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让晚年生活更亮丽
2020-05-25
姚淑晰参演剧照
1985年,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春潮诞生了。虽然当时学校规模小、条件差,但很快在全市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当时我还在职,就非常关注这项生机勃勃的“夕阳事业、朝阳工程”。
2005年退休后,我如愿走进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开启了全新的晚年生活。我选择了中医基础知识、服饰表演、声乐、钢琴等心仪已久的课程,坚持学习,受益匪浅。家人高兴,朋友羡慕。我满怀欣喜地介绍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让更多人分享我的快乐,不断有亲友成了我的银发同窗。
我曾经在天津市静海区工作多年。2007年,静海区老年大学邀请我担任该校新开设的服饰表演课教师。从此我有了学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无论寒冬酷暑,我每周从市区按时到校给学员上课,也把天津市老年人大学规范教学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经过数年努力,服饰表演这一新的专业课程在静海落地生根,一批又一批中老年朋友在这里找回青春、提升自信,获得了健康和快乐。我还为该校培养了一名教师,使服饰表演在静海得以传承和发展。
学习令我充实,奉献让我快乐。我又应邀担任了静海区委老干部局老干部艺术团教师,并参与组建队伍、策划活动,只要有需要我随叫随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静海区老干部艺术团成为全市和静海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骨干队伍。
十几年来,我还带领社区的老年朋友一起学习服饰表演,经常去相关单位、养老机构做辅导,排练节目,和他们共享老有所学之乐。
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十几年间,特别是担任班干部和2012年参加学校学委会工作后,我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学员是学校的主体,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卓有成效,广大学员自觉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增砖添瓦、默默奉献,是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和学委会全体委员,组织引领全校学员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开展有意义、有实效的活动,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信任与支持,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
走过35年的发展历程,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谓今非昔比。我和学友们在这里“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开启了精彩的人生第二春。老年人大学为我们的晚年带来一抹亮色,我们也要竭尽所能,为学校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