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作文快速审题技巧

2020-05-25金红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天鹅审题

金红

【考情分析】

在考场上写作文,要按照七个步骤进行,即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打腹稿→写作→检查与修改。中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要突出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地构思成文。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技巧,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

近年來,中考作文题目主要有四种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下面就以这四种题型为例谈谈中考作文快速审题的技巧。

【写作指导】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也叫全命题作文,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这种题型显著的特点是:作文题目已经限定,考生必须以这个题目为作文题目,一个字都不能改动。

命题型作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做导引;二是题目;三是要求,做字数和内容上的规定。

那么怎样写好命题作文呢?

(一)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作文题目《偶然的发现》《温暖的时刻》《意外的礼物》中的修饰词“偶然”、“温暖”、“意外”就是应重点突出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当然,有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比较抽象,学生读起来感觉虚幻,茫然。

【试题解读】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成记叙文;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

学生乍一看这个题目,懵了,无从下笔,这就需要仔细推敲提示语、题目中的题眼。提示语告诉我们,自然美景、他人美德、反省自我、困境中克服困难……触动了我,我得到了成长。题目中的“最美”、“一亮”就是题眼。什么“最美”,人美,景美,“一亮”即触动人,感动人,显然是写难忘的景,或难忘的人、或难忘的事带给我的触动,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自己。例如写自己,有一次,独自回到家中,正要做饭,发现液化气罐中没有煤气,需要换气,起初困难重重,后来自己费尽周折换了气,心头一亮——心中感到自豪。再如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演讲,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老师、同学的鼓舞下,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欢呼、雀跃,心中一亮——我成功了。破解了题目的含义,再立意、选材……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二)审准范围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或说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弄错或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有些作文题目有多个词组成,各词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审题时要注意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有些什么意义的词限定了它的范围,只有审准了题目的范围,才能做到准确,不滥写,不漏写。

【试题解读】

《寒假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明确规定了时间:寒假;内容:记事;数量:二三事。至于空间这个题目没有规定,只要是发生寒假生活中的事情,不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都可以写。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范围只能写“熟悉的”范围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三)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试题解读】

《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应是出乎意料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四)要完全理解题目的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试题解读】

风景时时存在着,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每一个情都是一道风景,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风景,她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流逝,她会永远陪伴着我们!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

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

这个命题比较抽象,题目中的“风景”当然不是自然界中风景,而是指发生在身边的,触动人心弦的美好的人或事,可以写身边团结互助的同学,可以写朝夕相处的亲人,可以写熟悉的默默奉献的陌生人(环卫工人,执勤的警察等),画面一定是正能量的。

(五)要明确体裁和人称

注意体裁、人称的要求。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把这个人最独特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人。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且要安排文章的详略。如果是说明文,就要条理清楚地介绍被说明物。议论文要有理有据地论述,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中明确要求用第几人称写,必须符合要求。

【试题解读】

《阅读,让我成长》,就必须用第一人称来写。中考作文中,大多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当然第一人称也是比较好写的。

【写作指导】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题型,是由全命题作文发展而来的,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

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半命题作文,依据填空部分的位置,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空在文字之后,如《我多想        》;第二种,空在文字之前,如《     的早晨》;第三种,空在文字之中,如《难忘       的微笑》。

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可以说决定作文的成败。一般,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填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選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要细察“隐信息”

仔细阅读和思考原题所提供的词语或句子,补题千万不可仓促草率,要反复斟酌,审查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和要求中的“隐信息”。而这些“隐信息”往往对我们作文的选材、主题确立、文体选用等有所提示或限制。

【试题解读】

2018年新疆中考作文题《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          》,就限制了必须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显然是写一件事 ,叙事要清楚,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主题要明确。

(二)要避生就熟

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将题目变成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题材来写。

【试题解读】

《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          》补填的内容可为“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感动”“兴奋”激动”等等,都是很好驾驭的题目,写起来得心应手。

