上更加自由,在篇幅上也比近体诗能够有扩展。很多古体诗为了更加深入的写人与写事,在写作上运用了赋的形式,因而可以见到大量的铺陈与渲染。学生对于这些方面不够了解,就不能对古体诗进行很好的掌握。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古体诗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古体诗自身,既要讲解出诗词的共性,也要阐明古体诗自身的特性。下面,笔者就谈一谈高中语文中古体诗的教学方法。
一、解剖诗体,以明特色
古体诗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地域的差别,在写作的体例上会有着各自明显的特色。在古体诗教学中,教师直接让学生对古体诗进行翻译与背诵,不能立足于古体诗自身独特的写作体例,导致学生对于每一类型的古体诗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古体诗写作体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体诗的写作特色。
例如,在学习《氓》时,教师可以对《诗经》独特的体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獲得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在阅读全文后,学生能够发现作品以四言为主,而且“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等句子运用了大量重复性的语句,与近体诗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是《诗经》中常用的一唱三叹式的写作方式。学生对作品进行朗诵,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反复怨叹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体会到古体诗体例的独特性。从而能够从诗歌本身入手,采用特定的方式进行独特解读,达到精准化的理解。
二、精解意象,体察情怀
古体诗中的意象则具有明显的特定时期的特定象征意义,很多意象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传说和学生不容易了解到的经典的哲学、神话等著作。学生由于对先秦历史文化了解的缺乏在理解上会感觉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古体诗中特殊意象的用法,带领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
例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以广泛渗透传统文化,帮助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意象进行深刻理解。通过阅读全文,学生能够发现作品中有着大量的自然植物。如蕙纕、揽茝、芙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楚辞》中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作者通过象征的手法用美丽的植物来比喻自己内心的高洁。又比如,对于“何方圜之能周兮”一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枘和凿两种工具,让学生看到枘和凿一圆一方不能相互容纳,生动理解方枘圆凿的含义。学生能够感受到屈原和那些朋比为奸的小人就像枘和凿一样不能并立。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洁身自好和坚贞不屈。通过这样的对作品中特殊意象进行拓展讲解,学生就能够从恰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古体诗的内涵。
三、以文写诗,个性创造
想象和联想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古体诗在写作上是意境和叙述相结合的。很多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言明具体的事件,但读者通过阅读却能想象到各种生动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古体诗改编成优美深刻的故事,通过故事写作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综合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达到对作品的多样性解读。
例如,在学习《涉江采芙蓉》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故事改编。通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学生可以写在浩瀚的江面上,轻柔的风吹动着平静的江面,一个男子划船前进,看到了不远处盛开的美丽的芙蓉花。结合“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一句,学生可以写男子欣喜极了,想摘下一朵送给远方思念的亲人,却又不知道亲人到底在哪个地方。通过这样的立足于诗歌本身而又发挥个人创造力来拓展解读的方法,学生一方面能够借助古体诗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能够对作品中的片段性的情节进行整理,形成对作品的具体认知。
综上所述,古体诗是高中阶段学生古诗词学习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作品。它不受格律的束缚,在写作上更能够直入主题,真切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古体诗写作体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体诗的写作特色;教师要注重古体诗中特殊意象的用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古体诗改编成优美深刻的故事,通过故事写作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综合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古体诗进行深刻的学习,提高古体诗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高中古诗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艳霞;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