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泰国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发型演变
2020-05-25熊婧秀
熊婧秀
摘要:一个民族的发型文化,是这个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审美在人民生活中的直观展示。泰文化历史悠久,在发型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不是单纯的喜好变化,而是有复杂的深层原因。文章根据时间脉络,梳理介绍了近五百年中泰人主要流行的发型,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发型演变的原因。发型是泰人对“美”不断追求的现实映射,是泰民族对美好生活始终保持向往的现实体现,也是泰民族与外界力量不断抗争的证明。
发型文化与服饰文化一样,都直观体现采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泰国历史上曾经经历多个王朝更迭,期间战乱、繁荣、新文化冲击等因素对发型文化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发型变化,在独特的地域区别和历史文化变迁中,成为了人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现实体现,也会成为一段时期、文化的代表。从素可泰王朝(1238-1419)末期,到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再经历拉达那哥欣王朝和曼谷王朝,泰国发型有了风格各异的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泰民族文化特点。
一、泰国历史上的发型演变
(一)素可泰时期发型
素可泰王朝历史上定都于现今泰国北部的素可泰府,其历史遗迹还能在如今的素可泰遗址国家公园中看到。当时的素可泰王朝坐拥泰国平原,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可谓是“水中有鱼,田中有米。”当时的泰人身着布衣,面容整洁。丰富的物产资源决定着当时人们稳定的生活,不仅能保障生存要求,还可以对生活品质提出要求,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就相应提升了,并且在社会阶级上也会产生严格的发型区别。
在那个时期泰人男女皆为长发,对发型的样式追求比较复杂。女性发型主要有三种样式:第一种是将长发盘在头顶,用花朵和花环装饰发髻;第二种是将头发五五分开,分出清晰的界线,盘于脑后;第三种是贵族和王室女性盘发,用做工精美、装饰繁复的金属尖顶冠(??????)罩住发髻。男性发型主要有两种样式:平民将头发束于头顶,用布带和缠头捆绑发髻;另一种是贵族和王室男子,用装饰华丽做工精巧的金属尖顶冠(??????)罩在发髻上。儿童发型是将头发束于头顶,用装饰环或者布条固定住。
(二)阿瑜陀耶时期发型
阿瑜陀耶王朝又称作大城王朝,建都于现今泰国中部的大城府,是泰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阿瑜陀耶水系发达水路运输非常方便,南北物产在这里交易频繁,来自中国的商品也在这里交易,一度成为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繁荣的经济带来的是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就体现在对外表的提升。然而在战争的影响下,这样的要求会快速减少。
第一個时期(1350-1488年),此时正值乌通王刚建立大成王朝,人们的生活习惯还延续素可泰时期的特征,女子发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头发盘在脑后,头顶垫高显得发量较多,用花朵装饰发髻;第二种是贵族和王室女性盘头发于头顶,用华丽的尖顶冠(??????)罩住发髻。普通男性和贵族发式和素可泰时期类似,佣人和侍卫出现了短发的样式,将头发剪短,方便工作和战斗。第二个时期(1491-1628年),大城与缅甸东吁王朝争夺兰纳与掸邦的管辖权,两国之间战乱不断,这个时期的泰人发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短发发型开始出现。女性开始剪短头发,流行一种将两侧剪短头顶留长中分固定的“翼式发型”(?????),由两侧较长的羽翼状鬓角而得名。这是首次出现女性的短发形象,是女性在战乱期间为了伪装成男人方便逃跑二产生的发型,为了尽量保持美观,还会将两鬓保留长至下颌。男性则剃两侧留下头顶短发,梳理成中分造型,是由于战争时期必须节约整理发型的时间,快速进入战斗。第三个时期(1630-1732年)发型是与缅甸、兰纳有文化往来后产生的新发型,女性头发长短不一,农村女性延续短发造型,中分盘成鸟翼一般,年长的女性由于历史遗留的习惯大多保持短发习惯,长发女性会用花环装饰头发。第四个时期(1732—1767年)处于阿瑜陀耶王朝兴盛转衰的状态,与缅甸雍籍牙战乱持续,直至被缅军攻占都城亡国。这一时期中多种发型同时流行:一是头顶环形发髻;二是翼状中分发型;三是年轻男性长发顶髻,偏向左或右;四是仅留下头顶短发,侧面剃短,用椰子油定型为鸟翼状中分,这种发型称为“泰式翼形短发”(?????????)
