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的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2020-05-23史丽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音乐欣赏音乐教学

史丽萍

【摘 要】什么是音乐欣赏,俗话就是听音乐。音乐欣赏教学就是听音乐的教学。一些教师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听者肝之无味,教者无从下手。实际上欣赏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盲点,需要反思,以利于少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欣赏教学;音乐欣赏;音乐教学

一、现阶段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的介绍,而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反而一无所知。

2、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3、老师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

二、针对这些问题,音乐课上如何更好的开展欣赏教学

1、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 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从始至终全部听完为手段。但有效的欣赏教学效果并非如此。可以尝试撷取音乐当中有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当学生对部分乐段有所感受和欣赏之后,再整体聆听,以认识部分再欣赏乐曲整体的面貌效果会更容易懂音乐内涵。比如,在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时,有针对性的截取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反复聆听,学生记住了长笛和大管的音色,也就记住了音乐中的主人公,对整首音乐就会轻松的完成欣赏过程。

2、根据欣赏重点,制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深刻地感觉与理解。切勿整节课枯坐干听。一直反复的不加讲解的欣赏只会让学生反感音乐。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

4、欣赏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且应反复多次聆听:欣赏时可作一些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演唱或演奏主题有助于音准和学习乐器的技能;乐曲中的乐理,若学生已学过,正好用来加强复习;若是与识谱(乐理)教学的进度一致,就是最好的现成教材;创作的理念也可运用在欣赏的过程当中,随时让学生发表自我的想法。每一个重要的主题,乐句或段落应多次反复欣赏,从感觉、反应、知觉等多反面来欣赏。

5、视听器材应多加运用且注意品质:丰富的软、硬件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制作、网络是基本的设备,配合教材已有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因此,教师要多學习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

6、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本身就是最佳的表演者。老师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做让学生学习研究的好对象。

7、欣赏的曲目应广泛:欣赏的曲目应尽量涉及到各种不同形式(如童谣、儿歌、民歌、进行曲、音乐故事、标题音乐等)、时期、民族、国家、作曲家,让学生有机会广泛地接触。多听、多比较就有更宽广的视野,就能培养敏锐的鉴赏力。

三、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

1、随要欣赏的音乐做身体律动、画图: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当中有多首乐曲其力度、速度、节奏、曲调、乐句、曲式等均有鲜明的表现,易于激发学生的律动反应,借助律动的表现,学生从中能体会、理解音乐基本乐理概念。

2、配合图片、影片欣赏引导发问: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图片或影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要连续时间太长。如在听音乐当中思考答案:“这段音乐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的哪一种物?”“为什么?”“这段音乐特别激烈,在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学生聆听之后再发表他们的感想。各抒己见的语言表达,会更加丰厚聆听者的欣赏视野。

3、哼唱主题演奏曲调: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

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聆听的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或演奏主题旋律,从回忆旧经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伟大的名曲。例如先哼唱《茉莉花》的主旋律,再欣赏《图兰朵》中《茉莉花》的音乐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欣赏兴趣提起来了,而且近距离的了解了歌剧,了解了普契尼。

4、配合音乐表现节奏:教师根据所欣赏的乐曲节奏特点设计节奏型,并用不同的符号画成“图谱”。每一种符号代表某一种节奏,而每一种节奏可用人声、身体乐器或节奏乐器来表现。如把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作图谱设计,符号及表现方式:“。”来表示碰铃、大鼓、大钹。“,”表示圆舞板、木鱼、双响筒等。“~~”表示铃鼓、串铃、沙球等摇奏。

学生看图随音乐用乐器演奏,易学易记毫无压力,很快地就能用手中简单的乐器奏出优美雄壮的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演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

5、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戏剧与音乐是一体的,歌剧更是戏剧与音乐结合。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序奏与狮王进行曲)》的音乐,角色与剧情可想象为:“序奏”……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兴奋、紧张、期待的心情,主题的前奏……卫兵、狮王的前导队伍,主题……狮王、狮后、小狮子、狮子家族威风凛凛的行进队伍,模仿狮子吼叫的音乐。其他装饰性的音型表示森林中的各种动物的欢呼、呐喊、致敬。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整合的体现。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都是现成的教材。

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该结合音感、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教师的职责是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涂施.浅析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J].  神州. 2011(17)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音乐欣赏音乐教学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