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数字化创新管理新体系

2020-05-24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京市监管信息

文|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近年来,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南京市建委”)不断强化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及网络安全工作统筹管理,始终坚持以业务需求和实用性为中心推进信息化,以数字化管理推动管理体系和决策模式创新。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

南京市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优化施工图审查方式,推行数字化审图,在开展联合图审工作的基础上,研发数字化联合审图系统,实现施工图审查无纸化申报和网上审查,实现多图联审全过程数字化。数字化联合图审系统业务办理与省建设厅、市政务办系统互联互通,审查图纸与结果信息与科研设计、施工许可、质监、消防等部门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图纸在各部门间的流转效率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度,强化了监管手段,开启了“服务+监管”的信息化模式。

(二)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覆盖了“实名制管理”等四项制度全部工作以及建筑工人市民卡、建设工程社会保险费缴纳,形成“4+2 模式”一体化管理。内容包括:全市建筑业(含房屋建筑、市政、装饰、轨道交通、园林等工程)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工资专户开设、农民工工资发放及支付监控预警等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工程项目社会保险费管理、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管理、信用评价管理、行政执法检查、培训教育管理等,整合原有业务系统和服务平台,利用信息集成、大数据分析、智能硬件等技术解决建筑业市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服务流程,全业务网上办理,与人社、财政、银行等部门信息共享,切实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图1 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界面

(三)智慧安监平台

南京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安全要素,以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智能化为提升,建立了涵盖安全监督业务、人员动态管理、环境监测管控、危大工程监测等内容的智慧监管体系,实现省、市、区、企业、项目部的五级安全管理、信息互融互通和数据分类管理。

智慧安监的产生对施工行业来说,是质的飞跃,智慧安监的运用,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与监管的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也必将推动施工行业向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趋势发展。

一旦发病,病猪将会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通常病猪体温可能会升高至41~42.5 ℃,同时出现精神不济、食欲不佳等状况,皮肤发红,腹部下方、四肢末梢等部位皮肤出现紫红色的斑块,呼吸困难,常处于伏卧状态。根据病程发展以及猪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病猪在发病时将会出现严重腹式呼吸情况,而另一部分则常表现为喘气或不规则呼吸,同时,部分病猪还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部分病猪将会出现全身苍白、贫血等状况,若病情仍不能得到控制,那么病猪将无法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四)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南京立足装配式建筑服务与监管的本职工作,响应国家关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号召,研发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装配式建筑参建各方提供信息服务,借助移动端APP、二维码或无线射频芯片等技术,用精细化追踪每个预制构件的方法,以高效、公平、透明的方式服务于建设、设计、生产、施工和监理企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造 “BIM+互联网+物联网”装配式建筑服务与监管新模式。

(五)南京市城市建设智慧监管平台

南京市建委牵头,联合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交管局等多部门建设南京市城市建设智慧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从对标领先城市,提升南京市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出发,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工地(建设工地、拆迁工地)、工程车辆(渣土车、五小工程车、混凝土搅拌车等)、建筑垃圾三大方面,打通从拆迁到建设、从建筑垃圾的运输到再利用的全部环节,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对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虽然开发建设了较为全面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各系统的开发与使用,大多自发于业务处室、委属单位职能需要,不会也没有能力站在全委全市职能全覆盖的高度进行开发。尤其经历过几次机构改革,我委职能也在变动,处室、单位的职能不同,需求不同,内设流程不同,开发时的系统架构自然不同,数据难以共享使用。

从2011年开始,我委尝试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建筑市场监管平台,整合各业务环节数据,初步实现了数据归集,并在平台上开展了建设领域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但由于各单位业务系统还是相对独立运行,平台没有充分地应用,导致我委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据中心,也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监管的要求。

(一)数据重复采集问题

按照省、市打通数据通道要求,各类系统正在或者已完成对接,系统对接中有的数据仅实现单向传输,数据回流难度极大。例如,省厅系统中的各模块大多未考虑全省各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行政审批事项的初始数据由市场主体直接录入,各地层层点批,生成的企业资质、人员资格、信用手册、工程项目等数据库沉淀在省厅系统中,缺少回流通道,或者通道不畅,造成我委系统无法准确回流数据供各单位使用。各单位为了获取数据信息,不得不要求监管服务对象重复录入,企业负担很重。此外,由于部、省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一旦数据标准更新,原来接口又推倒重来,造成重复建设。

