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春小麦为前茬的复种模式
2020-05-25李响
李响
根据我县的温热资源、土壤、水资源条件、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因地制宜推广粮粮复种、粮油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等,这些复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在各种复种模式过程中,围绕光热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结合不同复种模式特点,推广配套栽培技术,例如选用早熟品种、进行种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机械地膜覆盖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实施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建立促早熟为核心的复种栽培技术体系,保证复种栽培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民增产增效。
1、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
春小麦新品种有辽春17号、辽春18号、辽春19号、辽春20号等。这些新品种早熟、品质好、产量高、适宜两茬栽培。
辽春20号:出苗至成熟80天左右,比对照辽春10号晚熟4-5天。高抗倒伏,耐密植。中抗至中感杆锈病,慢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该品种不仅适宜灌溉栽培,还具有较好的耐旱性,可在半湿润地区进行旱作栽培,或节水灌溉栽培。每亩保苗40万-43万株,一般亩产350-400公斤,高产田亩产450-500公斤。
辽春18号:出苗至成熟75天左右。由于拔节抽穗早,对肥水条件比较敏感。较抗倒伏,抗倒性优于辽春10号。轻感叶锈病和白粉病。比辽春10号耐高温,生育前期遇高温生长基本正常。品质好,达到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一级标准。每亩保苗42万-45万株,一般亩产350-400公斤,高产田500公斤左右。
2、春小麦高效复种模式
春小麦复种杂粮(谷子、红小豆)、春小麦复种蔬菜(大葱、萝卜、白菜、豆角等)高效复种模式。
春小麦适合水浇地栽培,由于对肥水条件比较敏感,需要选择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并及时追肥、灌水。3月中下旬顶凌播种,亩播20公斤左右,亩保苗40万株左右。亩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播种时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麦苗长到二叶一心时,亩施尿素20公斤,追肥后要及时灌水。在各生育时期要及时灌水,每次灌水要轻灌,防止大水漫灌发生倒伏。小麦长到4-5叶时及时用除草剂除草。6月下旬至7月上旬蜡熟末期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遇雨发芽和籽粒霉变。
下茬复种红小豆、谷子等生育期适合的杂粮作物和复种大葱、萝卜、白菜、豆角等蔬菜作物。
3、春小麦高效复种模式筛选
通过对比不同春小麦复种模式效果,筛选出适宜我当地的高效复种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1)调查内容
①测定不同作物的生育时期及相应积温。
②作物收货时,每种模式选择3块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测产,面积为30平方米,分别测定作物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调查其单价,计算不同复种模式的收益。
③记录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成本投入和内容,计算各种复种模式的纯效益。
(2)评价方法
采用聚类函数法对不同复种模式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生产投入、工作量、机械化程度、生态适应性等。
4、春小麦复种蔬菜高效施肥
播种施肥前取0-20厘米耕层混合土样。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PH。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施肥配方,根据配方施肥。通过上茬春小麦及下茬萝卜、白菜、大葱高效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为农民节本增效。
5、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有机的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同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和准则,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副作用的农药,同一类型、同一种类的农药在整个生育期一般只使用一次。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隔离期,采收前20天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根据上一年度豌豆病虫害调查结果,重点防控近几年发生较重的豌豆潜叶蝇,从最佳防控时期和农药种类知道农民有效防治,减少农药污染及产量损失。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栽培防治,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秋翻,以减少虫源;二是化学防治,诱杀成虫:成虫盛发期可用3%红糖液或甘薯、胡萝卜汁煮出液加0.5%敌百虫制成毒糖液,在田间点喷诱杀;在成虫盛发期或幼虫浅驻时或叶背面发现细小孔道时及时使用阿维氟铃脲2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天。
6、目标及效益
春小麦复种模式:上茬春小麦亩产300公斤,亩纯收入为800元,下茬亩纯收益为600元,两茬纯收益1400元,新增效益400元。
(作者單位:114100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