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探讨
2020-05-24王佩娟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加强健康素养教育的意义,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健康素养教育中面临的个体欠缺健康意识、健康教育体系欠完善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策略:完善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校内课程,丰富实践活动;拓宽教育渠道,形成育人合力;拓展教育内涵,提升公共卫生意识。
【关键词】中职学生 健康素养教育 健康意识 疫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007-03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对健康有了更高的关注。党中央更是将确保人民的健康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强有力措施的实施下,我国的抗疫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在对全社会产生重大冲击的同时,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把握时机,适时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加强健康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健康素养教育
2018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明确了“健康素养”的定义,即“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健康教育,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就明确了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及“增强卫生知识、树立正确观念、发展健康技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为终身健康奠基”的健康教育目标。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更是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8 年遭遇 SARS(“非典”)疫情之后,国家再次明确提出“学校等机构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并将“对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写入 2016 年颁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又再一次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二)面向中职学生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群体所表现出的健康素养缺失应引起人们的警醒。一个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受其思维模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处世态度,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精神思想方面的健康。科学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在个人健康素养中占 60% 左右的比重。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躯体上的疾病都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的,所以影响及决定着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关键是思维模式及生活方式。正确的思维模式及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开展系统的教育来培养及促成。据数据显示,2011 年前健康素养很少被人们提及,2012 年起相关内容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从 2019 年开始,健康素养逐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前,学术界对健康素养教育的研究,较侧重于公共卫生领域,主要针对疾病与病患、社区医疗卫生等,而对于学生乃至中职学生的关注则非常之少。
健康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及人格完善期,是各种观念及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做好中职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不仅对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状况有着特殊意义,而且为“中国制造”培养健康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不仅如此,中职学校还能通过学生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家庭辐射,帮助家庭其他成员获得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从而整体提高国人的健康素养。
二、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健康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健康素养是我国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并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总体偏低,这与个体欠缺健康意识、健康教育体系欠完善、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一)个体欠缺健康意识,对健康素养教育的关注不够
2018 年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升至 17.06%,但从数据上看,当前仍存在对健康素养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而现在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他们足不出户,一个手机在手就可以解决生活上的物质需求。许多年轻人因过度沉迷于网络,存在作息无规律、缺少适量体能锻炼、忽略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进而忽视个人健康。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家长也缺乏健康素养,认为孩子只要躯体不生病就是健康,而疏于对孩子健康意识的培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二)健康教育体系欠完善,无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素养
目前中职教育缺乏面向中职学生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完善体系,未能系统地开展健康素养教育。一方面,仅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没有专门针对中职学生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教材及课程,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健康素养所需的相关健康理论、基本技能及传染病防护等知识。学校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通常做法,仍是出宣传板报、播宣传稿、召开专题班会,或是邀请校外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来校做一两场专题讲座等。这些形式化的教育活动,无法让健康知识入心入脑,更无法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素养。另一方面,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稳定的专职健康教育师资。授课的重任往往落在缺乏医疗知识的班主任,或是缺乏教育背景、临时请的校外医务人员。他们有开展好健康教育的意愿,但苦于没有资源,缺乏指导,不懂怎么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需求开展教育。学校缺乏从学生角度出发,全方位、持续、系统地开展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体系。
(三)健康教育機制不健全,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健康素养教育是一项跨界的教育,不仅需要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而且需要相关的医疗卫生、防疫、文体等部门积极统筹联动。在现实中,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仍存在。在中职学校中,健康素养教育也多是归在后勤服务类的工作中,未纳入学校的主流教育,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相关部门也只是将学生专业学习、文化学习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学生评优评先中也很少将健康素养情况纳入考评体系。
三、中职学校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策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开展防疫知识教育、强化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养生命和环境意识的重要契机。中职学校应多方面搭建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平台,以“防病抗疫”为切入点,把健康素养教育落实到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可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由分管校领导主导,教育教学、后勤医疗、团委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健康素养教育工作机制,确保健康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
