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初中生挫折教育的措施

2020-05-23王美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初中生对策

王美佳

【摘 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身心会因不适应纷繁复杂的变化而出现各种不协调和冲突,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教育课题。本文在结合当前部分学校初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初中生挫折教育要以学校为主阵地,联合家庭和社会,共同为初中生提高挫折耐受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自我调适,培养初中生的坚强意志力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以此提高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挫折教育;对策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身心会因不适应纷繁复杂的变化而出现各种不协调和冲突,初中生挫折教育是挫折教育的关键阶段。当前初中生挫折教育主阵地在学校,学生抗挫折能力整体水平较好,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良好应对,及时自我调节情绪或寻求帮助,但初中生挫折教育还存在诸如学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参与度与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学校挫折教育内容片面单一以及教师对挫折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提高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重点提高学校挫折教育的效果

1.开展专门的挫折教育课堂教学

当前学校挫折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流于形式,很多初级中学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也未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案。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明确规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且没有一个像样的规划设计,加上一些教育内容和方法没能及时的更新优化,结果造成挫折教育大多只是“纸上谈兵”。对此,笔者认为,挫折教育应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开展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教给初中生挫折教育相关原理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挫折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紧开发挫折教育的课程资源,制定学校挫折教育的具体课程方案,编写挫折教育的合适教材,并积极探索出挫折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丰富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在挫折教育方案制定上,教师可以事先有目的地创设挫折问题情境,或提前向学生灌输积极的、正能量的理论,教给学生预防和应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并通过一定量的预防训练,增强其在突遇挫折时的心理适应力;对学生的挫折心理调整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必要的心理疏导,借助正面或反面的案例帮助学生释放消极情绪,同时,为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态度,教师可以让与学生亲近的人帮忙疏导,如让亲人朋友或班干部与之沟通,了解学生具体情况,而后再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增强其在遭遇挫折后的心理创伤恢复力。

2.挫折教育理论要与学校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挫折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健康人格、养成辩证思维方式,树立理性的挫折观。为避免学校挫折教育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学校不仅要通过教授挫折教育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抽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还要通过具体的挫折教育实践活动,將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正视挫折、理性应对挫折。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开发学生个性才能和锻炼学生具体操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观影活动和社会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对抗挫折的勇气。

3.加大挫折教育经费投入,培养专业教师团队

为保障学校挫折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尤其是保证一些农村初级中学挫折教育的顺利进行,国家和各地政府可以鼓励学校适当增加挫折教育所需资金投入,为师资引入和培训、课程设置、场地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同时,加强挫折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教师团队也是提高学校挫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挫折教育能力或引进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等专业人才来壮大挫折教育师资队伍,改善学校挫折教育现状。

二、强化初中生的自我调适

挫折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应对挫折的能力,教育的主体在学生。自我调适是指初中生在应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自己的情绪发生较大波动、发生过激反应或做出威胁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自我调适是一种自律行为,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的行为,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自身难题的行为。强化自我调适,可借鉴以下几点意见:

1.提高自身素养,自信应对挫折

初中生挫折产生的一大来源就是感觉自我外表或能力不足,从而缺乏自信。新教育理念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且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因此,教育要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与身体素质得到充分、全面地发展。与传统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优劣而轻视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同的是,“新”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初中生要树立“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不放过任何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拥有自信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学会正视挫折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就是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挫折,用矛盾分析法去解决挫折。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个体的活动必然会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因此,碰到挫折在所难免。碰到各种挫折,情绪发生波动,产生紧张、焦虑、痛苦等情绪也实属正常。对此,学校要积极开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确看待、勇敢面对、积极克服。在正视挫折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强大、发展和壮大自己。当学生不能妥善解决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多向家长、朋友或老师倾诉,以消除内心的阴郁。

3.乐观迎接挑战,总结成功经验

保持乐观向上情绪对提高抗挫折能力有重要意义。初中生在遭遇挫折时,要以乐观态度勇敢正视自己所处的不利境遇,把挫折当成华丽人生的垫脚石,将目光放眼未来。在一步一个脚印解决了成长过程中的小磕绊后,就有直面更大难题的勇气了。在战胜失败中总结出的成功秘诀,都为往后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正是在乐观应对难题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的过程中,人才获得成功的。

三、家庭和社会要创造适宜条件,全力支持学校挫折教育

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仅靠学校挫折教育的影响远远不够,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共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1.家庭要营造温馨、适宜学生发展的氛围,配合学校挫折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挫折教育的第一课堂,直接影响着挫折教育的成败,家庭要为初中生挫折教育创造适宜的环境。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处理挫折问题的最初做法往往也是参照父母的应对措施。因此,家长要为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和民主的生活空间。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学生对家长的过于依赖只会使学生在突遇挫折时惊慌失措,缺乏自我调适情绪的能力。正确做法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勇敢面对人生中必然经历的坎坷。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挫折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与学校联手开展。家长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沟通学生的近况,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群等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家校联合进行挫折教育。

2.呼吁全社会重视初中生挫折教育,发挥社会教育的优势

挫折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注的重点,其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的全力支持。初中生提高挫折耐受力,目的是更好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但反之,社会也可以为初中生身心良好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例如,社会提供丰富的志愿服务岗位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环境等。

总之,初中生挫折教育刻不容缓,需要学校、家庭、社會共同重视起来,同心同行,共同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挫折教育还应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伴随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吕品.试论挫折教育的误区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01):37-38+43.

[2]唐岫云.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建议[J],教师,2010(18):20.

[3]刘慧玲,张翠芝,樊兆宜.抗挫折——青少年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81-82.

[4]张红.浅谈家庭环境对孩子能力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01):84-85.

[5]陈婷.初中生挫折教育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4.

[6]李虹雨.初中生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初中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