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0-05-25伍汉强郑小明冯平张清侯碧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原发性微创胃癌

伍汉强 郑小明 冯平 张清 侯碧盈

胃癌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原发性胃癌主要是指原发于胃的恶性肿瘤,在发生该疾病之前没有手术史,且不是因为身体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主要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胃自身组织细胞发生癌变,导致胃癌发生[1]。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化疗以及其他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 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免疫及凝血功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 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2 例。常规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42~77 岁,平均年龄(61.6±6.6)岁;实验组男31 例,女21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63.1±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被医院根据原发性胃癌诊断指南与标准进行了确诊;②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事先知情研究且主动签订研究协议书;③研究在开展实施前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2]。排除标准:①排除不耐手术治疗患者;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组织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③排除已经接受过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3]。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前禁食,术中通过气管插管与静脉联合进行麻醉,在腹部正中行一切口,切除胃部肿瘤,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

实验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术前禁食,术中通过气管插管与静脉联合进行麻醉,在左右侧肋缘、左右腹中部行一1 cm 左右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然后在上腹正中行穿刺孔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在腹腔镜下进行胃部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5]。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包括:CD3+、CD4+、CD8+、NK,通过细胞仪检测术后1 d的各项免疫指标[6]。②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通过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术后1 d 的血凝指标[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CD3+、CD4+、CD8+、NK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实验组CD3+、CD4+、NK 分别为(58.51±5.65)%、(38.11±3.28)%、(17.31±1.1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5.85±6.27)%、(25.23±5.34)%、(15.19±1.37)%,CD8+(20.02±4.05)% 低于常规组的(23.85±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实验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常规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对比(,%)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胃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其居于各种恶性肿瘤首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与地域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受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使得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方向发展,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大疾病[8]。目前,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通过手术方式部分或者全部切除病灶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传统手术切开腹部探查肿瘤病灶情况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会极大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另外,手术创伤也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进而影响到预后的效果,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是非常理想。微创手术是目前医学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术方式,相对开腹手术来说创伤比较小,具有切口小、损伤低、恢复快等诸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术后恢复也会比较快,临床研究表明[9],虽然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胃癌效果较好,但是仍会对患者免疫及凝血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 d,实验组CD3+、CD4+、NK 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实验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常规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创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但是对其凝血功能影响较大,是因为微创手术过程中建立的人工气腹会压迫患者血管,使得静脉直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影响其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以很快恢复,但对其凝血功能影响比较大,需要加强研究,找到相应的改善措施,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胃癌效果较好,值得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原发性微创胃癌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