第一,从学校文化、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学校健康素养教育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在健康素养教育中的统领功能,并确保特色课程与实践活动在健康素养教育中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第二,加强培训,建立稳定的健康素养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班主任可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等活动,向学生传授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播原理,从而掌握防范传染病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开展珍惜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远离烟草、酒精、毒品,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三,科任教师可以结合所授学科,渗透健康素养知识。例如,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健身及营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心理教师可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教育;语文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等方面引导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优化校内课程,丰富实践活动
1.优化校内课程,使课程体系化、网络化。中职学校可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依据健康教育标准,组织开发健康教育课程,制定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实施方案,撰写健康素养学习手册,并将培养学生整体健康素养作为教育的明确目标纳入学校管理制度。同时,依托互联网,将健康素养教育资源编入网络数据库,让学生能自主进行相关健康素养的网络学习,以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健康素养教育的体系化、网络化课程。
2.丰富实践活动,多维精准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是让健康知识和技能入心入脑的主要途径。中职学校应根据健康素养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寓教于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能力;应将健康素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所有范畴,如推广营养健康饮食,除教与学外,学校组织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参与学校膳食管理,所有场所、活动和教学都凸显健康素养教育;应结合专业教学,精准融入健康素养教育理念,如信息化专业的学生长时间操作电脑,应掌握如何保护颈椎及脊椎等知识。
(三)拓宽教育渠道,形成育人合力
1.加强校内外联动,提高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健康中国战略明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求深化政府、学校、卫生健康部门三方协作,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健康素养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可主动加强与属地卫生医疗机构的合作,努力构建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学校健康素养教育专业团队,形成良好的医校合作模式,深化医疗机构送教进校园活动,根据年龄段、季节,定期、定内容系统地开展专业的健康知识培训,推进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帮助中职学生在获得相关健康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识,并能够运用健康理念指导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职学校应积极构建家校合作平台,与家庭共同开展中职学生健康素养培育活动。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长,帮助家长形成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并将其逐步纳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使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的家校合作应当成为共同培育中职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平台。
2.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新媒体功能。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比传统健康教育渠道,利用互联网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渠道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具有快速、便捷、普及面广、互动良好的特点,同时具备可持续、个性化的优势,便于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工作,无疑是促进全民健康的有效方法。
健康信息的有效获取及运用是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的关键,良好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离不开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充分利用。中职学校可以充分挖掘、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功能及特性,构建“互联网+健康教育”新模式,从而解决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人群复杂等难题。如通过让师生、家长关注公众号,通过定期推送、爱心接力将健康素养教育资源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影响身边的人,扩大重点疾病知识的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获益。
(四)拓展教育内涵,提升公共卫生意识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健康素养不仅是进行知识、行为和技能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强化中职学生的健康意识,促成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引导中职学生维护公共卫生,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1.将培育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的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编制培育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的相关手册,建立学生参与公共卫生实践活动档案,将参与情况经考核认定后列入德育学分,从而激发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创设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的实践载体。一是充分利用校内环境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校园、教室、宿舍都是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公共卫生实践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培育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开展公共卫生意识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公德意识、公益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本地区环境治理、卫生治理、健康保障等方面的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三是参与公共事务培育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公共事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参与卫生健康公益活动,发现影响环境卫生和公众健康的情况、行为,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等,都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3.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网络也是培育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 APP 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体验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公共卫生意识教育,增强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健康中国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既需要政府的主导促进,又需要民众的积极配合及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探索和创设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成为具有健康素养的公民,为建设健康中国出力。
【参考文献】
[1]陈济安,荣红辉,郭 田,等.“互联网+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证[J].西南国防医药,2020(4).
[2]姚 美,周荣军,资海荣,等.2012—2016 年广西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8).
[3]曹永跃.高职教育服务“健康中国行动”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20(2).
[4]栾 晶,丁克颖,王 健,等.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的居民健康素养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8).
[5]冯旭华.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J].學习时报,2020(4).
[6]张 璇.健康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健康教育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2).
[7]周真群,汪巧琴.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健康教育研究[J].青少年体质与心理健康,2020(5).
【基金项目】2020 年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C类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职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LZZJS2020C041)。
【作者简介】王佩娟(1970— ),广东普宁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管理、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