(三)吞武里王朝与曼谷王朝时期
公元1766年,缅甸雍籍牙军队攻破阿瑜陀耶,将都城大城内抢夺一空,并且烧毁了寺庙、民居的所有建筑,阿瑜陀耶王朝从此灭亡。之后达信王带领剩下的泰人,在现今泰国吞武里附近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这是一个存在时间很短的王朝,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泰人的发型相较大城时期没有太大变化,女性依然是以两鬓长翼头顶短发向后梳理整齐的样式为主。泰式翼形短发(?????????)依然是最时兴的男式发型,另一种常见的男式发型是泰式短发(???????/???????)是一种只留下头顶圆形短发边界的发型。
1782年达信王在政变中被杀,义子却克里即位后迁都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延续至今。从这时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的流行审美大量传入泰国,泰人的发型习惯也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拉玛五世至拉玛七世之间,泰式发型尤其是女性发型有以下五种主要样式:第一种是翼形长发(???????????)长发盘于脑后,两鬓有垂到下颌的鬓角,在东部年轻女性中比较常见;第二种是蓬松盘发(?????????????)贵族女性留长直发,盘在脑后,头顶梳理得蓬松丰满,有的使用发簪装饰;第三种中分蓬松盘发(?????????)与蓬松盘发类似,只是头顶中分;第四种是辛格式(??????????/singer)拉玛六世传入大量西方画报,泰人女子模仿西方发型将头发剪短到耳根,烫成内勾的微卷,上方蓬松用发簪、发卡胡花朵装饰。第五种是波浪烫发(??????????)当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烫发药水,长度修剪到下颌烫发后用精致的发夹装饰,烫发成为了女性追求时髦的方式,这种发型在当时看来是优雅高贵的象征。
二、发型变化的因素
发型变化与衣着习惯变化原因类似,与政治 、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环境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泰人的发型变化也如此,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长发期、短发期、各种发型期。这些变化与当时的外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泰民族是个崇尚美丽的国家,不论是建筑还是衣着,都体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水平,发型发展也都尽量在时代背景下围绕着“美”来不断发展。
在素可泰时期,整个国家经济较为稳定,物产丰富自给自足,人们不需要整天为了温饱奔波劳累。男女都留长发,大多会选择盘发髻于头顶的发型,并且用大量的装饰品点缀,平民人家选择天然花卉,贵族、王室使用做工繁复且华丽的头饰。这一类发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打理还需要经济能力支持,只有在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们才会对外表十分注重并为之投资,而且在艺术审美水平上需要有一定水平。
在战乱频繁的时期,生命安全才是首先需要保证的,顾不得整理仪表的情况下,泰人会选择精简自己的装束掩饰自己的身份、家境、性别。这种情况下的发型往往是不情愿的选择,在以秀发黝黑茂密为美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即使是用作伪装的短发也会尽量实现美观,例如:留下两鬓的长发保持面部外观和谐、用椰子油整理发型等。
随着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频繁,代表先进文化的西方社会风俗习惯进入泰人的视野,拉玛五世对西方文化的极力推崇态度,致使泰人掀起了西化风潮。在经过直接接纳西方文化的短暂时期之后,泰人将自己的传统审美文化与西方发型样式相结合。作为一个佛教国家,泰人在文化上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也像他们的性格一般,温和接受积极发展,将自己的本民族传统地域特色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向世界展示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别有一番风貌。在现代泰国,各式各样的发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尊重宗教的前提下,即使造型奇異也不会受到较大非议,泰国人对于个人的审美爱好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与理解。在近年来,也有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开展“打造旧时代发型”的活动,希望现代人能够不忘传统将传统发扬光大,也希望国外视野能够多停留在泰式发型文化上。
总之,泰国十五到十九世纪的发型变化,反应的不仅仅是审美的变化,也是经济水平的体现、政治环境的映射。由简单质朴到华丽高耸,从长发茂密到短发飒爽,都是泰国文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黄祖文.缅王孟驳扩张的经济基础及其对外战争[J].四川大学学报,1988,2:96-105.
[2]杨志翠,王华清.凉山彝族发型发饰文化特点初探[J].艺术理论,2010,10:208-209.
[3]王玲,孔凡栋.唐代与统一新罗时期的女子发型发饰比较[J].东疆学刊,2019,36(2):21-27.
[4]黄 成 ,卢新燕.福建莆田湄洲女发型 “船帆髻”海洋文化符号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