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0-05-24刘彩红
【摘 要】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论述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出解读标题、解读句子、解读意境、解读身世等策略,以揣摩作者情感、品知作者情感、体悟作者情感、深味作者情感,最大化发挥抒情性散文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抒情性散文 散文教学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17-03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 1934 年 8 月创作的散文。期间正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先后从上海迁居到杭州、从杭州经青岛到北平,饱尝了一番时代凉意、故都“秋味”。如此情境下,郁达夫用了 42 个秋字全景呈现了故都秋景、心间秋境,折射出其于乱局中纠结、斗争的情绪变化。许多学者认为,郁达夫此文从取题到行文,再到创设情境等,都体现了丰厚的文学气质与独特的审美取向。今天我们都无法亲身体验北平之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从文本入手,引入身世、植入背景,为高效化的散文教学创设充足条件。
一、解读标题,揣摩作者情感
优秀的散文作品一般在标题拟定上尤为讲究。好的标题,不仅是全文内容的概括,语言精练含蓄,更多还是全文叙事铺景的牵引,是线索的体现。在散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标题入手,深入捕捉与探讨标题本身所富含的信息,那么将对散文理解、情感体察有极大的帮助。《故都的秋》通篇借秋景来表达郁结与伤感心情的散文化文字。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聚焦标题和关键字眼,展开探讨与分析。
师:《故都的秋》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但其中却富含了作者的语言智慧与思想结晶。多媒体展示:①《故都的秋》中“故都”所指为哪里?②作者为何不用具体地名,而用“故都”替代?有何用意?请从散文标题中找出答案。
生 1:“故都”其实就是北平,即现在的首都北京。
师:谁能告诉我,为何不说“北平的秋”而非要说“故都的秋”?
生 2:这里如果说北平的话,仅仅是一个地名,难以表现出北平的文化底蕴。
师:文化底蕴?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 2:由于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经有 8 个朝代建都于此,不可不说其历史悠久。将北平唤作“故都”,一下子文化历史感就出来了。
师:“故都的秋”是富有历史积淀、厚重人文的秋天。但与作者有多大关系,会不会仅仅是语言写作上的一种技巧,是一种人文历史的思考?
生:与作者的关系,我觉得“故”字代表一种过去,是旧的,但却积淀作者最真情感的字眼。因为作者曾几次到北平,兼有一种个人情怀吧。人容易怀旧,对以往的事物念念不忘,故而多少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故都既往时光或秋天的一份留恋。
师:是啊,“故都”褪去了历史,留下的是沧桑和落寂感;“秋天”落尽了繁华,留下的是悲凉与冷寂感。这是极具文学意味的妙笔生花。
通过分析标题,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心理进行揣摩。这是文字的深掘,更是思想的拓展,能够让学生体感更真切的历史感与人文感,初次接触文本即留下深刻文化印象。这也会对学生未来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解读句子,品知作者情感
每一篇经典散文,都是用精雕细琢的文字连缀成的情感载体。从散文特点来看,大多符合“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特别抒情意味较为深厚的散文,即便语言较为散化,但读者依然能够深入品析,并从语言的淬炼中感知思想脉搏、体会情感跃动。当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目标与生成的关注与呼应,都将成为散文语言鉴赏的关键要素。《故都的秋》从开头便直言:“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用比较平淡而清丽的语言,一下子将其内心情感传递出来。学生读到此处,便不免继续跟随作者的笔端去触及来自作者真挚情感中的文字音符。
师:《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是淡然的,更是富有韵味的。谁能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眷恋之情的句子?
生 1:第一段中,作者说:“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读到这一句,我就能想到作者为了去饱尝“秋味”所经历的辗转,从江南杭州到山东青岛,再到北平。要不是对故都秋天的深爱,怎么会辗转只为了见“秋”一面呢?
师:理解很到位。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饱”字,谁能说说从这个字里能够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或状态?“饱”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 2:之所以想要“饱尝”,就是因为作者对故都秋天有极度的观赏饥渴或渴望。如非爱之深、思之切,怎么会如此“渴”望呢?
师:还有哪里能够看出作者对故都秋天的这份依恋呢?
生 3:读到最后一段时,我看到作者如是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师:看到了,看来作者要拿生命去换秋天了。
生 3:是啊,都说生命最珍贵,但郁达夫却舍得“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来换,留住这唯美的秋色,这对故都之秋是何等的挚爱!
