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20-05-25李龙章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两位数口算小棒

李龙章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以几何数激增。新科技、新知识仅靠课堂和老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有一种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的能力——自学能力。知识可能以往,而能力却能终生受用。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就会对任何事都感兴趣,会追根到底,弄懂弄透。这样就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和才干。同时,自学能力又是其它能力的发展基础,它将影响其它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下面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课前铺垫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已有能力获取新知识。我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时,课前训练题构想是:以能整除的除法为基础,并把它们作为新知识的起点,以“余数的意义”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兼顾了试商的方法,课堂效果不错,具体是这样有设计的:

1、口算:下面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填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   )× 9 <19           (   )×6 < 38

4×(   )< 30           7×(   )<44

2、板演:用竖式计算(算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56÷8=              42÷6=

3、放手让学生做游戏:动手分小棒,并说出算式。

有12根小棒,每堆2根,可以分及堆?能分完吗?每堆3根,可分几堆?能分完吗?每堆4根呢?这些问题主要是强调能整除的概念,让学生说出分的结果,教师板书。然后让同学们继续分:12根小棒,每堆5根,可分几堆?能分完吗?每堆7跟、8根、9根,可分几堆?多几根?学生说分的记过,老师板书。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种分法后回答:以上两种分法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没有分完还有剩余),最后引导小结,像这样多余出来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像这样没有正好分完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这样通过铺垫联系,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并从中感知到“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意义。教学也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去实践、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体会到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口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灵活、恰当、有机的训练,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口算训练为例:如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15×3,先让学生理解15里有1个10和5个1,15×3就是算3个10和3个5的和,3个10是30,3个5是15,所以15×3=45,也就是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整十数,再乘两位数中的单个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的积相加。这样出示一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学生就会按这样的思路快捷思维。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口算也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注意力、记忆力有重大的作用;口算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具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想试试。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准确。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操作中的自学能力。如教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让学生用小棒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然后进行评比、讲解,这样学生就清楚地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时,我让学生通过割补法和拼凑法,亲手进行操作,从而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学、喜欢学。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两位数口算小棒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巧移小棒
智趣
两位数
风车转转转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摆六边形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