(三)要力求新颖

中考中由于万千考生一道题,一不留心就造成“补题”上的“雷同撞车”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力求新颖,这里所说的新颖并不是求偏、求怪,而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基础之上的。

【试题解读】

同样写的是熟悉的校园生活,大多数考生会选择老师、同学,你不妨写校长、门卫或校园的保洁员等。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发现的内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内容。

(四)要做到“切口小”

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 如果拟题过大,则不好把握,难以下笔。

【试题解读】

《感悟》的半命题,如果是《感悟人生》《感悟大自然》《感悟生活》,题目切口过大,学生的阅历较浅,泛泛而谈,无非是些单调的、苍白的抒情语句的堆叠,无病呻吟,让人看而生厌,因此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倒不如选取最为熟悉的、印象最深的小的切入点。如《感悟初三生活》、《感悟幸福》、《感悟成功》《感悟自信》等等,切入点小,好驾驭,且可以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写作指导】

三、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形式上往往也是文体自由、选材自由、想象自由、题目自由。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大。

话题作文的审题需掌握以下技巧:

(一)理清材料与话题的关系

在实际写作中,有些学生纠结于话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冥思苦想,进入了死胡同,跳不出来,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只是一个引子,目的在于帮助考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试题解读】

有人说:“网上的世界很精彩,网上的世界很无奈”,请以“上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600字。

材料提示语“网上的世界很精彩,网上的世界很无奈”只是引出话题 “上网” 而已,无需做过多的考虑。

(二)审清话题的限制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在上述例题中,“上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只要考生所写的作文与“上网”有关,就算切题了。当然如果写成“读书”“礼物”,那就跑题了,风牛马不相及了。把握好题目的关键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

(三)把握话题作文的题材,力求主题灵活

【试题解读】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富”——臧克家

请以“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就题材而言,可以写围绕书发生的一件事来表达一定的中心;可以写读一本书或几本书给你带来的乐趣,来表达对书的喜爱之情;可以写书籍的发展和演变,展示科技发展对书籍发展的影响:也可以论读书的益处,不读书的危害等等。不管什么文体,什么题材,本文都具有一定抒情性,借书来抒发对物、对人的情感。

(四)题目的拟定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话题作文的所给话题,一般比较大,一般不作题目,需考生自己拟定与话题相关的题目,所拟之题还要能体现文体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写作指导】

四、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等。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写此类作文,审题非常重要,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

【试题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909年,16岁的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奔向外面的世界,到异地求学。临行之前他将改写的日本政治家西乡隆盛的诗句夹在留给父亲的记账本里,作为给父亲和家人的告别赠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诗言心志,石破天惊。这首诗仍然惠存在“惟楚有才”的岳阳书院,镌刻在岳麓书院的赫兮台壁上。

一般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这则材料,怎样审题,通过毛泽东转述的日本政治家西乡隆盛的诗句可确定为本材料的主旨为:立志。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试题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他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

要求:

①认真审题,选好立意;

②主题鲜明,语言通顺。

紧扣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1)从成功的角度——老夫妇用它们的爱心呵护了天鹅,但是最终天鹅没有生存下来,溺爱不会造就成功,不会培养能力,而那些在逆境中历尽艰辛的人更会走向成功。

(2)从天鹅生理习性与客观规律的角度——老夫妇俩以为冬天里的呵护,能帮助天鹅度过严寒,但是天鹅在冬天是会飞到温暖的南方的,一切违背客观和自然规律的行为,即使出于好心,也不会有好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从天鹅最后结果的角度——天鹅由于老夫妇的爱心呵护,沉湎于优越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停止了飞翔的使命与追求,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因为身边的温床,而停止追求理想。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良好的审题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科学地开展写作训练,学生在考场上一定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天鹅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一张图看天鹅奖
初三
“热跑”天鹅
初三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天鹅
优雅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