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现状的调查分析

2020-05-25吴玉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闲置导管化疗

吴玉婵

化疗为恶性肿瘤患者常用治疗手段,有效的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1-2]。因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损伤较大,目前多应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途径给药,由此也导致了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的发生[3-4]。虽然我国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PICC的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5],但过长时间的PICC闲置同样也增加了PICC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降低PICC闲置的发生率,降低因PICC闲置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应用PICC行化疗的621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于PICC下完成化疗的621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病理性检查明确诊断恶性肿瘤;均于PICC下完成化疗治疗,并行PICC拔管;年龄18~75岁;临床资料完整;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意识障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沟通障碍;合并精神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化疗治疗期间患者死亡。

1.2 调查方法 最后1次使用PICC至拔管时间超过24 h者定为PICC闲置[6],统计所有观察患者PICC闲置的发生率;统计PICC闲置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分析导致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的影响因素。所观察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置入部位、置入手臂、PICC置入史、置入方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医疗付费方式、化疗次数及人际交往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导致PICC闲置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PICC拔管及闲置情况分析 621例患者中有363例发生PICC闲置,闲置率为58.45%。其中闲置时间<7 d 41例,闲置时间7~14 d 115例,闲置时间15~30 d 128例,闲置时间>30 d 79例。PICC闲置以闲置时间7~30 d者发生率最高。

2.2 影响PICC闲置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置入部位为肘上、置入手臂在右臂、医疗付费方式为医保、化疗次数7次以下及人际交往较少为导致PICC闲置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PICC闲置单因素分析 例(%)

2.3 变量赋值表(表2)

表2 变量赋值表

2.4 PICC闲置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置入部位、医疗付费方式、化疗次数及人际交往为导致PICC闲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PICC闲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外众多操作规范均推荐将不需要继续应用的PICC导管及时拔除,但在临床工作中,PICC闲置的发生率仍较高,虽然PICC闲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便,但也增加静脉损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7-8]。本研究621例患者中,有363例发生PICC闲置,且以闲置时间7~30 d者发生率最高。由此可见,在应用PICC行肿瘤化疗的患者中PICC闲置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常好发于治疗结束7~30 d,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对此时间段内患者进行重点观察及随访。本研究进一步对PICC闲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入部位、医疗付费方式、化疗次数及人际交往为导致PICC闲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本研究中,PICC置入部位为肘上患者的PICC闲置发生率较高,其可能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肘部以上部位暴露较少,且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也较小有关[9],导致此类患者在化疗治疗完成后,对PICC导管的拔除意愿并不强烈。本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付费方式为医保的患者其PICC闲置的发生率也较高,其可能与PICC导管置入后,在日常随访及导管维护过程中均需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而应用医保付费方式的患者,其医疗费用可由医保进行报销,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故导致此类患者对于PICC导管是否需要拔除并不关注,不仅造成了PICC闲置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浪费[10-11]。在观察结果中,低于7次化疗的患者,其PICC闲置的发生率较高,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不仅与患者的治疗方案相关,也与化疗的效果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接受超过7次化疗的患者,其往往对于化疗的耐受程度较高,可顺利完成化疗,低于7次化疗的患者,其对于化疗的耐受程度往往较差,需在完成1次化疗后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交往较少者其PICC闲置的发生率较高,其可能与PICC导管的置入可对患者自身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人际交往较少者对自身形象的重视程度往往较人际交往频繁者低,而导致此类患者对PICC导管闲置情况的重视度较低,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ICC闲置的发生率[14-15]。

在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CC置入手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患者中需要家属协助生活者较多,导管置入不同手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故患者对于导管置入手臂的重视程度不明显。同时,因我院PICC导管的管理主要由护士进行,医师对患者PICC导管的影响较小,因此本研究并未将拔管建议提出者作为观察项目,故无法进行相关评价。

综上所述,在应用PICC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可控因素的管理,以达到有效降低PICC闲置发生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闲置导管化疗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跟踪导练(二)(3)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