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2020-05-25周正华

课外语文·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这让教师和家长往往过多注重学生的成绩,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小学语文教育也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收获中提高自身的人文性思想情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能够与语文教学形成更多的交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感,为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138-02

【本文著录格式】周正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13):138-139.

一、小學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现状

(一)教师不了解德育教育理念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深刻地将德育的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刻融合,他们并不能完全掌握德育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也不曾仔细研究过。这不仅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展开,同时更加注重形式主义的小学语文,也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久而久之,对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德育渗透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教师单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文章教材知识的传输,忽略了每一个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性格发展,无法进行更加专业的引导教育,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仅仅停留在课堂语文教学的环境中,不仅不能充分融合一定的德育教育,同时与自身的生活也逐渐远离。不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让教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

(三)德育渗透的方法比较单调

即便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采取了一定的德育渗透,但是由于方法单调,让学生无法进行更多灵活的思考。单纯讲授的方式虽然学生听起来更方便,但是并不能形成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于不同情形的认识还是无法具体到自己身上,所以方法的多样性也同样影响着德育的渗透工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深化教师德育教育理念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要以课程标准为要求,以自己为榜样为学生树立一定的学习榜样。通过学习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在正确教学观念的引导下,积极做好学生自身的思想工作。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通过师风、师德的提高,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沟通中进行每一个教师的德育渗透。其次,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积极带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到能够影响自己独立发展的地方,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自我意识上要有提高每一名学生修养的积极举措,发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能深入挖掘出知识中蕴含的情感资源,开拓语文的综合人文性教学特点,不断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提高进行德育方面的影响,让他们忽略语文考试的单向追求。同时积极培养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用创新性的教学工具去帮助学生,不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用更多的成果影响自身。

(二)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对于学生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在课堂内进行,要积极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将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经过生活的实践能够逐渐理解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同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在自身的实践中开扩眼界,不断以自己的体验为出发点,进行道德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同时感受优秀文化与不良思想的特点。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社会展览,让学生不仅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让他们在语文知识中能够看到更多的良好品质。因为小学生处于懵懂的年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储备,还要积累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教材,不能单纯地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引导。让学生以课文的背景为影响,去进行生活实际的连接,将自己的情感能够通过更加具体的方式进行表达,升华自身的德育情感。对于不同文章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还原书中的人物动作和情节。同时引导他们从主人公的德育道德素质出发,启发学生对于德育情感的自我理解,不断领略更多语文知识之外的精神力量,培养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积极积累和发现。

(三)课内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

随着教学多元化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深入研究语文课本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在原先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更多得益方法的细化理解。比如可以积极通过网络展开一定的语文知识比赛,同时融入丰富的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加知识比赛,发挥出他们优秀的学习能力。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更多地去形成自己的德育素质,不断渗透到每一个同学的心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继续在阅读教学、写作练习中积极融入丰富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让他们发现德育素质的魅力,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深化和理解。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和网络资源,让他们能够在多种形式的熏陶下,更好、更准确地进行自我道德素质的提高。

(四)将革命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教材中关于革命历史的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也不能偏离语文教学本有的知识主题。以此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出发点,更容易让他们进行优秀道德素质的学习和感悟。在立足教学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让学生理解更多关于革命时期的特殊背景,让他们学习到相关革命烈士的精神。然后小学语文教师再积极进行更有效的总结和情感升华,丰富每一个学生的情感状态。让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格和崇高意志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以此为精神财富,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学习,让语文知识和德育知识得到升华,更好地进行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树立。

(五)将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外阅读中

由于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的,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古诗词传统文化,还从课外活动中更多的渗进了有趣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对于学生自身的道德教育渗透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推荐一些有利于学生德育精神提高的书目,让他们在阅读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在提高自己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同样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文学作品的情感升华上来,而非进行简单的知识认识和积累,让他们能从情感素质出发进行阅读,领会文中的重要思想品德内容,减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的压力,同时通过这样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将德育渗透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然后在阅读感受谈论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形成德育渗透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学生自身有不同的特点和性格,对于与众不同的他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从事德育培养时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同学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他们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出发进行教育计划的设计,让他们更愿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培养自身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文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教育观察,2018(10).

[2]徐绿林.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

[3]张玉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8).

作者简介:周正华,卡森希望小学,资格专业为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