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卢斯《生活》周刊的编辑价值研究
——以《生活》(1936—1945)的中国报道为例
2020-05-23周思邑
周思邑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习近平指出,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1]。在新时代,挖掘主流媒体历史档案进行编辑价值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时代》周刊有较多的深入研究,而对亨利·卢斯传媒帝国中曾十分重要的《生活》周刊研究较少。1936年11月23日,美国新闻界巨头亨利·卢斯继《时代》之后创办《生活》周刊,创刊宗旨是“看生活、看世界”。亨利·卢斯出生于中国山东,在中国度过童年时光。返回美国后致力于新闻出版行业,发行了享誉全国、影响深远的《时代》《生活》《财富》杂志。《生活》周刊的“图片故事”曾风靡无数美国家庭,塑造了美国和西方读者对世界的看法。二战期间,《生活》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大型杂志,1938年《生活》读者达到1 730万人,平均每本有14人传阅,1939年杂志发行量达到200万份[2]。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二战期间《生活》周刊对华报道的内容和特点,探索其编辑规律和价值。
一、二战期间《生活》周刊对中国报道的数量统计
《生活》周刊除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和社论外,还有一些内容版块,如细说图片、海外掠影、编辑留言、编辑留图等。《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细说图片、开篇专题报道和篇尾社论是每周刊物的重点。二战期间,《生活》周刊关于战时中国的报道数量较多,内容也十分多元。
(一)报道数量统计
从《生活》周刊创刊起,中国一直是其报道的重要话题之一。从1936年创刊至1945年二战结束,475期《生活》周刊中,对中国的报道有198篇,篇幅长短不一。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生活》周刊增加了对战时中国的关注,对上海大轰炸和南京大屠杀等事件进行了长篇幅报道,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1941年,《生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共有34篇。1941年1月,《生活》周刊摄影师卡尔迈登斯夫妇来华,1941年5月卢斯夫妇来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使1941年成为《生活》周刊对中国报道的高峰年。《生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内容十分多元,对战时人物的报道包括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宋子文和小镇民众,对中国战场的报道包括重庆大轰炸、滇缅公路和飞虎队等,此外,还包括对战时中国教育、音乐、美术、瓷器等的报道。
(二)编辑专栏设置
二战期间,《生活》周刊设置了中国报道专栏,内容丰富,包括封面故事、细说图片、海外掠影、影像人物专题报道、影像地点专题报道、编辑留言等。中国曾多次出现在《生活》周刊的封面,开篇专题报道和篇尾社论栏目中,对华篇幅较多。
图1 《生活》周刊封面上的中国面孔
封面对于一本杂志非常重要。中国面孔曾4次出现在战时《生活》周刊的封面上,包括“中国的守卫者”①、“中国的蒋夫人”②、“中国空军飞行员”③和“新疆居民”④,这些封面成功引起了西方读者的广泛关注,如图1所示。开篇专题故事一般是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深入追踪。首次对中国的开篇专题报道是1937年1月25日的《中国共产主义者》(第9-16页)大篇幅图文深入报道中国共产党的生活,1938年6月20日的《中国母亲在广东对从天而降的死神哭泣》则(第9-13页)大篇幅报道了广东大轰炸的生离死别,展现了中国经历的战争灾难。海外掠影是《生活》周刊的固定版块,展现全球各地区的实时战时动态。给编辑留言和留图是《生活》周刊读者与编辑互动的版块,如1942年4月13日第2页读者就上期的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报道留言和留图《胡适的印章》。
二、二战期间《生活》周刊对中国报道的编辑特点
(一)追踪热点话题
