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低干预的保护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研究
——以澄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0-05-24赵书艺岳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澄江保护模式菜花

赵书艺,岳超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2.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5)

1 背景介绍

澄江湿地公园位于中国南部的世界峰林岩溶平原分布区域,是澄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公园的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因对水质要求极高,又被称为“环保菜”。澄江湿地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都十分罕见,极具研究价值,故被划定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予以保护发展。本项目是在保护基础上,探讨湿地公园的合理发展模式。

2 问题与挑战

澄江湿地公园是熔岩地貌形成的典型喀斯特湿地,拥有珍惜的动植物和独特生态系统。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科普展示的功能,如何在不干扰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达到科教展示目的,这一问题成为湿地公园面临的难题。

喀斯特湿地是珍惜的湿地类型,但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近年来,由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动植物生活环境受到干扰,威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如何降低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护喀斯特湿地的原生环境成为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3 技术方法

采用生态低干预规划方法,提出“CTE”分层保护模式,形成低干扰原生环境的生态展示空间。“CTE”分层保护模式是指将公园根据生态敏感度进行区域划分,划定C(center)区,即原生境保护核心区域。E(edge)区,即边缘利用展示活动区域。在C 区和E 区之间建立T(transition)区,即生态修复过渡区域(见表1)。在该保护模式划定的分区模型基础上,构建水净化系统结构、植物保护结构、服务建筑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结构,形成对原生环境低干扰的生态展示空间和园方案布局。

表1 “CTE”生态保护模型分区控制表

4 规划要点

4.1 建立水生态处理系统改善水环境,降低人为活动对湿地水环境的污染

规划通过地形整理疏通水系,促进水分交换,利用自然调节和净化能力实现湿地系统的健康运行,进而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生态净化湿地系统,最大限度地改善湿地水质,重建原生生态系统,为海菜花等珍贵物种提供纯净的“活泉”生存环境。

1)水质净化系统改善水质:规划设置过滤池、水质沉降、植物净化池、曝气跌水净化设施等对进入湿地水进行净化处理。在入水口区域,通过粗粒石过滤、中粒石过滤与沉砂作用,初步过滤水中固态杂质;流入沉降池进行自然沉淀,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减轻生物处理负荷;流入植物净化池,通过水生植物群落根系直接吸收和沉降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植物根区为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营养物质提供了良好生化条件;再利用自然高差形成多级曝气跌水,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促使水中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水位控制保护湿地生境:现状由于水位下降导致喀斯特石芽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菜花数量下降。规划通过水闸的调控和微地形的改造,调蓄湿地水体,控制湿地内水位保持稳定,保证石芽处于稳定、洁净的生态湿地区,阻止喀斯特湿地退化,保障海菜花有稳定的生存水域环境,展示喀斯特湿地独特的多样化生。

4.2 植物生态隔离配置、修复湿地植物生态群略,降低生活噪声和居民进入性干扰

基于CTE 分层保护模式的植物生态配置,主要可分为3 部分:(1)在边缘利用展示活动区,通过场地边缘增加乔木和灌丛,减少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并降低人为活动干扰,达到生态隔离的目的;(2)在生态修复过渡区,通过增加水净化植物降低由外部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间伐乔木,增加灌丛和水生植物,提高湿地游览性;(3)在原生环境保护核心区内保持原生环境,增加吸引鸟类、鱼类的植被,为动植物梳理出原生自然的生境。

4.3 营造动物栖息环境,保护喀斯特湿地生物多样性

通过空间塑造与植物种植搭配营造多样的动植物栖息环境。宽阔水面与溪流、洼地相结合,结合生态卵石滩地驳岸及水生植物种植,营造适宜两栖类、鱼类喜爱的生境环境。丰富乔木灌木群落,增加草丛密度,打造小而分散的开敞空间,为小型哺乳动物提供藏身觅食场所。改善乔木林地密度,补充鸟类喜爱的花果类植物,营造攀禽、猛禽生境,设置落鸟桩、生态岛、相对封闭的浅水区等,为涉禽、游禽鸟类提供适宜的生境。在河流底泥深度与水深适合的区域,率先种植黑藻、眼子菜、慈姑等海菜花伴生植物,构建海菜花水生植物群落。

4.4 建筑采用仿生设计、生态材料、本土建筑形式,减少设施对原生环境的干扰

公园服务建筑采用原生生态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保持本土瑶族民族特色,人工设施通过仿生的形态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减少建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干扰,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增加动物对环境的亲切感(见图1)。此外,通过提供生态科普解说及教育,满足游客的游览、观赏和学习的体验需求,最终达到人、建筑与自然三者的良好关系。

图1 建筑仿生设计效果与本土材料示意

5 结语

在国家新的保护地发展思路下,保护地发展紧密围绕着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的三大理念[1],指导着未来的保护地建设。湿地公园作为自然公园的一部分,原则上是按一般控制区管理。但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湿地公园的桃花水母、海菜花等是非常珍贵的濒危物种,需严格保护,规划提出CET 保护发展模式,意在保护的前提下,建设供大众参与的低扰动的湿地景观。

猜你喜欢

澄江保护模式菜花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猫科动物的保护色
菜花宝典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论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模式及其侵权判定标准
海菜花恋歌(独唱)
CBD体系下传统知识保护模式研究
宁夏盐池县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蒙古冰草保护模式探究
第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