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书香气息 温润和美少年
2020-05-25严若兰
严若兰
学校省课题《小学和美“三级”文化教育模式的实验与研究》(2018YQJK200)的开展,把学校办成环境优美、教师优秀、办学优质,构建小学和美“三级”文化教育模式,打造具有和美文化特色的素质教育名校,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尽显才华,让每一位家长收获希望。经过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外界人士的关心、家长的支持两年时间里把五(2)班打造成书香型班级。
一、推广阅读 得到重视
诗圣杜甫脍炙人口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直接诠释了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高尔基也曾经也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阅读能带给人一种最高境界的享受。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我召开了三次家委会会议,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认可。家长以最快的速度给班级添加了书架,购买了第一批价值1800元课外阅读书籍,书目是由清华附小窦桂梅副校长推荐,由语文科组讨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购置的。图书角的建立、图书的充实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
二、邀请名家 提高能力
柏拉图曾经告诫过我们:“只有理性才能认识持续不变的东西,只有借助观念理念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个别现象。”阅读的推广也是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把阅读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就必须要借助外在的力量。
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理解,为了营造全班参与阅读的氛围。我邀请了惠州市阅读第一推广人—一一夫老师进课堂,同时邀请了一大批著名编辑人或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和学生做讲座。其中一夫老师每周在班上举行一次阅读主题活动,在两年的时间里,在我们班做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吸引了《东江时报》记者到班级采风。
三、具体落实 得以反馈
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在阅读中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坚持。根据这一特点,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学生阅读。
1.时间安排
老师先确定书目推荐给学生,然后安排学生每天阅读30分钟到一个小时。
2.设计阅读的登记
设计阅读登记要求,完成后由家长签名。阅读登记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有阅读,另一个方面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后就不再需要了。
3.阅读反馈
阅读反馈是检验学生阅读的能力,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内容的了解。反馈一般我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写阅读心得;二是做阅读手抄报;三是阅读分享。
四、亲子阅读 家长征文
为了家庭书香气息更加浓郁,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尾声还开展了家长征文比赛。在这期间里,学生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家长征文获奖达到15人。
五、爱心赠书 丰富书架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阅读面的广度,就能决定学生知识厚度。除了家长给学生购置的书籍之外,爱心人士黄新宇先生给学生购置了一批价值2000元的儿童必读书籍,一夫老师在《小读者》出版社为学生争取了一年的期刊捐赠。这一批书丰富了书架,给图书角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的阅读面更广了。外界人士的捐赠,也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家长的共鸣,自发筹备书款为学生添置了《每日所诵》,让孩子在阅读童书的同时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邀请家长 树立榜样
家长是学生的镜子,邀请阅读积极学生的家长到班级分享心得,让更多的家长借鉴,影响更多的家庭。
我邀请了廖紫玉父亲到班级里给部分家长分享《点燃一盏灯》的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这次家长分享会后,廖紫玉同学除了阅读更积极外,她的各科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阅读不仅仅能丰富见识,更能让一个人在阅读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七、积极参与 成绩喜人
一直以来,老师把阅读当做一项每天必做的作业布置。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阅读让他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班上涌现了批写作爱好者。荣獲省级征文比赛三等奖3人;科技论文获奖1人;市级征文比赛获奖3人;区级征文比赛获奖6人,《惠州小作家》征文发表3人次;《东江时报》《小惠同学》征文发表高达50多人次。
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开展和美“三级”文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三级”文化打造,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认可,也把书香带进了家庭,掀起了读书热潮,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感悟,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朝气蓬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