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以“扶”的奉节启示录

2020-05-25谢文涛

重庆与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脐橙贫困村攻坚

谢文涛

开局就是决战、出发就是冲锋,是使命与担当的铮铮誓言。

流血流泪不留憾、任劳任怨不认输,是改天换地的时代壮歌。

诗城奉节,因为拥有“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美景,“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阔,成为历代文豪争相吟诵的人文高地。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大“拦路虎”。

贫穷与落后的历史注定被改写。在扶贫大考中,思想的震荡和洗礼在奉节加速进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诗意融汇,曾经的辛酸与无奈早已渐行渐远。

| 挖穷根:精准把脉科学开方 |

奉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大坡陡、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是重庆最贫穷的区县之一。2014年底,全县贫困村135个、贫困对象34185户124425人,贫困发生率达13.5%。“乡村空壳、产业空虚、家庭空巢、服务空心、治理空转”,五个“空”道出了奉节乡村真实的困境。

改变,源自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和奉节人不甘落后的内心渴望。“流血流泪不留憾、任劳任怨不认输”的精神,激励着全县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这是奉节人改天换地、奋起直追的呐喊。

脱贫攻坚不是亦步亦趋地向前赶路,而是为这片土地植入开放性的决策视野和变革发展的创新基因。奉节将其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直面“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下沉所有的力量、汇聚所有的资源,37名县领导、407支工作队、167个帮扶单位奔赴“战贫”前线,8052名干部、8643名教师、3146名医生、1376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精准把脉解决各种突出问题。

随即开出脱贫“处方”—创新。即构建指挥体系包干包尽、帮扶体系到户到人、责任体系主体主管、监督体系执纪问责四大创新工作体系,部门分线作战、乡镇分块作战、帮扶分团作战、驻村分村作战、村社分户作战,确保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在岗位、守土有方在现场、守土有效在状态。

脱贫攻坚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奉节将全县划分为2105个网格,落实3664名网格员,搭建“23188”户情大数据平台,织密政策保障网,兜住民生保障线。在每个扶贫网格,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都有详尽的扶贫线路图和施工图,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107万人民凝心聚力,37名县领导领战督战,302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火线指挥,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倾情帮扶。创新思维与执行能力的高度契合,让奉节在这场扶贫大考中屡屡出彩。

| 走新路:直面问题靶向治疗 |

基础设施薄弱,制约贫困群众打开小康之门。为改变这样的现实,奉节统筹扶贫资金,整合扶贫政策,一个堡垒接一个堡垒地攻克。全县新修人行便道2709公里,累计实施通畅工程2459公里、通达工程2913公里;升级农村电网1488公里,新增变压器423台;新建4G通信基站2170个,建设光缆1.41万公里。如今“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已成为奉节每个贫困村标准配置。

发展稳固的扶贫增收产业链,是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的根本之策。奉节通过发展脐橙、油橄榄、中药材、蚕桑等生态产业,构建小规模、多品种、高质量、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诗意融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高度契合。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这是诗圣杜甫笔下的奉节脐橙。独特的峡江气候,缔造了从“一棵树养活30万人”到“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奇迹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产业扶贫故事。

一江碧水,两岸橙香。在奉节,脐橙产业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注册了杜甫橘园、山橙时代等企业子品牌53个,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华名果、中国橙都、中国驰名商标等,在全国橙类产品中,奉节脐橙以182.8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

依托庞大的脐橙产业,奉节在朱衣砚瓦、永乐大坝、安坪三沱、白帝九盘、白帝铭阳高标准打造5个橙旅融合示范点,通过赏花、品橙、餐饮、休闲娱乐等多渠道增加果农收入,延伸产业链条。

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106家民营企业走进贫困村“认亲”,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走市场,全县共建成特色产业116万亩,形成了低山“甜蜜产业”奉节脐橙、中山“黄金产业”油橄榄、高山“康养产业”中药材的产业格局,主导产业百分之百覆盖贫困村、产业项目百分之百覆盖贫困户、利益联结百分之百覆盖贫困户。