《生活》对战时中国报道的一大特点是善于追踪和制造热点话题,报道紧跟战事发展。1937年12月日军发动了为期6周的惨剧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1月10日《生活》周刊(第50-52页)图文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后的惨剧,在刺铁丝围栏上鲜血淋漓的中国人头颅图像凸显了屠杀的残酷。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宋美龄访美期间,在美国众议院、参议院、纽约市政厅、纽约麦迪逊广场、威斯里安大学、芝加哥运动场、洛杉矶好莱坞等地正式发表了多次演讲,她流利的英文演讲、美丽的东方面孔和服装在美国各界引发赞扬,《生活》周刊1943年2月至3月连续推出了5篇对宋美龄的报道。
(二)猎奇的西方视角
主编卢斯的中国经历和情结使《生活》周刊对中国战场高度关注,一大批记者略带审视和猎奇的西方视角对远东战争持续关注,写出了大量生动的报道。当时的《生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既有对战争中民众灾难的描绘,又有对中国多样地貌和人文风情的探索。例如:1941年11月24日,《生活》周刊大篇幅报道了中国四川小镇龙泉驿,展现了小镇的宗族制度、家风习俗、小镇经济等情况,讲述了战时中国小镇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不可战胜的顽强生命力[3]。1945年3月19日,《生活》周刊进行了重庆春分时节鸡蛋竖立的图文报道,一个个竖立的鸡蛋图片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讨论,鸡蛋能竖立吗?文章称连爱因斯坦也参与质疑。
(三)深度报道与多元图像的“图文双构”
《生活》周刊对战时中国报道的编辑特点是深度报道与图像语态结合,专题与快讯灵活使用,报道视角独特,既有宏大场景,又有小人物的悲喜。图像或配有简单几行说明文字,或配有生动小说般的故事专题叙述。例如:1937年3月8日的图文报道《中国新娘》⑤展现了26对新人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主持下集体结婚的场景,简单描写了集体结婚的缘由。1941年7月28日的《4000重庆居民在防空洞窒息》⑥用简单的语言和惊人的图片展现了1941年6月5日日本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后,防空洞外尸体累累的惨剧。
三、二战期间《生活》周刊对中国报道的编辑价值分析
《生活》周刊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一些重要的编辑出版经验,在当下仍然有重要的编辑研究价值。
(一)刊物合作与编辑转载
刊物的成功来源于较高的知名度和广大的读者受众。时代公司的各个杂志发挥所长,强强合作。《生活》的精彩图片被《时代》转载传播,《生活》再度图文讲述《时代》的部分报道,杂志之间的互相呼应,加深了读者对《生活》的认识。例如:《生活》1937年8月30日刊出的《一亿三千六百万人看到了上海南站的照片》中上海南站被轰炸后的残垣废墟和一个哭婴照片被《时代》等杂志转载,成功影响了美国读者,被评为战时最经典的新闻图像之一。
(二)编辑核心是“图文双构”
主编对刊物的定位和读者需求的洞察力是刊物成功的核心。《生活》创刊前,卢斯经过耐心细致的出版市场调查,发现出版市场还没有出现过类似刊物,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把图片编辑成为前后连贯的故事,将过去和现在零散无绪的照片组合拼凑成令人心动的全景图[4]111。卢斯对市场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创刊“图文双构”的《生活》,满足了读者的视觉期待。
(三)编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
编者与读者的交互式互动关系推动了杂志的发展。在《生活》周刊的编辑留言和留图版块,读者可根据前期的报道与编者互动。编者与读者的互动式关系让编者制造和追踪话题,读者参与和影响话题,获得认同感。1940年9月2日,一位读者在编辑留言版块写到:“看了《生活》8月12日重庆遭日军轰炸惊人的照片后,我难以抑制地渴望向你们表示祝贺。我非常赞赏你们所采取的对中日双方进行同时报道的政策,因为这帮助了美国大众了解真相。”
结语
二战期间,亨利·卢斯用《生活》周刊的“图文双构”报道满足了读者的视觉期待,创造了《生活》的辉煌成就。《生活》对战时中国的报道及时准确、新奇有趣、深入剖析,让无数美国和西方读者了解到了中国的抗战贡献,关注和支持战时中国,这些优秀的编辑和摄影记者创造了杂志,书写了历史。
注释
①选自《生活》周刊,1938年5月16日第9页。
②选自《生活》周刊,1941年6月30日第12页。
③选自《生活》周刊,1942年5月4日第16页。
④选自《生活》周刊,1943年12月13日第95-103页。
⑤选自《生活》周刊,1937年3月8日第28-29页。
⑥选自《生活》周刊,1941年7月28日第24-25页。