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2020-05-25吴娜钟希刻周飞杨莹赵启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左室主动脉心电图

吴娜 钟希刻 周飞 杨莹 赵启明

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影响下,H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HHD 病因为长时间高血压使左心室的负荷量明显增加,导致左心室代偿性扩张与肥厚表现,且伴有冠脉血流异常,是发病率较高的器质性心脏病[1]。病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而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便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右上腹疼痛、全身水肿和少尿等症状。临床认为,早期诊断并确定疾病程度能够改善治疗预后。心电图是HHD 的常规诊断方法,可有效检出疾病表现,进而制定治疗方案,但诊断准确率偏低,本文旨在探究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对HHD 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144 例疑似HH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诊断结果:阳性140 例,阴性4 例。其中男80 例,女64 例;年龄32~76 岁,平均年龄(40.32±11.90)岁;病程2~12 年,平均病程(4.32±2.56)年;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BMI(21.03±1.33)kg/m2。纳入标准: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为HHD;年龄<80 岁;出于自愿原则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伴有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伴有剧烈胸闷或胸痛症状;身体素质差;病历资料缺失;参与其他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①心脏彩超检查具体方法为:叮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将前胸位置充分暴露,将诊断仪的探头频率调为6 MHz。将超声探头置于胸骨左缘部位,行长轴切面、五腔心切面与心尖四腔切面扫查,测量其主动脉内径、舒张期的血流频谱、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内径等水平。②心电图检查的具体方法为:叮嘱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导电液体酒精将患者的电极粘贴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2 导心电图机,依照操作流程测定患者的心电表现。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左室后壁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和主动脉弹性降低的检出率。判定标准[2]:①左室肥厚:左室室间隔与后壁间绝对厚度>11 mm,舒张期内径>12.5 mm;②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直径>4 cm;③左室后壁肥厚:舒张期内径>13 mm;④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50 mm;⑤左房增大:PV1深度向下>1,负相波>0.04 s;PⅡ时间>0.11 s 出现双峰,且峰距>0.04 s;ptfV1<-0.04 mm/s;P/PR 指数>1.6;⑥主动脉弹性降低:主动脉弹性≤1 mm。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病理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例数/总例数×100%;特异度=阴性符合例数/病理诊断阴性例数×100%;灵敏度=阳性符合例数/病理诊断阳性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对疾病的检出率对比 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左室后壁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和主动脉弹性降低的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对疾病的检出率对比[n(%),n=144]

2.2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病理诊断,心脏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8.61%、灵敏度为98.57%、特异度为100.00%,均高于心电图的87.50%、89.29%、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以体循环动脉压长时间升高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4]。HHD 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为:动脉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荷,使其功能与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左室肥厚和主动脉扩张等病理变化。受生理因素干扰,发病初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心悸和头痛,但症状轻微,易被忽视。疾病进展后,患者的心肌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且伴有心律失常和左室扩大等表现,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HHD 患者的危急程度高,需给予科学诊断,以控制病情[5]。

心电图是该病的常规诊断技术,其可记录心脏活动,反映心肌受损的实际程度,进而检出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但其对于HHD 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低,无法及时发现心脏异常表现。高血压并不会影响到心肌组织的收缩力,因此对于初期HHD 患者而言,心脏的代偿功能正常,所以无法经心电图检出。若心电图诊断出左室肥厚表现,则病情多为中晚期,难以取得理想疗效。

心脏彩超是HHD 的理想诊断技术,其可动态化反映心腔内部结构、血液流动和心脏搏动情况。当转动探头时,心脏结构会清晰显示在屏幕上,直观化强,立体度高[6],可用于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与心脏结构的变化情况,评价心脏手术后的心肌功能,是心脏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对于左室扩大和主动脉弹性下降等病理表现的检出率高。有研究显示[7],左室扩大与HHD的相关性高,可作为HHD 的发病先兆。左室肥厚是HHD 的主要表现,其会导致左室扩大,使心肌组织呈高电压表现。心脏彩超可多角度呈现心脏结构的细微变化,提高疾病检出率。但需注意的是,HHD 发展至中晚期后会伴有心率和心律变化,心电图能够清晰反映心率与心律的实际变化,进而评估疾病程度,而心脏彩超无法诊断出心率与心律的波动情况。为此,对于疾病中晚期患者可结合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以全面分析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左室后壁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和主动脉弹性降低的检出率分别为44.44%、30.56%、15.97%、27.08%、23.61%、17.36%,均高于心电图的28.47%、15.28%、6.94%、13.19%、13.89%、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病理诊断,心脏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8.61%、灵敏度为98.57%、特异度为100.00%,均高于心电图的87.50%、89.29%、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脏彩超能够有效检出心脏异常表现,且诊断精度高,实用性强。与梁雪梅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对于HHD 的诊断效果优于心电图,可直观、全面的显示心脏结构,发现细微的病理改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左室主动脉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思考心电图之174》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