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05-25任丽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文化自信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我国优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深入探索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具有时代意义。文章在研究了学习共同体、文化自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了此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现代科技的研究下,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中教育,甚至是大学教育,都离不开新时代下的文化指导思想,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是引领全社会的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重要思想方向,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是注重教育的大國,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思想,我们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所以说,我们国家的文化实力是非常有自信心的。再这样有自信心的文化引领下,我们还是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继续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即便是我们国家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我们依然存在着很多的教学不足的方面。就拿我们国家的高校进行举例来说,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方面还是存在有弊端的,比如,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形式缺乏很高的吸引力,各方面的教学形式都比较单一,无趣缺少创新性的思维,而且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课时不足,上课方式单一,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等等一些主要的问题。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探究,加大改革措施,加强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在里面,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进一步的开展更高系统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高尖端知识性人才。

一、概念界定

(一)学习共同体

首先,我们提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学习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我们高校的学生要在一块儿进行团结性的学习,一块儿进行探究探索知识上的奥秘,同学之间要互相交流经验,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性的困难的解决,还有利于加强我们国家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培养和谐的人设,共同为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作出自己的努力,而且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很符合新时代下我们国家所提倡的一切要求的准则,通过学习共同体,将学生之间彼此联系起来,生深一步的让同学们搞好自己的关系,讲究团结进步的合作意识,不仅对个人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文化自信

第二点就是文化自信,我们国家拥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不仅是各方面的发展有很长时间的经验做保障,就连我们的文化也是有丰厚的底蕴进行保障,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自信性国家。文化自信,也就要求着我们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可以深一度的创造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国家在文化这一点上具有领先世界地位的能力。

二、研究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

新时代的要求下,国家对于高校制度的改革非常的重视。每一个高校都有设置相应的思政课的设立,是联通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和深一部疏通思想的有效捷径,它可以很好的传递新时代下国家对于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培养我们爱国敬业的思想的有效方式。同样的,我们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引领我们的高校的大学生思政课,可以更好地树立我们学生的思想,在思想上培养我们的自信心。一个国家教育的好坏,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化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高校大学生身上,是否对于本国国家的文化充满自信,所以说,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改革,国家的高校思政课是非常关键的。

三、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以至于很多学生都选择逃课,还有的学生不逃课,而是去了之后不认真听讲,玩手机或者是睡觉,这跟学生本身的爱学习程度有一定关系,但是其主要的关系还是在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以前的教学方式都是单纯的,凭借教师的口述,这也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

还有一个问题的现象就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完全是凭借教师的口述,没有一点儿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机会非常少。学生的参与率低,也就忽视了学生们学习内容的关键性要求,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作用,在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多层次的教学形式才能够帮助学生走进课堂,了解课堂更深一步得参与到课堂当中。

四、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国家的高校思政课的要求,其对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方向有共同体的成立,多项任务的选择,团队之间的学习,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分享,最后进行学习评价与提升。必须要进行这些方式的改革,才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一)共同体成立

在高校期间培养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培养一种共同体,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更有力的提升,对于文化思想建设与交流,在思想文化建设交流上,每个人都可以付出自己的努力,都有自己的参与度,也就能进一步的提升。

(二)任务选择

在共同体创立下,对于各项任务的设定上,不能是单一的,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各团队之间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取长补短,多方面多考虑的进行任务选择,也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培养锻炼。

(三)团队学习

还要进行团队之间的学习,团队之间的学习可以结合普通成员的优点,根据自己的优点长处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在他们之间根据不同成员的交流,也可以补其自己的短处,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全面的提升自己,而且在团队之间,每个成员也会彼此的想方法让自己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公开呈现与分享

公开呈现的方式,其实也是对于团队之间的一种学习,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所有人,让别人也跟着进行思考,也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一种提升,还是一种扩展自己思维的方式,

(五)学习评价与提升

最后,要进行学习评价的阶段,听过别人的讲解之后,按照别人的思路进行思考对别人进行的一种评价,也是对于自身的一种衡量,进而就是对于自己的一种提升,也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实践效果

(一)促进了学习内容的吸收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方法改进之后,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可以更好地进行接受,也是对于自己培养一种虚心接受,谦虚的习思想进行的锻炼,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是可以愿意接受别人想法的,所以说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吸收。

(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彼此之間在团队之间的学习交流结合当中,也是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一切困难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克服,或者是通过与团队之间的人进行交流,解决完全不依赖于老师的想法,这样就更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困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提升,学生也就可以在以后的发展方向上有更好的优势之处。

(三)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另外,这样还可以促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发展关系,学生有困难,需要老师就会对老师的知识产生一种敬畏,而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非常好学,也就会进一步的喜欢自己的学生,这样逐渐的就会培养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很有帮助的,培养一种和谐发展的实际情况。

六、结语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下,只有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换言之,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程度可以直接的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努力的朝着文化自信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思政教育课,也就更好了,帮助我国的培养更多高尖端的知识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燕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思政课教学创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1):112-115.

[2] 时长江,王玉芳“.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小班化教学研究——以浙江省G大学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5):109-112.

[3] 李懋君.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抓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05):123-125.

基金项目:文章为兵团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YB16;文章为石河子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ZC201812B;文章为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CSX201742。

作者简介:任丽(1981.02- ),女,汉族,四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文化自信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