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思维下的娃娃家游戏开展之初探
2020-05-25靳凯萍
靳凯萍
关键词:创客思维 娃娃家游戏 环境材料 观察指导
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实现自身想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娃娃家是最能体现创客思维的。娃娃家是他们最喜欢的角色游戏,在他们最喜欢、最熟悉的“家”,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等角色,再现家庭情节,如“做饭游戏”、“照顾娃娃”、“我给娃娃过生日”等。这不也是创客思维的一种体现吗?
在以上背景与理论依据下,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尝试以“娃娃家”作为切入点,从创客游戏思维、创客游戏环境材料、创客游戏观察与指导三方面将创客思维与娃娃家游戏相融合。
一、创客游戏思维
(一)教师的思维
首先,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教师要改变墨守成规的老思想,勇于用创新的思维,去尝试新的事物。如在小班下学期,我们将娃娃家游戏与主题游戏相结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思考之后,我们决定将“做饭游戏”作为主题活动“饭菜香香我爱吃”的重点观察方面。
其次,教师要学会放手,改变“提线木偶”式的游戏,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如在幼儿进行“做饭”游戏时,我们不要为了幼儿弄脏、弄乱甚至破坏材料而遏制幼儿探索游戏的行为。
(二)幼儿的思维
在游戏中,我们希望孩子们自由、开心、快乐的地玩耍,而不是机械的去模仿,教师要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做,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创客。
(三)家长的思维
进行创客思维游戏,离不来家长这一重要资源,我们要让家长理解到培养幼儿创新性的重要性。在娃娃家游戏中,总能看到饭菜扔在地上,盘子乱放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幼儿回家观察妈妈做饭,并请家长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玩,在这一任务过后,我抓住这一契机,向家长说明我们活动的意义,家长更能理解创客的意义。
二、创客游戏环境材料
(一)在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丰富幼儿知识经验,为孩子提供想动手、能实践的环境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角色游戏,以做饭游戏为主,我们开展了“香香的饭菜”谈话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幼儿园的哪道菜,并将这些美食照片投放在娃娃家里,增添娃娃家的亲切感和趣味性的同时,改变了幼儿面对厨房的工具手足无措的场景,让幼儿想去尝试进行做饭游戏。但在小厨房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做饭时,切完菜就直接放在盘子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生成了“饭菜是怎样做成的”活动,在观看煮面、包饺子、炒菜的图片后,幼儿对做饭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幼儿回家观看妈妈做饭,并布置“我会做饭”的墙饰,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孩子们在小厨房更有了想动手的愿望。
(二)根据游戏的开展,适时调整材料,多提供探索性的材料
幼儿在娃娃家的游戏是需要材料作为物质基础的,材料的投放要以游戏开展实际为参考。在前期,我们投放的材料可以是成型的材料,供幼儿进行简单情节的游戏,但《纲要》也指出要让幼儿自由探索,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经验,这与我们的创客思维是不谋而合的。在娃娃家小厨房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根据游戏的开展,提供可探索的半成品材料。如幼儿在游戏时,进行了煮面游戏,我们提供了具有一定引导性的泡沫条,在游戏时,幼儿需要将泡沫条一条一条的撕开进行煮面游戏。另外我们还投放了饺子皮、海绵纸做的土豆、小鱼、韭菜等。供幼儿进行包饺子、烧烤游戏。
三、创客游戏观察与指导
(一)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才会有更多创新的想法。所以在娃娃家游戏中,必要的规则可以有,但尽量不要限制幼儿的行为,提供过多的条条框框,只有出自幼儿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作为教师,要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的开展游戏。
(二)细心观察,适时提供指导,使游戏更有创意
《指南》中说道:“观察、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是为了评估他们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以便更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很享受的拿着本子,静静的观察着孩子的游戏行为,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观察后再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为后期的材料调整提供了支持。
幼儿的游戏是自主的,我们不提倡过多的干预幼儿的游戏,但适当的指导也是必要的。有时候适时的指导会让游戏情节更加丰富,更有创意,但这种指导的前提是不妨碍幼儿的游戏。
在娃娃家的妈妈们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从柜子里拿出来,突然爸爸妈妈开始挪动娃娃家的沙发。我忍住想制止的心,继续观察下去,这时,妈妈的话解开了我的疑问。“收拾屋子可真累啊!”只见她拿着吸尘器开始打扫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他们的热情消退,看着一片狼藉的娃娃家,谁也不收拾了,我看游戏进行不下去了,便以客人的身份说道:“你们在干什么呢?为什么要打扫房间呢?”“妈妈”走过来说:“因为要过年了呀,要把家里收拾干净!但是太累了。”“那我和你们一起先把厨房收拾出来吧。但是你们要给我这个客人做美味的饭菜吃呀!”孩子们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游戏又恢复了平静,这让我想起了打掃屋子的起因: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刚进行了“过年的习俗”教育活动,孩子们这是在模仿过年呢,这就体现了小班孩子的特点——好模仿,但对于一件事情的坚持性较差,从而会出现游戏中止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三)特色活动让幼儿兴趣盎然,发散创客思维
在进行娃娃家游戏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会慢慢降低,更不要说创造新的游戏情节了。所以,所谓的自主并不是让教师放任孩子不管,我们仍需要时不时的抛出一个新鲜的点,来让幼儿尝试、创造。例如在此次主题活动“饭菜香香我爱吃”中,我们开展了美食节活动,每个人可以制作一道菜,在美食节活动上,进行介绍、展示。孩子们一听,娃娃家的小厨房在一次热闹起来,孩子们开始尝试做一道与众不同的菜。在这一过程中,我只是提到了美食节活动,并没有要求孩子做什么,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去操作,兴致很高,所以说特色活动开展对于幼儿发散创客思维是有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