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改进
2020-05-25马石楠丁妍
马石楠 丁妍
摘 要: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干科目,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各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他们多动手、动脑,以加深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本科生;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进
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实验课程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巩固理论课程内容,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本人带教期间,发现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不仅知识更新迅速,而且覆盖范围也更加广泛。特别是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检验医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非常牢固。因此,教师应根据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的进展及本学科前沿,及时补充新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更好的与临床接轨。
1 分子生物学检验的概念
分子生物学检验主要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人体自身及感染的细菌、病毒等的DNA或RNA进行分析,进而对患者身体机能及病情进行评估,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1]。
2 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课时和内容设计不合理
我校早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较少,只有12个课时。实验内容紧包含PCR引物设计、基因组DNA的提取、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耗时比较长,而且很多实验之间具有延续性,12个学时根本完成不了多少实验。所以,目前我们已根据学科的发展及现状,相应增加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时,目前课时为16学时。实验类型设计也不太合理,PCR引物设计在理论课中已有详细讲解,专门安排一次课来设计引物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教学效果可能不好,因为引物设计后是需要进行PCR来验证其效果的,如果不验证,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设计的引物是否可以用。所以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已将PCR引物设计换成PCR扩增。
2.2 实验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模式被动
过去实验教学采用的是被动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是主角,讲授课堂内容,发出指令,学生是配角,当听众,然后按照老师给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2]。因而很多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提不起兴趣,只图应付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则干脆袖手旁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方面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无需动脑,只需机械地、按部就班地操作,很难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3 实验考核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
实验考核通常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出分数,而对学生出勤、实验操作流程及规范等方面没有相应的体现。这种考试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并不高,学生对实验操作重视程度不够,不认真操作时,实验成功与否不太在意,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不会主动问老师为什么会失败,更不会自己认真分析。本人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发现,经常会有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数据,甚至代写实验报告。因此,这种实验评估方法不能客观真实地判断学生实验学习的真实水平[3]。
3 实验教学的改革
3.1 实验内容的改革
实验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也关系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创新实验內容的关键是筛选、简化和优化现有实验项目,用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逐步取代过时的演示性、理论验证性或基础训练方面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应贴合实际,检测指标与临床相关。已经没有医院检查的项目,应当从实验内容中剔除。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前沿内容,如PCR扩增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这样学生不管是进入实习或工作,都能尽快入手。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学生们可以把所学到的东西集成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前沿知识的了解,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为今后科学研究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微信就是我们日常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它能传输文本、图片、语音、甚至视频,还能多人讨论、互动交流,在教学活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开课之前,我们可以成立班级微信群,推出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学期课程整体安排,每次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课件、知识点总结等,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内容如PCR技术,还会推送相关原理视频,使学生能够全面预览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其次在课堂我我们也可以很好的利用微信,比如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助教进行签到,确保学生出勤率。课后,我们可以利用该平台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进行检查,得到学生的反馈,并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就能使老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是从分子水平检测疾病的机制,分析生命现象的本质。因此,课程内容抽象、模糊,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同时,我们学习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诊断疾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与临床检测相结合。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讨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关键知识,学以致用,将各种检测方法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疾病检测当中,增强学生的对各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此外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还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考试岗位,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3 考核方法的改进
为了使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本校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室逐步建立了一套新的实验考核体系,该体系能相对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该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平时成绩;(2)实验考核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在每次实验课中体现,具体内容包含上课出勤情况,迟到早退情况、上课态度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实验考核成绩主要在学期末进行,包括实验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实验教学任务完成后,实验成绩按照40%的比例纳入分子生物学总成绩中。该评价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对实验结果也能够认真分析总结,实验报告书写也日益规范。
4 结语
通过近几年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虽然分子生物学实验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较少,不能设置一些耗时较长的实验内容;某些仪器设备偏少,造成实验等待时间过长等,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改革和创新教学实践,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勋,周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143,150.
[2]林先刚,刘长安,朱洁.微信平台在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04):22-24.
[3]薛金艳,朱丽.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02):116-118.
基金资助: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9014)
作者简介:马石楠(1983-),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胚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