电商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奉节以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网络扶贫试点县为契机,打造产品、质量、溯源、销售、物流、信用“六位一体”的电商生态体系和“电商服务站+网店+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建成“互联网+众创空间”、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240个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乡坛子、香山贡茶、豆腐柴、红土大米等30余个特色产品触网营销。目前,奉节通过引进农村淘宝、京东帮、淘实惠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25亿元。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全国统考”的必答题。农村住房安全是一大保障,奉节先后实施农村“五改”1.63万户,C级危房改造8904户、D级危房改造7209户、易地扶贫搬迁7685户31204人,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38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3390处,铺设供水管网7718公里,让全县困难群众全都实现住有所居,喝上放心水。

“4856.2元是您本次住院的总金额,3382.71元是医保报销的,808.05元是民政救助的,179.82元是医疗救助的。”在奉节县中医院出院结算窗口,工作人員拿着出院发票对贫困患者刘光润说。几年来,奉节一方面对32所乡镇卫生院、330个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2836名家庭医生全覆盖巡访;一方面构建“六重保障、一网清算”医疗救助机制,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奉节累计投入4.8亿元改善138所学校办学条件,落实常规教育资助7893万元,发放助学贷款7337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6万人次,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辍学。

脱贫攻坚让奉节人告别了“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的艰辛岁月,结束了“千面坡、万道梁,满山都是土坯房”的辛酸历史。如今,1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6%,以“零漏評、零错退、问题零反馈”的成绩通过扶贫大考。

| 树样本:扶贫宝典全国推广 |

脱贫攻坚不仅是担当的考场,也是创新驱动的考场。奉节集体经济、小额信贷、电商扶贫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样本在全国范围推广交流,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商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县域和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奉节县平安乡党委书记邹远珍作为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做法。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全国统考”中,奉节“八到户八到人”的精准施策路径,无疑是同类“考卷”中最为精彩的解答。即通过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宣传到户,引导到人;政策到户,落实到人;问题到户,解决到人;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帮扶到户,志智到人;环境到户,文明到人;效果到户,满意到人,结对子、摸户情、找原因、定措施,让群众知晓政策,推动家家靠产业发展、户户能增收脱贫。去年4月,奉节这一创新实践入选全国优秀扶贫案例。

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伸手开管子、进门开柜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的“六个环节”工作法,是奉节精准把脉“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生动实践。经过这六个环节的精准把脉,对地质安不安全、房屋危不危险、交通便不便利、设施配不配套、环境整不整洁、身体健不健康、邻里和不和谐等问题进行靶向治疗,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乡风民风越来越正,贫困户收入越来越高。去年10月,“六个环节”工作法,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扶贫日论坛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

为拉近干群距离,密切血肉联系,奉节党员干部定期开展开一次家庭会、干一天农家活、做一件贴心事、吃一顿家常饭、住一晚农家屋的“五个一”行动,让干部群众的关系越来越融洽,2019年奉节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中群众认可度达到98.69%。在第二届中国·菏泽“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论坛上,奉节就这一模式作交流发言,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

在农村,只要有一人因病或因残而失能,全家劳动力都被“拴”在病床边。奉节的破解之法是,建设公益性养护中心,对失能人员集中托管照料,将家庭劳动力解脱出来,让不少贫困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失能人员的供养费用,由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财政兜底保障构成。截至目前,奉节已建成草堂、永乐、吐祥3个失能供养中心,集中供养605人,释放劳动力906人。这一创新实践,被国务院扶贫办、中残联、民政部、财政部四部委在全国推广。

在奉节,“开局就是决战、出发就是冲锋”的扶贫之路,是一首顺天应地、改天换地的奋斗史诗;“流血流泪不留憾、任劳任怨不认输”的攻坚拔寨,是一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壮歌;走好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走实全面小康“最近一公里”、走稳乡村振兴“最先一公里”,是这个千年诗城的时代华章。

猜你喜欢

脐橙贫困村攻坚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攻坚脱贫
家乡的脐橙林
摘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