(二)业务条块分割导致系统联动困难

由于监管对象标准不一致,对于同一实体工程建设项目,有的系统是按照项目、标段来进行管理,有的按照施工总包合同进行管理,有的按照单体进行管理,各部门对同一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各管一段”,业务系统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与外部共享,无法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的监管,导致各类信息在全链条的监管中无法有效联动。

(三)各区各板块状况复杂

市区两级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后,各开发区管委会与区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仍在理顺之中。城乡建设管理事项,有的职能发育不完善,有的机构设置不全或不对应,有的将权力事项继续向街道一级下沉。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基本未与我委系统联通。监管类系统的应用也千差万别。以监督机构为例,有的机构质量安全合一,有的按质量、安全分设,有的按工程类别分设。其监管系统有的自主开发,有的直接使用省厅系统,有的使用市级监督机构系统,有的还在开发路上。监管数据也不可能直接在各建设局获取。各项职能合一的机构,则要面对大量的系统切换与录入,基层负担同样很重。

(四)综合管理难度大

如前所述,由于各系统立足于自身应用进行开发,进行统筹管理时存在短板弱项。以建筑业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为例,目前各类建筑业企业根据业务方向(房建、市政、装饰装修、园林等),分别向不同的监管处室进行信用手册申领登记,资质较多的企业只能多次重复注册,在进行企业信用评价时,不能及时统一掌握,从而影响了整体监管统计和决策。同信用手册管理类似,有大量的数据信息处于未能及时共享状态。

三、南京城乡建设信息化展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在社会治理体系中首次增加了“科技支撑”的表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

建设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之一,不但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业发展的管理者和领路人,推进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市场监管和工程建设监管中的应用,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市建委拟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数据集成服务能力,强化行业信息资源应用,以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建设为目标,以建设项目大数据中心为基础,综合考虑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办理需要、信息发布需要、面向内部业务协同需要和信息共享需要,整合开发全市统一的建设工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建设项目多维度全息画像,促进建设工程监督与管理由“多部门、碎片化”的传统模式向“共享、开放、统筹、协调”的智慧模式转变,实现建设工程全流程、全区域、全要素监管。

(一)建立一个权威的大数据中心。依照国家、省、市规划制定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建立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体系,立足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各处室、各事业单位注意配合与协调,尽力避免在建设过程中,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数据资源,整合现有分散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统一综合管理平台和统一门户建设,建立大数据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建设部门项目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源的统一接入归集,统一编目,统一数据治理集成,从而形成高质量数据资源,并对数据资源统一管控,提供统一数据共享和开放能力,保障南京市建委基础数据一数一源,建设全委大数据中心,横向实现与委内各业务处室应用系统、其他委局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纵向实现建设领域业务数据在部、省、市、区四级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行业内各种资源重组和整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

(二)建立一个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可视化展现通过大屏进行统一展现,解决业务应用系统众多、用户体验差、信息资源分散、检索定位慢等问题。在已建统计分析之上升级改造,专门设计系统的界面、风格和内容,建立GIS 地图、建筑市场、重大项目、智慧工地等业务专题展现。

(三)建立行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现有业务板块进行分类整合,根据各业务处室的软件建设要求,逐步拓展业务板块业务功能建设,构建应用支撑系统,逐步建成覆盖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综合管理“大平台”。当前重点为统计分析平台和信用管理平台。其中统计分析平台能宏观把握各业务领域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业务预警分析;对业务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研究行业重大热点问题原因,多角度地把握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等业务的发展趋势,提高事件快速反应能力和统筹全局谋划能力,形成“用数据治理、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科学决策体系。信用管理平台以建筑市场和现场联动为目标,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动态采集企业和相关人员在建设工程中的质量、安全、市场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对其开展动态信用评价,实现监管动态化、精准化、闭合化。

猜你喜欢

南京市监管信息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顽皮的云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订阅信息
南京市长
展会信息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