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宝免疫力,妈妈这样做功课
2020-05-25黄瑞文
黄瑞文
每当变天或是换季的时候,昕爸昕妈就会惶恐不安、头疼不已,因为他们的宝贝昕昕就像是气候变化的晴雨表——一准儿会生病,随之而来的就是跟单位领导请假、带宝贝上医院、打针喂药、熬夜照顾……哎,宝贝的事情真难搞定,每次一趟儿下来,昕昕特遭罪,爸妈特煎熬。
怎么提高昕昕宝贝的免疫力, 让孩子少生病,治好昕爸昕妈的“头疼病”?要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免疫力方面的基本知识吧。
人体内有一支“军队”
免疫是指生物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非己”有害物质,防止或清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通俗地讲,当遇到病毒、细菌等入侵时,人体会自发产生抗体来杀死病菌等,这样一来,人体就具有了一定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力。免疫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免疫力,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后者是出生后通过病原菌刺激、预防接种、肠道菌群的建立等而逐步完善、获得的,又称特异性免疫。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犹如人体内的“军队”,按级别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和免疫细胞。我们平常熟知的淋巴、扁桃体、胸腺等都是“军队”里的成员。不难想象,人体内每天都有“战争”发生,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浑然不知。这是因为人体的这支“军队”处于绝对优势,可以捍卫我们的健康。如果真是反应过度了,则会引发过敏等其他问题。
当遇到病毒、细菌等入侵时,人体会自发产生抗体来杀死病菌等,这样一来,人体就具有了一定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力。
传统观念认为,儿童时期尤其是新生儿处于不成熟阶段,某些免疫防御能力也很低下。实际上,刚出生时,孩子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其免疫功能低下更可能是免疫系统“无经验”之故。即免疫系统虽已完善,但因为未曾接触过抗原,尚未建立免疫记忆反应。而要达到“有经验”,则需要时间,需要外来抗原物质来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成熟。
三个阶段最容易生病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几个阶段免疫力是比较差的,更容易生病。宝妈们尤其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阶段:
新生儿期至6月龄
由于母亲体内的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所以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体内IgG抗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宝宝到6个月,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会生病,毕竟这个阶段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还没有建立起来。而早产儿由于是提前出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且源自母亲的抗体更少,故出生后免疫力更低。
断奶期和断奶后
宝宝满了6个月,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营养需求,有的孩子添加了辅食,有的逐渐断了奶。没有了母乳这个“后盾”,同时随着出生时来自母体的IgG抗体消失,这一时期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感冒、腹泻、发热等现象。宝宝自身需要通过接触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经刺激后才能逐渐产生相应的抗体,逐步建立起自身免疫力。
幼儿期
虽然此时宝宝的自身免疫正在建立中,抵御疾病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因初入幼儿园等公共机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接触的人群也大大增加,接触到更多的病菌,身体的免疫力经受不住这般“狂轰滥炸”,就容易生病。一般孩子的免疫力在3岁~4岁后会慢慢增强,5岁~6岁趋于成熟,生病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
切莫好心办坏事
为了防止宝宝生病,家长们经常会做一些旨在提高孩子免疫力,实则伤害了孩子免疫力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①过度清洁、越干净越好
记得有位爷爷因为孙子生病住院,就买来紫外线和臭氧消毒剂,给家里24小时消毒。孩子的餐具消毒一遍不放心,来回反复消毒,以杜绝孙子痊愈后再次得病。爷爷的理由是,不都说孩子免疫力低下吗?那就给宝宝营造一个没有病菌的环境,这样他就不会生病了。其实不然。因为如此一来,家里环境太过无菌和干净,宝宝没有机会接触病菌,无法通过刺激产生抗体,其免疫力不但不能提升,反而会下降,更容易患病,并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失调而发生过敏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让宝宝待在家里不出门
既然宝宝免疫力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在其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就让孩子待在家里不出门,也就不会感染外面世界的病菌了。这种想法对吗?当然不对!家里门窗紧闭,孩子不外出,其呼吸道得不到锻炼,反而容易生病。其次,门窗关得严丝合缝,病菌和灰尘是比外面少,但家里密闭的环境,更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
③吃增强抵抗力的药品或保健品
孩子免疫力的提高,需要他在環境中接触外来的抗原物质以及合理的训练,而不是靠吃任何“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药品或保健品(如妈妈们喜欢的某肽)。这些东西的作用非常有限,更多可能只是在满足妈妈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