散文语言是富含情感的,但想要深入理解,依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抓住关键点进行挖掘。如此反复之下,学生自然乐意主动去探寻作者的情感线索,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成为作者的隔世知音。
三、解读意境,体悟作者情感
景于情感起,情于意象生。写景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于景物描写中寄寓作者的心情或情感。对写景散文学习的关键也在于讓学生进入作者文字铺设的情感意境。《故都的秋》言之于故都,落笔于秋天,是对“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凉的破题,是对“我言秋日胜春朝”豪情的涂色。教师可设定秋天固有的景物,用以表达秋天的色彩与意味。
师:秋天是丰收的,所以很多人歌颂秋天,记得何其芳写过的《秋天》中有一句描述说的便是这种意境。
生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丰收之喜悦跃然纸上。大多数诗人眼里,秋天是凄凉的,认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落魄之人,断是经不得这样的冷落。谁还能说说散文中有哪些景物意象能够搭建作者想要表达的秋天的意境呢?
生 2:文中第三段写到“牵牛花”,说“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师:作者对这种牵牛花是否喜欢呢?或是否有颜色上的偏爱呢?
生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我看过一种说法是——“淡蓝色代表忧郁,白色代表素雅”,说明作者喜欢偏淡雅的色彩,放到秋天上是清静的秋天。
师:那“紫黑色”和“淡红色”呢?
生 2:紫黑色是暗色调,给人压抑的感觉;淡红色虽是暖色调,但其明朗暖意并非作者所爱。
师:看来单一个“牵牛花”就足以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取向。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景物意象?
生 3:在说到“秋草”的时候,作者说“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简单一句话中用了“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这些词。
师:秋草最常见的诗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说说作者借秋草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色彩吗?
生 3:“几根”写秋草零零落落,“疏疏落落”则同样表达秋草的衰微衰败,“尖细且长”能给人眼前顿生“枯黄”的色彩格调。
师:同学们想想,比起“秋草”来,青草是否更有蓬勃生命力呢?
生 3:但在我看来,秋草是从青草一步步衰落下来的,这是生命逐渐枯萎、凋零的过程,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凄凉或是悲凉意境。我觉得,比起生命的华美,作者更喜欢追逐生命的衰败与回归!
师:老师喜欢你说的“回归”这个词。可以看出你读懂了散文,也读懂了作者。其实在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景物意象,如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这些景物意象是否也符合“清”“静”的特点呢?
生 4:鸽子虽然有声音,但如果有翠鸟、燕子,轮不上鸽子的出场。鸽子的哨声,更能让人感觉到萧瑟与凄凉,是一种生命的安静,是落寞秋意的安静。而秋蝉的衰微声,则更是生命走向衰亡的表现,只能说明诗人的审美点就在这种孤寂、落寞上,比较独特。
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抒情散文的意境是由带有作者情感的景物构建的。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正与此近意。在散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既定意象与色彩进行分析研判,进而“窥一斑而知全豹”,引导学生走入散文情境、情感世界。
四、解读身世,深味作者情感
散文作品之所以能动人情感,最大程度在于其中蕴含的不仅是简单的情感,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孟子曾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秋天意象来看,大多数作家都对秋天之萧瑟唯恐避之不及,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却将这种生命的落幕看成一种美,其独钟清静、悲凉之景,多少有些别样。如果我们结合散文创作背景,则不难理解郁达夫这种情怀的生成。
师:不可否认,《故都的秋》是一篇美文,其中尽管有凄凉、有衰败,但所写对读者的情感浸染还是明显的?为何作者会有这种情感倾向呢?谁能结合创作背景来谈谈?
生 1:《故都的秋》写于 1934 年,当时中华大地处于连年战火之中,而郁达夫个人则生活拮据、苦不堪言,由此所带给作者的情感肯定是一种心酸与悲凉。
师:你的分析,让我想起郁达夫曾经在《茑萝集·自序》中说过的话?
生 2:“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两字。”
师:对,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作者笔下为何将故都的秋刻画得如此的凄清悲凉。
生:作者是在将自己的真实心境放置于物象上,传递对秋的认知与理解,这是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师:是啊!郁达夫在谈及自己的散文创作时,曾提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我们只需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也启示我们在学习散文时,不仅要读文本,更要读情感、读身世。
情之色彩需要品味,情之深度需要品析,唯有结合创作者人生经历、价值观等的探讨,才是真正能准确把握作者情感诉求的探讨。散文教学从作者的身世解读开始,延伸其情感的品味,对促进学生情感理解与审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散文课堂教学,要立足散文文本,从标题解读开始,注重经典句子的品析,注重意境的解析,注重身世的解读,在真情感悟中,获得对主旨的精准把握。这既是散文教学的基本路径,又是散文学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科学法则。
【参考文献】
[1]马彦明.还原思维视阈下的现代散文教学——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Z1).
[2]张广录.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故都的秋》教学心得[J].中学语文教学,2011(1).
[3]張若朴.悲秋还是赏秋——《故都的秋》主旨再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
【作者简介】刘彩红(1983— ),女,汉族,籍贯浙江杭州,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