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的作用分析

2020-05-25侯静张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神经功能

侯静 张勇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甚至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1]。脑梗死在中医上又称为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分为血栓形成后堵塞和腔隙空洞造成的脑部缺血[2],其中许多患者同时又会在病发前产生短暂性的脑部缺血,被称为TIA,TIA 一直被医护人员看做为脑缺血发作的预警信号,在病理上TIA 的反复发作造成的脑部的反复缺血从而使之出现损伤,形成脑梗死。通常产生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几率会增加。但是有另外一种学说认为TIA 会对大脑各部分组织产生一定的神经保护,从而使得患者在发生脑缺血后其肢体功能障碍并没有那么严重,此类患者的预后要好于没有神经保护的患者。现如今临床上对于患者在发病前是否存在TIA 的问题还不够重视,且没有一套固定的筛选流程来鉴别这些类似的患者,也没有相对应的证据来说明是否存在TIA 的患者预后能更好一点,存在TIA 的患者由于哪一部分方面的不同,会使预后更加好一点。目前还缺乏研究,本实验探究TIA 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是否能耐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9 月本院治疗的180 例脑缺血患者,按照是否存在TIA 分为观察组(89 例,存在TIA)和对照组(91 例,未存在TIA)。观察组男40 例,女49 例;年龄46~70 岁;其中伴有高血压40 例,糖尿病30 例,高脂血症12 例,心肺疾病7 例。对照组男50 例,女41 例;年龄45~65 岁;其中伴有高血压30 例,糖尿病50 例,高脂血症9 例,心肺疾病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均经检验和诊断确诊为脑缺血病,该诊断要点均参照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TIA 诊断要点进行;均行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3];无精神病史,痴呆史,药物过敏史;对本实验所有步骤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存在药物过敏或者禁忌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的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不能主动配合医生工作的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患有同侧1~3 次TIA,每次发作时间<1 h,体征因TIA 导致相对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而消失。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如给予患者相同的降压药,静脉点滴进行治疗,维持患者相应的体内平衡,保持血液良好循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抗凝药物,保证患者良好恢复。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以及发病后3 d 梗死灶体积。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其病残程度为0 级;好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90%,其病残程度为1~3 级;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0~17%。总有效率=(基本治愈+好转)/总例数×100%。患者发病后3 d 对其进行头颅CT 的检查,使用 Pullicino 的计算方式来对患者脑梗死头部的病灶进行体积计算,病灶体积=病灶最大层面的长轴×短轴×CT 扫描层面的数量×π/6[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1.9%高于对照组的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 指数分别为(55.2±2.1)、(89.6±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1±3.5)、(69.9±2.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分)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发病后3 d 梗死灶体积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病后3 d 梗死平均体积(14.3±5.1)cm3小于对照组的(20.7±9.6)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发病后3 d 梗死灶体积比较(,cm3)

表3 两组患者发病后3 d 梗死灶体积比较(,cm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现如今脑卒中的病发率越来越高,脑卒中的症状严重地降低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甚至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脑缺血的患者会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存在大量的不方便,不能独立地去完成生活中的事情。影响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TIA 是一种短暂性的反复发作与大脑某部位的缺血性障碍,通常与脑部血液循环受阻有关,可暂时性导致脑缺血所对应的相关神经功能的症状的产生。相关证明患有TIA 的患者在发病中后期更容易发生完全性的脑缺血疾病,发生该事件的风险率极高。在TIA 后会对大脑各部分组织产生一定的神经保护,从而使得患者在发生脑缺血后它的肢体功能障碍并没有那么严重,此类患者的预后较没有神经保护的患者好。TIA 会使患者发生短暂性缺血的脑组织部分产生一定的缺血耐受性,经试验证明[5]。现如今临床上针对脑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点滴进行治疗,维持患者相应的体内平衡,保持血液良好循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保证患者更好恢复。还可加入相对应的康复治疗训练针对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对于的肢体障碍,让患者能更好地回归于社会,更加独立地去生活。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于治疗这一类患者还存在着不足,如对在发病前是否存在TIA 还不够重视,缺少相对应的鉴别流程,也缺少相对应的证据来指导对于存在TIA 的患者的具体指导训练和治疗方法。存在TIA 的患者在哪一部分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预后会更加好一点,目前还不明确。本实验旨在探究TIA 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是否能耐受的作用分析,不足在于患者的样本量过于少且存在一些统计学上的不足[6-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TIA 的患者的临床上的预后明显好于发病之前没有出现TIA 的患者,这有可能与存在TIA 的患者脑部受损组织有一定的缺血性耐受的学说有关。所以这对于临床在治疗缺血性的患者时,鉴别出患者是否存在完全性病发前的TIA,对于能更加准确地给出预后的结果有指导性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TIA 的患者在发病后治疗期间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发病之前没有出现TIA 的患者,这说明观察组的患者整体生活活动能力都恢复的比对照组好。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病后3 d 梗死平均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在早期患有TIA 的患者,到了完全发病时其病灶比起一开始就完全性发作的病灶要小得多,这说明提前使大脑产生耐受性会让患者更好地去适应这类疾病,预后会更优。

综上所述,TIA 对后继脑梗死存在一个类似神经保护的作用,此类患者大脑缺血耐受度更高,预后更好。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神经功能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