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

2020-05-25赵路郭莉

今日财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部门软件

赵路 郭莉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着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革新,逐步推进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一、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依托信息技术发展,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环境逐渐发生着变化。在逐步实现会计工作信息化的今天,审计的对象已经初步由纸质材料为载体的财务数据转化为信息系统为载体的电子数据。过去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的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相适应,这促使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人员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审计工作,提升高等院校的审计工作效率。

其次,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内部审计工作里繁多,现场审计、事后等传统的审计模式导致效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审计工作要求。为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利用运算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从宏观的角度做到实时跟踪以及全系统的监督,这可以有效地将动态和静态审计工作,事前和事后审计监督工作有机衔接起来。

最后,由于审计各项经济相关数据复杂繁多,并以不同形式储存起来,依托传统的高等院校审计模式,难以高效的挖掘出存在的漏洞以及风险,这极大的增加了高等院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加快审计工作人员数据处理的效率,及时规避审计的风险,化解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众多难题。因此,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未来高等院校审计工作的趋势和重点任务,应大力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技术手段和模式。

二、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思想意识落后。随着信息化技术带来的革新,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审计环境、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然而,高校的审计人员仍然是保持着过去的思维方式,遵循按部就班的审计模式。同时,又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审计信息化相关知识的继续学习与深入交流,导致他们对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上,对现代化的信息工作方法缺乏一定的认知,思想意识落后。由于他们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高等院校内部数据各自规划、无法共享,使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陷入困境。高等院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是基于各职能部门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网络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共享。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各院系之间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良莠不齐,所利用的数据平台以及基本标准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导致了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处、财务处等等内部审计的数据系统,不能实现网络互联与数据共享,无法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耗费较高的资源和成本。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人才队伍进行软件开发,而高等院校往往缺乏这一批优秀的人才,需要依托外力来实现软件开发工作,那么就会出现如下问题。首先,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软件开发商之间存在着交流的局限,开发商对于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增加了软件开发的难度以及时长。其次,各院系各部门之间所使用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以及衡量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技术支持来改变这一现状,增加了开发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复杂程度。再次,审计软件缺乏普遍性与适用性,每个高校之间的审计工作软件不同,开发和应用某一审计软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高校、单位和部门,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应用,就会大大增加各高校开发各自审计软件的成本。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高校的审计人才对于信息化水平的掌握较低,缺乏精通审计软件的应用型人才。这主要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审计部门在招聘时往往会选择财务会计等专业的人才,并且大多年龄较大而学历不高,难以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的审计工作。同时他们缺乏竞争性,缺乏信息化审计工作相应的技能培训,审计部门工作者虽然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审计财务数据、数据的处理分析方面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不能快速适应岗位的转型需要。

三、促进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各层级之间强化信息化的专业意识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到相关领导应当引导审计工作人员加强对于信息化的认知。学校的领导层在学校内部審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决策工作,为学校构建系统的信息化工程提供财力和物力保障。作为一线的审计人员,应当不断地加强自我工作要求,积极学习审计信息化技术,增强专业意识,打破对于过去传统审计工作的思想桎梏,利用创新化的审计模式,促进高校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二)搭建高校的审计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

高校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各学院、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之上,将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纳入监督的范畴。那么要做好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当加强各单位的统一规划管理与建设,设置专门的标准,为信息化建设做好良好的铺垫。并且构建高等院校局域网的审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学校的数据信息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数据的共享。此外,学校的相关部门领导应当做好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减少对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抵触情绪,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并促进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促进高校与其他部门的外部合作,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与其他的软件开发商、政府部门、其他高校合作之前,加强沟通与协作,获取新鲜的审计信息化资源,并学习先进的审计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当中,更好的吸收其他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并研究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从而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浪费。并且,高等院校将部分的审计项目开发工作外,给软件的开发商来完成工作,前期应当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促进合作双方的磨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时长。另外,高效的管理层先建立各学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审计软件系统的统一标准,对软件开发商来说,要开发设计通用型的审计软件,促进审计的软件的规模性应用,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四)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最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应用性,在信息化技术快速革新的当今,审计专业应当注重开展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应用课程。另外,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招聘具备有计算机、审计专业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推动高校信息化管理。最后,应当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审计信息化能力。

总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着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革新,逐步推进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文章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深入剖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从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各层级之间强化信息化的专业意识、搭建高校的审计数据共享平台、促进高校与其他部门的外部合作、建设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等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作者单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部门软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有趣的识花软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